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后早期进行瘢痕畸形修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对7例瘢痕增生4—9个月的手烧伤患儿,全麻下采用局部“Z”形瓣成形、“V.Y”推进皮瓣、“M”成形、五瓣成形等进行畸形修复。术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持续时间6~12个月。结果7例指蹼、虎口成形转移皮瓣均成活良好,移植皮片成活良好。6例患儿瘢痕增生引起的畸形均完全纠正;1例1岁患儿瘢痕增生9个月,左手中指中近节指节粘连明显,肌腱挛缩明显,术后中指未能完全伸直,中指中远指节掌曲35°。术后给予手功能锻炼,穿戴弹力手套防瘢痕治疗0.5—1年。3例随访6个月,2例随访10个月,1例随访1.5年,1例随访3年,结果显示植皮区无屈曲挛缩畸形,指蹼、虎口张开无受限,手指张开无障碍。结论小儿手烧伤瘢痕畸形早期手术进行畸形纠正、康复训练和防瘢痕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促进小儿深度烧伤患者完成持续规范的瘢痕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 本文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深度烧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在创伤治疗期间即进行功能锻炼,并教会患者家属锻炼方法等,督导患儿进行自我锻炼。向患儿家属宣教瘢痕增生的周期特点、严重瘢痕挛缩对儿童容貌及肢体长发育的危害性、瘢痕康复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以及基本方法,达成完成持续规范康复治疗的意向。预约首次复诊时间。对复诊的患儿康复治疗前进行心理辅导,强化康复锻炼时,协助临床医师对患儿体位进行良好的固定及瘢痕的保护,以利治疗的顺利进行。指导患儿家属独立进行一次功能锻炼,检查其熟练程度并进行指导。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抗瘢痕增生药物及弹力织物、矩形器具。对下一次复诊进行预约、每周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 结果 34例患者完成了持续规范的康复治疗,3例因多种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完成治疗的患者瘢痕增生明显抑制,色泽浅淡,质地软化,充血消退,关节功能保存良好,VSS评分≤4分的分别为第9个月3例,第12个月13例,第15个月14例,第18个4例。 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配合对于促进深度烧伤小儿患者完成持续规范的瘢痕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早期预防、康复治疗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8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不同阶段烧伤患者的病情特点指导其进行早期手指关节功能锻炼及瘢痕康复治疗,针对其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并以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测量表(SDS)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有23只手发生瘢痕挛缩,通过早期手术、早期康复治疗,患肢形态功能恢复良好;通过心理干预,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瘢痕预防及康复治疗并结合心理干预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儿手部烧伤瘢痕的手术与康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小儿烧伤后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的理论和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小儿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2月~2004年5月,我院应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小儿烧伤后瘢痕挛缩35例共50个部位,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11岁,平均4.5岁。烧伤后蚕食脱痂愈合17例22个部位,早期创面切削痂植皮愈合12例19个部位,已行瘢痕切除移植自体网状中厚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部严重烧伤后指蹼瘢痕增生挛缩的治疗方法及后期康复.方法 回顾分析1995~2005年,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以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患手功能进行治疗.结果 46例随访1~3年,因瘢痕挛缩受影响的关节得到完全或大部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手术结合康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满意,值得...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引起的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儿童。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常导致患者双大腿外展受限,蹲坐不能,大小便排泄困难,儿童外生殖器发育不全,成人性功能障碍。我科自1988年以来对28例烧伤后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采用瘢痕松解中厚皮移植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使其形态和功能恢复,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44岁,病程最长10a,最短6mo。采用瘢痕松解中厚皮片移植者18例(占总数的64%),瘢痕松解局部皮瓣转移加中厚皮片移植者6…  相似文献   

9.
<正>手是人体的功能和暴露部位,手部烧伤后常由于治疗不当及后期没有坚持实施正确的康复治疗,从而导致手指瘢痕屈曲、变形、指蹼粘连,虎口瘢痕挛缩、手指不能伸直、手背曲,握持功能丧失等手部畸形。严重影响手部的外观及功能,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我科自2000年至今,对手部烧伤后瘢痕及行手部整形术后的患者实施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减少了瘢痕畸形的发生,改善了手部的功能,发挥了手术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1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真因干预在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6岁深度烧伤康复阶段患儿60例,其中2015年10-12月收治的3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3-4月收治的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瘢痕康复管理指导,观察组采用真因干预实施瘢痕管理指导.比较2组小儿瘢痕管理执行率、瘢痕增生程度、肌肉挛缩及关节障碍情况.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瘢痕增生程度、肌肉挛缩及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通过真因干预对小儿深度烧伤实施瘢痕管理,可提高小儿深度烧伤瘢痕管理执行率,有助于减少瘢痕增生、肌肉挛缩和关节障碍.  相似文献   

12.
陈永翀  钟业娟  肖玉莲  邓俊予  陆燕 《广西医学》2002,24(10):1545-1547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治疗小儿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62例患儿分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即:30例采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作为治疗组(A组),32例采用传统烧伤“干燥疗法”治疗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程度,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手术例数,瘢痕增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性差异。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是治疗小儿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整复方法的选择.方法瘢痕切除或切开、松解挛缩、中厚或全厚植皮、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等不同方法应用于23例病人中.结果所有病人植皮全部成活,皮瓣转移后一例出现末端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痊愈.病人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尽早进行修复是获得较好效果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瘢痕整复治疗时的皮源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进行整复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行瘢痕皮片移植术15例(47例次手术),瘢痕皮瓣移植术6例。分别在患者的瘢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或瘢痕皮瓣,行皮片移植术或皮瓣移植术,并在供皮区行邮票皮片回植。结果在47例次瘢痕皮片移植术中,皮片全部成活42例,手术部位外观明显改善,功能恢复。6例瘢痕皮瓣移植术病例中,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术部位创面修复,功能改善;1例瘢痕皮瓣表皮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后伤口愈合,手术部位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临床实践证实瘢痕皮片和瘢痕皮瓣移植适用于皮源奇缺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期整复治疗,能提供足够的皮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瘢痕整复治疗时的皮源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进行整复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行瘢痕皮片移植术15例(47例次手术),瘢痕皮瓣移植术6例.分别在患者的瘢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或瘢痕皮瓣,行皮片移植术或皮瓣移植术,并在供皮区行邮票皮片回植.结果 在47例次瘢痕皮片移植术中,皮片全部成活42例,手术部位外观明显改善,功能恢复.6例瘢痕皮瓣移植术病例中,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术部位创面修复,功能改善;1例瘢痕皮瓣表皮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后伤口愈合,手术部位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临床实践证实瘢痕皮片和瘢痕皮瓣移植适用于皮源奇缺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期整复治疗,能提供足够的皮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转归规律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林  陈璧  徐明达 《医学争鸣》1999,20(5):434-436
目的:研究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规律,探讨其与烧伤后瘢痕增生或挛缩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皮肤烧伤后深Ⅱ°创面的系列组织标本,通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学、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手段,探讨了创面成纤维细胞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1(Ⅰ)型前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规律以及创面组织中p53,c-myc等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差异分析.结果:提示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受激活,在不同时期分别向增殖表型、合成表型或收缩表型转化;组织中p53/c-myc基因的差异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结论:烧伤后创面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规律揭示了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部分规律性,为指导临床采用生物学方法有效地控制瘢痕过度增生或挛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high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system,PFM)治疗小儿颈部脓肿及减 少术后疤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l月收治的35例颈部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患儿脓肿的部位分别采用小切口脓肿切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PFM术后持续引流术,同时应用抗生素,加强全身支持 疗法;对并发的各种基础疾病请相关科室协同处理,术后使用去疤硅酮凝胶外用手术切口3~6个月。结果:35例患儿 治疗7~14 d皆痊愈,脓肿有效治愈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手术切口处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小切口脓肿切 开排脓联合一次性闭合PFM术后持续引流术表现出微创治疗的优越性,术后无需更换脓腔内引流纱条,无需更换引流 瓶,患儿生理活动不受影响,能明显减轻换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医师的工作量,愈合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且愈 合后无明显瘢痕,外观无异常,尤其针对深部且较大的脓肿效果更好,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对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较好矫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Z改形术或局部皮瓣转移术、局部皮瓣转移结合皮片移植术、单纯皮片移植术对24例腋部瘢痕挛畸形或腋部并肘部瘢痕挛缩畸形、上臂和胸壁瘢痕粘连畸形进行整复.结果所有皮瓣及皮片成活,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纠正,随访半年至1年,行局部皮瓣术后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瘢痕挛畸形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首先应考虑用局部皮瓣修复腋部瘢痕挛缩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痕瓣、复合皮、同基因异体皮等多种方法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在全部手术完成后外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5年,BI评分优12例(39%),良16例(52%),中3例(10%),日常生活均能自理,无一例长期卧床需人照顾.结论 通过综合康复及手术整形等多种方法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畸形已能得到良好改善,大部分患者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