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帆  储成凤  徐柏林 《现代医学》2012,40(3):318-3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有外伤病史、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未能明确诊断骨折者的16层螺旋CT的横断面、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图像.结果:50例DR未显示明确骨折线,后经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骨折46例,其中鼻骨4例,腰椎2例,胸椎1例,骶骨3例,跟骨3例,足3例,胫骨平台3例,踝关节1例,髌骨1例,肋骨3例,肱骨1例,肩胛骨3例,肘关节4例,尺骨4例,腕骨5例,骨盆2例,胸骨1例,股骨2例,骨折检出率为92%,另4例DR诊断为可疑骨折而16层螺旋CT诊断为阴性,占8%.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不能确诊为骨折的病例能准确地作出诊断,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降低DR检出骨折的假阳性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经手术或临床明确诊断的肠梗阻病例,行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组、MIP及VR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肠梗阻的有无、部位、病因及有无合并肠缺血。结果对78例肠梗阻病因诊断结果中,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肠粘连78.26%(18/23),肿瘤94.12%(16/17),腹内、外疝75.00%(6/8),肠套叠83.33(5/6),炎症66.67%(4/6),肠腔内异物80.00%(4/5),肠扭转85.71%(6/7),外伤66..67%(2/3),血运性肠梗阻100%(3/3),CT对梗阻病因诊断总体敏感性87.18%(68/78),准确性82.05%(64/78),假阳性5.13%(4/78),假阴性17.95%(14/78)。结论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骨肿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做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容积漫游(VRT)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骨肿瘤。其中MPR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的改变、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MIP及SSD和VRT能立体显示骨改变;SSD和VRT在增强的基础上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静脉和肿瘤血管。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反应类型、肿瘤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骨肿瘤,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作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并与常规X线图像、常规轴位CT图像所得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外伤性多发骨折病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X线摄片、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及薄层轴位螺旋CT轴位扫描后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全部61例骨折受检者,三种方法均能对所有病例之多数骨折作出诊断,但其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常规X线平片为79.0%、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为88.5%、薄层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为98.6%(χ2=40.57,P<0.001)结论常规x线平片可对复杂解剖部位的绝大多数多发骨折作出正确诊断,但假阴性高.常规轴位螺旋CT扫描次之.薄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为三种方法中诊断准确性最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粟滨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901-9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对28例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患者行MSCT扫描后,全部进行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显示(SSD)及容积再现法(VR)等后处理,将各种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横断面扫描可发现细小骨折,但是缺乏立体信息。MPR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有优势,可以方便地观察骨折移位、骨性椎管情况,了解胸腰椎顺列与曲度,并能兼顾软组织改变。SSD充分显示了骨折椎体的表面立体形态及椎体压缩程度。VR能较满意地显示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结论MSCT几种重建方法各有优势,在诊断胸腰椎骨折中应以横断面扫描图像为基础,结合MPR、SSD、VR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小肠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A、B、C三组小肠梗阻CT影像,A组为单纯性的螺旋CT横断面图像,B组为单纯性MPR后处理图像,C组为螺旋CT横断面图像并辅以MPR(multiple planiar rendering,MPR)后处理图像。结果45例中,包括粘连13例,肿瘤11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5例,腹外疝4例,胆石3例,内疝2例。A、B、C三组均能确定肠梗阻的存在,A组能确定26例(57.8%)梗阻部位及28例(62.2%)梗阻原因,B组能确定29例(64.4%)梗阻部位及31例(68.9%)梗阻原因,C组能确定43例(95.6%)梗阻部位及44例(97.8%)梗阻原因,A、B两组对梗阻部位和原因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诊断不论在梗阻部位或梗阻原因方面优于A或/和B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面图像结合MPR后处理,能大大提高小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V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VR、SSD图像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最终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其中环枢关节15例,膝关节8例,肩关节7例,足跗骨6例,肋骨5例,腕关节3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3例,骶尾骨2例,颞颌关节2例,颈椎棘突、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轴位、MPR、VR、SSD诊断骨折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100%(60/60,75%(45/60),68.3%(41/60)。结论 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后处理技术,尤其MPR技术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背景]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容积遮盖重建在埋伏牙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病理报告]给22例40颗埋伏牙行三维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结果显示,三维重建图像、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图像可直观、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讨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埋伏牙的正畸和手术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未见骨折征象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4种图像处理方法重建,分析各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45例患者共检出肋骨隐匿性骨折66处,以不完全性骨折为主(87.88%),多位于肋骨角处(59.09%).4种三维重建技术中以CPR检出率最高(100%),其次为MPR (96.97%)、VR (78.79%),MIP最低(31.82%).各方法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110.41,P<0.01),其中CPR总检出率明显高于VR、MIP(P均<0.01).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准确、高效地显示肋骨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眼眶内壁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眼眶内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眼眶内壁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常规头部CT扫描及眼眶CT—MPR重建对眼眶内壁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210例眶内壁骨折中,普通常规头部CT扫描187例,明确显示眼眶内壁骨折157例,可疑骨折22例,误诊8例。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88例,均能显示眼眶爆裂骨折及其合并症。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对眼眶内壁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3D)及多平面重建(MPR)成像在颅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颅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 螺旋CT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结论 多层螺旋CT的MPR结合3D成像对头颅颌面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超声检查和静脉尿路影(IVU)检查。结果:72例中诊断为结石性上尿路梗阻14例,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58例。72例中有67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多层螺旋CT诊断结石性上尿路梗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优于超声和IVU检查(P<0.01);诊断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100%,亦优于超声和IVU检查(P<0.01)。结论:对上尿路梗阻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的检查以判断梗阻原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均达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共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结论MSCTPA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向军  赵红  汪名权 《安徽医学》2009,30(4):375-37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诊断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的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CT同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0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折碎片的大小、形态,发现10处X线平片漏诊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在复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肠缺血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hen M  Li X  Xie JX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1):i0013-i00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可疑急性肠缺血患者行MSCT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采用容积显示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和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Thin)进行动脉和门脉成像,评价缺血肠管出现的异常征象,并将MS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当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时,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腹水多见;肠系膜动脉血栓栓塞时,肠管扩张、肠腔内积液积气多见。只见于全层坏死的征象是肠壁积气,其他征象均可见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肠缺血。MSCT诊断急性肠缺血的结果与DSA一致。结论 MSCT能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并明确病因,有助于判断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8.
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方法7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均行全腹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及图像后处理MPR的应用价值。结果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23例非癌性粘连,螺旋CT清楚显示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梗阻移行处肠管塌陷或锯齿鸟嘴状,移行带光滑,未见明确器质性病变;5例癌性粘连,清楚显示梗阻移行处或周围网膜、系膜有大小不等结节灶,而2例术后证实为癌性粘连CT不能作出癌性诊断;7例绞窄性肠梗阻显示肠壁增厚,密度减低或增高,肠壁增强明显减弱或无强化,肠壁积气,肠系膜水肿或血管增粗,腹水等特征性影像。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利用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容积重组图像可以直观显示骨折表面状况,平台关节面的塌陷范围,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内部细节,胫骨平台的塌陷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部位及细节,平台塌陷范围、程度,以及隐匿骨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行常规腹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后,分别进行肠系膜动脉和静脉成像,成像方法常规采用MIP和VR,需要时加MPR或CPR,描述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表现。结果17例患者中8例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1例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下动脉(IMA)中断;3例SMA见局限性狭窄,其中1例并侧支血管形成;1例见SMA近端动脉瘤。3例SMV血栓形成,其中2例表现为SMV不显影,1例表现为SMV内充盈缺损。结论多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是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