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两个大型建筑工地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调查;基于基线调查的结果制定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计划;系统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干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提升程度为17.3%,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歧视情况提升程度为23%,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对建筑工人进行健康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都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多年来,我国始终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做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并提出“外来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随着北京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日益增多,而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孕产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保健,容易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有研究报道,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约为常驻户籍者的5倍.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4.
南充市返乡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农村社区的角度(流出地),评估当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在流出地选择返乡流动人口450人,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干预情况及艾滋病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57.5%的调查对象在流入地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且艾滋病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但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仅为9.7%,高危行为发生率达到24.8%;女性人群、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者接受干预的机会少;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能明显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OR=2.07,P﹤0.01)和相关知识(OR=2.01,P﹤0.01)的掌握,但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态度、安全套使用率以及高危行为的发生没有明显改变作用。[结论]目前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干预工作开展力度大,但针对性、合理性和效率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5.
6.
倪红年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5):461-463
摘要:目的 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仙居县
4 类流动人口进行抽样,开展艾滋病知识等的基线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干预及再调查,对干预前后指标进
行χ
2 检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4.1%上升到干预
后的94.0% (犘<0.05);干预前信息来源以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61.0% 和39.4%,干预后
信息来源以医生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89.5%和56.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
干预前的33.3%上升到干预后的87.2% (犘<0.05),是否愿意与艾滋病工友一起工作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7.5%提高至干预后的42.4%。结论 仙居县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对相关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但在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使用安全套自我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巩固干预
效果,遏制艾滋病蔓延。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61 03 相似文献
4 类流动人口进行抽样,开展艾滋病知识等的基线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干预及再调查,对干预前后指标进
行χ
2 检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流动人口艾滋病总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4.1%上升到干预
后的94.0% (犘<0.05);干预前信息来源以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61.0% 和39.4%,干预后
信息来源以医生和免费宣传材料为主,分别占89.5%和56.6%;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比例由
干预前的33.3%上升到干预后的87.2% (犘<0.05),是否愿意与艾滋病工友一起工作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7.5%提高至干预后的42.4%。结论 仙居县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对相关知识的提高效果明显,但在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使用安全套自我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巩固干预
效果,遏制艾滋病蔓延。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61 03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的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选取4009名7类不同行业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的115人深入访谈。结果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6%;其中,娱乐场所人员的知晓率最高(61.4%),家政从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1.8%和42.9%。分别有10.1%、11.8%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性行为,不同类别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发生率不相等;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9.3%和53.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性行为者中,分别有35.2%和27.2%的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25.4%和29.0%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5.6%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出现相关症状后,38.2%的患者选择去综合医院就诊,35.1%的患者到私人诊所就诊,21.8%的自己买药治疗,14.2%的未作处理,仅有7.1%的到性病专科门诊就诊。8.9%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免费安全套,26.5%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材料,1.6%接受过完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缺乏,容易发生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流动人口中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干预,了解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探索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上海浦东、长宁、嘉定、青浦4个区5个镇的3287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按照不同人群分5组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平均得分为47.1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60.1分,不同人群有敏感度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同时,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结论对流动人口来说,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区知己健康管理的孕产妇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期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及时纠正孕产期的误区,最终实现心理健康、营养均衡、合理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方法对初次建卡的孕产妇至产后42天的产妇,主要从营养、运动、环境、心理等方面实施全程的"知己健康管理"干预。结果通过健康管理,干预组孕产妇在整个孕期的体质量增幅异常率、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在分娩期,干预组新生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亦明显降低。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全程健康管理,可以避免各种危险因素的升级,促进母婴健康,减少并发证;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寻找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为进一步定量研究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访谈式提纲对在南充市顺庆区5个社区16~49岁打工者中的流动人口以及街道社区相关流动人口管理人员进行调研访谈.结果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文化程度低,艾滋病防治意识薄弱,只有1/3的人听说过艾滋病,知道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对婚外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危害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婚前性行为,其中对待婚外性行为男性更为开放;少数人知道安全套的防病作用.社区干部全部听说过艾滋病,约一半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和主要高危人群,大多数参加过防艾宣传活动.结论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传统性道德观念的转变和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因素.社区在防治艾滋病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也是容易感染HIV的高危群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继续蔓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问题,包括HIV感染及艾滋病人检出率较高,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的预防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宣传教育,有效落实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也是容易感染HIV的高危群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继续蔓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问题,包括HIV感染及艾滋病人检出率较高,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等;同时探讨了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的预防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宣传教育,有效落实防治工作;规范化管理流动人口,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进行检索,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截止2012年4月发表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的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 5.1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率差(R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3个数据库共检索文献178篇,最终纳入22篇.研究样本量310~ 3400人,干预时间从0.5天~8个月不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传播知晓率、母婴传播知晓率、血液传播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均增高.结论 在中国对流动人口进行短期艾滋病健康教育短期干预有效,长期效果有待研究,建议建立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的后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九江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针对流动人口的有效艾滋病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九江市浔阳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建筑工人、工厂务工人员3类流动人口共1864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使用同一问卷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度调查和获取知识主要途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多数为青壮年;以农村户口为主(占90.8%)。干预前流动人口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流动人口的不同工种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建筑工人提高的幅度最高。干预前不同工种流动人口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干预后主要途径为培训。结论针对不同工种流动人口采取培训、发放宣传品等不同侧重点的干预方法,是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度,增强防病意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社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方式。方法作为深圳市科技局“预防控制艾滋病社区干预模式研究”科研项目的预调查,采用深圳市健康教育所制作的15块艾滋病图片展板,结合播放预防艾滋病知识录像带、散发宣传单等,选取宝安区某2个镇共6个展点进行图片展活动,活动前后半个月随机抽样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图片展后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普遍比活动前好,正确回答率普遍上升,其中对使用安全套的保护意义、艾滋病的可预防性和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性接触的危险性三项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图片展为主的形式在社区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模式,为政府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个街道为干预社区,3个街道为对照社区,在干预社区实施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干预模式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在对照社区按常规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结果:随访2年后,试点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12周内建卡率为39.09%,对照组为33.72%,试点社区建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产前检查超过5次者占93.02%,超过对照组的88.16%(P<0.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干预后早孕建卡和孕检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覆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现状,扩大孕产期保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KAP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充市顺庆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的相关行为和态度,为进一步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11名在南充市顺庆区生活3个月以上。年龄在15~49岁的流动人口,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调查人群总知晓率为45.5%,男性知晓率为48.3%,女性知晓率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P=0.000)。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因人群特征不同而异,应针对目标人群,加大预防艾滋病知识点的针对性和细节性宣传,建立风险意识;加大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宣传力度,全面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汕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暂住人口实施干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到76.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人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但干预后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性观念也无根本上的转变。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今后要根据人群特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