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thDNA聚合酶在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thDNA聚合酶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VC)5′端非编码序列,对262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CVRNA测定,结果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20.2%,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抗HCVIgG,其中30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6%(30/53);HCV RNA阳性中的15例同时用成髓细胞瘤病毒酶行传统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照,14例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90%的输血后肝炎均由HCV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也与HCV感染相关。目前HCV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抗HCVIgG检测,但急性期抗体检出率仅能达到60%,部分病例可呈阴性反应。由于HCV在血液及肝组织中的感染滴度很低,因此采用一般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难于检出HCVRNA。目前开展HCV基因扩增方法直接检测HCVRNA,以期达到早期.灵敏.特异性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0例疑为HCV感染的病人血清,并同时做抗-HCV-IgG检测。结果51例HCV-RNA阳性,其中26例抗HCV-IgG阳性;在254例抗HCV-IgG阴性血清中有25例HCV-RNA阳性。 相似文献
4.
逆转录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王捷,杨太成,江悦华,王晓怀(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510010)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90%的输血后肝炎均由HCV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也与HCV感染相关[1]。目前... 相似文献
5.
酶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仝文斌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2):88-91
建立一灵敏,快速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的酶免疫法。方法,对第2次PCR所用的引物进行双标记,使扩增产物同时被修饰有生物一不和荧光素成分,再经过固相的链亲合素进行捕获,辣根过氧化酶记的抗-fluores-cein反应后显色测定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RNA非结构区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不同引物对HCVRNA检出率的影响,建立敏感的NS5区基因扩增技术。方法选择不同引物,采用非结构5(NS5)区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联合式「HCV非编码区(5NCR)与NS5联合」技术检测10例抗HCV阳性献赠及37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 血清HCXVRNA。结果 10例抗HCV阳性一献血员应用联合式PCR,以NS5-3+NS5-4、SF2+NS5-4、K1+NS5-4、NS5-1+NS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本所自己合成的引物,对30份怀疑HCV感染血清进行HCVRNART-PCR检测。该30份血清中,22份抗-HCV阳性,其中18份HCVRNA为阳性,8份抗-HCV阴性血清及怀疑阳性血清中,2份HVCRNA为阳性。结果提示,抗-HCV抗体试剂盒用于检测急性HCV感染有其不足之处,结合PCR检测HCVRNA的方法可提高急性HCV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RNA非结构区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引物对HCVRNA检出率的影响,立敏感的NS5区基因扩增技术。方法选择不同引物,采用非结构5(NS5)区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联合式[HC非编码区(5′NCR)与NS5联合]PCR技术检测10例抗HCV阳性献血员及37例输血后丙型肝患者的血清HCVRNA。结果10例抗HCV阳性献血员应用联合式PCR,以NS5-3+NS5-4、SF2+NS5-4、K1+NS5-4、NS5-1+NS5-4引物及套式NS5-1+NS5-4引物扩增时,其RNA检出率分别为5/10、6/10、7/10、8/10和9/10;而37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中35例RNA阳性,检出率为95%,其中18例1b型和19例2a型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9%。结论HCVNS5区的RNA检出率与引物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了经ELISA检测抗-HCV的86份血清,抗-HCV阳性血清66份,用PCR检测有37份是阳性,阳性符合率为56.1%,抗-HCV阴性血清20份,用PCR检测有8份是阳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57.0%。单项ALT升高、HB、HC和血液病患者HCV、RNA阳性率分别为37.5%,55.6%,62.5%和53.8%。用PCR检出HCV-RNA时间早于抗-HCV阳转时间,而且敏感性高于后者,是一种早期、灵敏及特异的HCV感染诊断方法。检测HCV-RNA有助于发现抗-HCV阴性的急、慢性丙型肝炎,根据HCV-RNA的连续检测,结合抗-HCV的消长状态,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酶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灵敏、快速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酶免疫法。方法对第2次PCR所用的引物进行双标记,使扩增产物同时被修饰有生物素和荧光素(fluorescein)成分,再经过固相的链亲合素进行捕获、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fluores-cein反应后显色测定。结果所建立的方法与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相比灵敏、快速、准确,结果判断客观,重复性也较好;所测结果可反映PCR产物量的多少,但不能准确表示模板量的大小。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取代电泳法而成为HCVRNA常规PCR反应产物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建立了改良二氧化硅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方法。将待检血清50μl、二氧化硅悬液20μl、裂解液300μl(含硫氰酸胍、EDTA、TritonX—100、Tris·Cl)混匀置室温60分钟,病毒颗粒裂解释放的核酸吸附在二氧化硅颗粒上,经离心和双蒸水洗脱,所得HCVRNA模板以5'NC区引物作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使用该方法可检出10μl血清中的HCVRNA。110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的检出率为82.7%。实验全过程约7小时,为丙型肝炎检测提供了快速、简便、灵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金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8):850-852
病毒核酸是HBV和HCV感染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标志物,病毒核酸标准物质是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可比性、试剂溯源性、测量程序的评价和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无生物传染危险性且稳定的标准物质的研究是HBV和HCV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HEV ORF3基因保守区进行扩增和检测.收集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和门诊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甲型肝炎患者40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健康献血员110名作为对照组;提取HEV RNA进行荧光RT-PCR检测.结果 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32例(53.5%)为HEV RNA阳性.对照组血清HEV RNA检测均为阴性.与血清抗-HEV IgM检测比较,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HEV RNA检测的总符合率为67.1%,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08,P=0.000).5例患者的首份血清检测为HEV RNA阳性,但抗-HEV IgM为阴性,系列追踪检测,相继出现抗-HEV IgM阳性.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EVRNA的检出多在发病的2~10 d内.结论 荧光RT-PCR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能对Ⅰ和Ⅳ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中的RNA进行定性检测.在临床使用可以提高对HEV早期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ELISA法测定总HCV—cAg与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两种检测方法对诊断HCV感染的敏感性,分析HCV—cAg ELISA法诊断试剂的重要意义。[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抗体,改进型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c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RNA,阳性样本经重复实验确认。[结果]通过用HCV抗体检测试剂对门诊病人或献浆员进行筛查,获得HCV抗体阳性血清样本264例。对这些病例别进行ELISA法测定总HCV—cAg实验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实验,测到HCV—cAg阳性病例101例,HCV—RNA阳性病例11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别不太大(0.01〈P〈0.05)。[结论]HCV—cAgELISA法检测和HCV—RNA定量检测具有相近的敏感性,日存某种稗序上HCV—cAg ELISA法榆测可以作为HCV—RNA定量榆测的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多色荧光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方法针对HCV5'NCR区特异性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Ⅰ/Ⅱ/Ⅲ/Ⅳ型特异性探针,Ⅰ型和Ⅲ型探针标记FAM荧光染料,Ⅱ/Ⅳ型标记VIC荧光染料,分别建立Ⅰ/Ⅱ型和Ⅲ/Ⅳ型两管双色荧光PCR扩增系统。分别采用测序和本研究方法对97份丙型肝炎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比较两种方法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双色荧光法检测的2889例HCV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97份丙型肝炎阳性血清中,双色荧光法分出Ⅰ型65例(67.0%),Ⅱ型25例(25.8%),Ⅲ型2例(2.1%),Ⅰ/Ⅱ混合型3例(3.1%),有2例HCVRNA定量为(1~3)×103IU/ml弱阳性标本未分出型;测序法分出Ⅰ型61例(62.9%),Ⅱ型24例(24.7%),Ⅲ型2例(2.1%),Ⅰ/Ⅱ混合型2例(2.1%),有8例HCVRNA定量结果为(1~5)×103IU/ml的阳性标本测序法未分出型,有1例Ⅰ/Ⅱ混合型标本测序无法判断,而荧光法分型明确。我院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889例临床丙型肝炎标本,2268份分出基因型,其中Ⅰ型1545例(68.1%),Ⅱ型702例(31.0%),Ⅰ/Ⅱ混合型18例(0.8%),Ⅲ型3例(0.1%),高HCV载量血清全部涵盖在Ⅰ/Ⅱ/Ⅲ型中,未发现Ⅳ型和其他型的病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色荧光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重复性且省时省力,由于近99%的HCV阳性血清为Ⅰ/Ⅱ型,所以临床可选择Ⅰ/Ⅱ型试剂进行常规检测,对高病毒载量而非Ⅰ/Ⅱ型的标本可采用Ⅲ/Ⅳ型试剂进一步分型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实验诊断方法在丙型肝炎(丙肝)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丙型肝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HCV-RNA含量与血清ALT、前白蛋白、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并探讨HCV RNA定量与ALT、PA、TBIL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7例丙型肝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增强化学发光法(CI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RT-PCR)进行检测,应用AU2700型自动生化仪及其生化检测试剂检测全部标本ALT、PA、TBIL指标。结果ELISA、CIA及PCR方法检测样本丙肝阳性率分别为77.2%、78.9%和84.2%;三组χ2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含量呈阳性的样本中,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间呈正相关P<0.01,而ALT数值的变化与HCV RNA含量并无相关性(P>0.05)。PA在治疗前后升高差异显著(P<0.05),可与HCVRNA、ALT联合监测丙肝治疗过程中肝功变化。结论 ELISA诊断试剂盒较CIA法检测丙肝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联合PCR检测HCVRNA能提高HCV感染诊断的阳性率;HCVRNA含量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患者的病程变化,并且在丙肝治疗进程中能与ALT、PA联合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NASBA技术对献血者血浆/血清进行HCVRNA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对献血者混合血浆标本检测HCVRNA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每 5 0份血浆混合为一组 ,用NucliSensExtractor提取核酸 ,以NASBA技术扩增HCVRNA和用ECL检测扩增产物。标本贮存 ,核酸提取、扩增、检测过程设立系统对照和阳性对照。结果 在抗 HCVELISA阴性的献血者 10 0 0 0人中发现 2例HCVRNA阳性。结论 用NASBA技术对混合血浆进行HCVRNA检测可有效控制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