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选取符合本组研究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在C型臂X线机、CT、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观察术后5天、90天、180天、360天的疗效。结果 :采用Williams方法进行评估,术后5天、90天、180天、360天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82.5%、93.48%、97.83%、97.83%。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操作流程更快捷、简单,切除的靶点明确、量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及胶原酶盘内注射术后各自疗效。方法 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再注射胶原酶于椎间盘内。结果 25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与胶原酶盘内注射双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治疗室准备工作,术中做到与患者保持沟通、密切配合完成治疗,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饮食指导、腰肌锻炼、出院指导等.结果:随访3~12个月后优良率为87.5%.结论:经皮穿刺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较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系统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经皮穿刺腰间盘切吸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因创伤小、疗效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对于病史较长、突出的髓核组织与神经根存在严重粘连或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的患者,单纯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的疗效不佳。为了提高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疗效,我院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与胶原酶盘内注射联合应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蕾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8):472-472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疗效亦较满意。但据报告对于单纯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对于病史较长,突出的髓核组织与神经根有粘连或椎间盘突出程度较重已有部分髓核组织脱入椎管的脱出型病人,单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特制腹部压迫器,在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行髓核摘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结果:治愈78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1例出现腹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CT引导监控下经腹穿刺髓核摘除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PC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术前充分准备、适当的心理护理、术中的护理配合、术后的卧位、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疗效、适应证。方法:对49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8个椎间盘)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49例患者经3~1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优良率79.2%,有效率95.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对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Hijikata首次采用经皮后外侧穿刺切除部分椎间盘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疗效后,这一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逐渐被推广使用。我院从1993年3月至1994年3月应用电动式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32例中男27例,女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郑杨新  刘显君  常磊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88-269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切溶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国产经皮腰椎间盘切吸仪,对2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椎间盘切溶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周出院,经1~24个月随访,优良占92.9%,好转占5.9%,差占1.2%,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与胶原酶溶解术联合(即椎间盘切溶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安全、恢复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在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经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5例(观察组),传统开放手术25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进展顺利,术后两组患者腰痛症状均缓解。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治疗1个月与3个月JOA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硬脊膜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仅对照组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与传统开放治疗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其与突出物大小变化相关性.方法:3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间隙侧后型突出)行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的患者,术后3月、6月、12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术后疗效,术后12月随访到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行腰椎间盘CT检查,采用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定计算突出物大小,分析突出物大小变化率与JOA评分改善率相关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术后3月、6月、12月分别随访到329例、270例、224例患者,各时间点优良率分别分72.64%,69.26%,73.66%;三个时间点优良率比较X<'2>=1.125(p=0.57),各随访时间点优良率差异常无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突出物大小变化率Rs=0.092(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其临床疗效与突出物大小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后影像改变与临床疗效相关性.方法:79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的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及术前、术后9~12月均行腰椎MRI,分别测定椎间盘突出大小、椎间隙高度、相对信号强度(RSI值),评定突出物的缩小率,椎间盘高度及相对信号强度降低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所有患者术后9~12月(平均10.9月)均得到随诊,但术后有6例患者拒绝行腰椎MRI检查,其结果不纳入临床效果与影像学变化关系的统计分析.临床疗效:优38例,良27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82.3%.术后JOA评分术前改善,突出物大小、椎间隙高度及相对信号强度较术前减小(P<0.05),临床疗效与突出物缩小率、椎间隙高度降低率、相对信号强度降低率(RSI值)变化:R<'2>=0.49,偏回归系数b分别分:0.26(P<0.01),0.41(P<0.05),0.23(P<0.05).结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效果与突出物缩小率、椎间隙高度降低率、相对信号强度降低率有一定关系,且椎间隙高度降低率较其它两种变化对临床效果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4.
多种组织修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方式的选择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预后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1月至2014年1月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文章,在标题和关键词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或“LumbarHerniatedDisc,Surgical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6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方式众多,主要有经典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腰椎植骨融合、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经皮化学髓核溶解、人工髓核置换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等治疗方式,文章对各种外科治疗方法、适应证、疗效及预后评估进行了回顾,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修复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后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成熟的修复方式,但此方法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特点,但此术式限制较多,操作难度相对较高,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硬性植入物的替代是新近发展出来的治疗方法,对于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但是该术式的远期预后仍存在很多问题,且并发症较多,需要在替代材料及修复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并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应用Disc-FX系统经皮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比较术前、术后即刻、l周、3月、6月JOA、VAS及Oswestry(2.0版本)评分.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5.4%,其中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组)有效率93.9%;化学溶核术(CNL组)96.3%;二者结合的双介入术(DIT组)96.4%,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双介入疗法的显效率优于单种治疗方法,对于双节段或单节段突出程度较重的老年患者宜采用双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闾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8±6),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为(26±3),有显著性差异(P〈0.05)。84例病人中62例为优,19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8±1.4),术后一周VAS评分平均为(2.6±1.7),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7例(340个椎间盘)。采用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下肢表现一过性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0~70 min),平均下床时间6 h(3~12 h),平均住院时间7 d(5~15 d),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使用VAS评分,术前8.8±1.0分,术后5 d为2.5±1.4分,末次随访时1.3±1.2分;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1例,良54例,可12例,差0例,优良率95.8%。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疼痛科住院的1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组56例和单纯臭氧(03)溶解术治疗组59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3%,症状改善明显,较单纯臭氧溶解治疗组有效率7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加臭氧溶解术联合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疗效更佳等特点,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组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相关性及对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进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腰部成像参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预测MRI腰部成像参数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大肌横截面面积、多裂肌横截面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腰大肌横截面面积、多裂肌横截面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关系(P <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I腰部成像参数评估经皮椎间孔镜术后疗效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结论  MRI腰部成像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术疗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