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细胞-支架构建方式的牙周组织工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观察评价细胞 支架构建方式的组织工程方法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体外培养动物自体牙周膜细胞 (PDLCs) ,传代扩增后接种到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nHAC)三维支架上 ,扫描电镜观察PDLCs在nHAC支架上的附着及生长情况 ;同时 ,将PDLCs nHAC复合物植入动物牙周组织缺损中 ,术后 8周观察 ,评价其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 ,nHAC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 ,PDLCs在nHAC上贴附牢固 ,生长旺盛。动物实验可见 ,PDLCs nHAC植入组较对照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生成 ,缺损处牙周组织几乎完全再生 ,且未见上皮长入。结论 应用细胞 支架构建方式的牙周组织工程方法能获得理想的牙周组织再生和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牙周膜细胞(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CBM)支架复合移植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狗自体PDLCs接种到CBM三维支架上,体外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植入狗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处,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膜(e-PTFE),以单纯翻瓣组和只覆盖e-PTFE组作为对照.术后8周对动物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比较各组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 PDLCs在CBM支架材料上形成良好的贴附并增殖,扫描电镜可见CBM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CBM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自体PDLCs/ CBM / e-PTFE膜复合植入组较单纯翻瓣组和e-PTFE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生成,且未见上皮长入.结论 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支架复合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重建,CBM有望用作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羟晶/胶原仿生骨材料(nHAC)作为生长因子载体和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的可行性,观察评价其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接种于nHAC三维支架上复合培养,体外扫描电镜观察HPDLCs在nHAC支架上的附着、生长情况,并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nHAC复合植入动物人工牙周组织缺损,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e-PTFE)膜,以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置膜组作为对照。术后8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评价其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扫描电镜可见nHAC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PDLCs在nHAC支架上贴附紧密,生长旺盛,伸展充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HAC/bFGF/膜复合植入组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置膜组有更多新生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生成,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HAC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细胞相容性,与bFGF复合植入牙周缺损后可显著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提示nHAC有望成为理想的生长因子载体和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鲁红  田宇  吴织芬 《口腔医学》2012,32(5):270-273
目的 研究评价松质骨基质(CBM)作为细胞载体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犬自体牙周膜细胞(PDLCs)接种到CBM三维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PDLCs在CBM支架上的生长、附着情况;同时,将PDLCs/CBM复合植入动物牙周组织缺损,以空白组及仅植入CBM组为对照组,术后8周观察评价其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PDLCs在CBM上伸展充分,生长旺盛,而CBM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动物实验结果可见PDLCs/CBM复合植入组较对照组有更多的新生牙骨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槽骨生成,缺损处牙周组织几近完全再生,且未见上皮长入。结论 CBM可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有望用作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人牙周膜细胞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建立人牙周膜细胞(PDLC)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初步探讨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牙周组织生理病理及牙周组织工程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PDLC,传代扩增后,接种于珊瑚和珊瑚转化羟基磷灰石(CHA)两种三维支架上,体外继续培养3d,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细胞在两种支架材料上均能形成良好贴附并增殖,扫描电镜可见两种支架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结论:可通过将人PDLC接种到珊瑚或CHA上建立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珊瑚和CHA均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荧光标记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在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上的生长情况,评价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与人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用荧光染料对牙周膜干细胞进行标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评价荧光标记对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制备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7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增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态.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荧光染料标记后细胞发红色荧光,标记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无显著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牙周膜干细胞能够在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上黏附增殖,局部细胞生长融合.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牙周膜干细胞在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上黏附牢固,可进入支架内部复层生长.结论:荧光标记的牙周膜干细胞在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上生长良好,聚己内酯静电纺丝支架与牙周膜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牙周膜细胞(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CBM)支架复合移植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狗自体PDLCs接种到CBM三维支架上,体外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植人狗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处,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膜(e-PTFE),以单纯翻瓣组和只覆盖e-PTFE组作为对照。术后8周对动物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比较各组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PDLCs在CBM支架材料上形成良好的贴附并增殖,扫描电镜可见CBM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CBM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自体PDLCs/CBM/e-PTFE膜复合植入组较单纯翻瓣组和e—PTFE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生成,且未见上皮长入。结论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支架复合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重建,CBM有望用作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
人牙周膜细胞在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的黏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PDLC)在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以初步探讨透明质酸/胶原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接种到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MTT法检测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人PDLC的黏附、生长情况,在第1、2、4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牙周膜细胞数量透明质酸/胶原组均高于对照组;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结论相对于胶原支架和透明质酸支架,透明质酸/胶原支架更有利于人牙周膜细胞的黏附,提示该材料具备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聚己内酯电纺纤维支架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己内酯(PCL)电纺纤维支架上人牙周膜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初步探讨PCL电纺纤维支架材料应用于牙齿再生和牙周组织工程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CL电纺纤维支架。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PDLC),传代扩增后接种于PCL电纺纤维支架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人PDLC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PCL电纺纤维支架对PDLC增殖的影响。结果:PCL电纺纤维支架呈无纺多孔网状结构,直径范围为338~424nm,纤维形态光滑均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示PDLC在支架上贴附牢固,伸展充分,增殖旺盛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MTT法检测显示:PCL电纺纤维支架材料对PDLC生长增殖的影响与对照组培养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L电纺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PDLC)在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以初步探讨透明质酸/胶原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接种到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MTT法检测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黏附、生长的影响: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胶原、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胶原支架上人PDLC的黏附、生长情况,在第1、2、4天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牙周膜细胞数量透明质酸/胶原组均高于对照组;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结论相对于胶原支架和透明质酸支架,透明质酸/胶原支架更有利于人牙周膜细胞的黏附,提示该材料具备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长代谢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假手术组(Sham)-A,单纯去势组(OVX)-B,去势雌激素治疗组-C;去势辛伐他汀治疗组-D。术后第30天,C组以体质量每100g每天给0.1mg尼尔雌醇灌胃,每周1次,持续12周。D组以辛伐他汀5mg/(kg·d)灌胃,连续服用1周,停2周,再服用1周,间断持续12周。用药12周后,所有大鼠被处死采取胫骨标本,处死前第12和第4天进行四环素双标记。标本行不脱钙骨切片,硝酸银和VonKossa染色,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各治疗方法对胫骨近心端干骺的作用效果。结果:单纯去势组(OVX)-B与对照假手术组(Sham)-A相比,其胫骨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与OVX相比,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去势大鼠胫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Tb.Ar、Tb.N,Tb.Sp有明显差异(P<0.01)。辛伐他汀组的动态骨形成参数%L.Pm、MAR、BFR/BV、%O.Pm及荧光双标间隔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骨吸收参数Oc.N、%E.Pm低于单纯去势组,但高于雌激素组和假手术组(P<0.01),雌激素组骨吸收参数Oc.N、%E.Pm相对单纯去势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大鼠去势后骨转换,促进骨的生长,并能抑制骨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氟在釉质牙磷灰石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化物在口腔预防医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促进牙体硬组织生物矿化、减少龋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过多的氟化物摄取则会引起牙体组织的病理改变。本文对氟在牙釉质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对釉质牙磷灰石晶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细胞内多基因表达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关键基因的探索,近年来发现的Numb蛋白在肿瘤形成、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4.
李小喜 《口腔医学》2007,27(5):275-276
目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银行系统职工的龋病流行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627名银行职工的患龋情况,并按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30岁年龄组患龋率为29.79%,龋均为0.79;30~40岁组患龋率为30.87%,龋均为1.23;40~50岁组患龋率为60.75%,龋均为1.43;经统计学分析,40~50岁年龄组患龋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龋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结论应重视中老年人的龋病并尽早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口腔医生对乳牙牙外伤处理的认知水平。 方法利用2018年8月青岛市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公益项目培训会议期间,向参会医生发放经过验证的调查问卷,进行乳牙牙外伤处理认知调查,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相关口腔医生170名,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68份(98.8%)。结果分析:青岛地区口腔医生对乳牙折断性损伤处理方案选择的正确率为53.57%,对乳牙牙脱位性损伤处理方案选择的正确率为72.62%,对乳牙全脱位处理方案选择正确率为58.33%。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称的口腔医生在大多数问题的选择正确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第7、9、11、13题中,儿童口腔医生对乳牙外伤处理方案选择正确率分别为88.9%、55.6%、97.2%和91.7%,非儿童口腔医生选择正确率分别为67.2%、13.7%、76.2%和8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 = 6.844,P7 = 0.009;χ29 = 17.3,P9<0.001;χ211 = 9.056,P11 = 0.003;χ213 = 2.291,P13 = 0.130)。 结论青岛市口腔医生对乳牙牙外伤处理方案的选择整体正确率较低,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不同职称的口腔医生在处理方案的选择上没有明显差异,儿童口腔医生对乳牙外伤处理方案选择的正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Th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ingivitis is different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lso the anatomy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Indices to measure gingival inflammation and changes in this condition have been designed for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and may not necessarily perform adequately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ices commonly used in adults and to compare their ability to detect changes in gingivitis in childr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ingival Index and percent bleeding units (scores 2 and 3) was r = 0.93, while provoked bleeding from the interdental area correlated only weakly with the two. However, the non-bleeding papilla index seemed to more effectively detect changes in the gingival condition induced by professional cleaning. Since gingivitis usually is less severe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 than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it may be of importance to use an index with high sensitivity in studies where effect of interventions is to be evaluated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精氨酸酶(arginase,Arg)在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Arg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40只Wistar雄性大鼠,每只大鼠均用丝线结扎右下颌第一磨牙(实验组),左下颌第一磨牙不做处理(对照组),喂以高糖饮食。分别于结扎后1、2、4、6周,经临床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确认大鼠牙龈炎、不同程度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后,取大鼠下颌骨连同受试牙和牙周组织,制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对照组、牙龈炎组、不同程度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中Arg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在正常牙周组织中,偶有表达;而各实验组牙周组织中Arg主要在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阳性细胞数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加,结扎4周(重度牙周炎)时达到高峰,到慢性牙周炎时期(结扎6周),表达较急性期有所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内Arg的表达与牙周炎炎症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的 分析银川市儿童青少年龋病患病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方法 1990、1996和2001年采用WHO口腔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银川市3岁、5岁、12岁和15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记录龋均、龋面均和龋齿充填比率,并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1年,3岁、5岁和12岁儿童青少年的龋患呈下降趋势(P<0·01), 15岁青少年龋 患无明显变化;少部分儿童乳牙龋患严重;龋齿的充填比率较低。结论 随着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银川市儿童青 少年龋患呈下降趋势,但应加强对龋易感儿童的诊断、预防和早期治疗,提高龋齿充填比率。  相似文献   

19.
Ai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and ext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among adults in a province in Eastern Germany.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Study of Health in Pomerania i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conducted during 1997–2001. The net random sample comprised 4310 20–81-year-old subjects. Periodontal status was assessed at four surfaces using a half-mouth recording protocol.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attachment loss 3 mm was 89.7%, with 62.8% of teeth being affected. Probing depths 4 mm were prevalent in 69.7% of subjects, and 29.6% of teeth were affected. 25.3% of all subjects had severe pockets (6 mm). Periodontiti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prevalent in males. For attachment loss, the prevalence and ex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age, whereas probing depth values levelled off after the age of 40. In older subjects, increased recession and attachment loss were found, while the probing depth remained constant.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CDC classification, 17.6% and 33.3% of persons had severe and moderate periodontitis,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ge and remained constant after the age of 50–59.
Conclusions: Periodontitis is more prevalent in Pomerania than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Western Europe. In older subjects, attachment loss steadily increased, while the probing depth remained consta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中蛋白多糖各组分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病的关系。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用颞下颌关节上腔内注射3%基质金属蛋白酶-10.1ml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动物模型。于术后24h、1周、2周、4周、8周、12周各处死3只兔,切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酸性黏多糖的阿新蓝(Alcianblue)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髁突软骨蛋白多糖(PGs)中糖胺聚糖(GAG)、透明质酸(HA)在骨关节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注药后1周阿新蓝染液pH1.0染色见髁突软骨中GAG染色变浅;第2周GAG染色较1周时稍深,阿新蓝染液pH2.5染色见髁突软骨中HA染色变浅;第4周GAG染色不均,整体变淡,HA含量明显减少,仅见钙化软骨层散在蓝染;第8周髁突软骨全层GAG染色极淡。各层染色无明显差别。HA在髁突软骨几乎无染色;第12周GAG染色总体极淡,HA无染色。结论蛋白多糖量和化学结构的变化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变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蛋白多糖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展逐渐丧失,与骨关节的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