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提高儿童PICC置管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申请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则采用经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及置管后静脉炎、导管感染发生率,评价经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发生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以及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可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1年1~8月符合PICC置管条件但血管条件差的200例住院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2).两组均使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SiteRite 5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2种不同方法进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1.63%、肢体肿胀2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局部感染7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12%、肢体肿胀1例,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率、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较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提高了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解决无法在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患者的置管方法。方法:改良塞丁格技术配合超声引导PICC置管将临床上凭经验的盲目穿刺变为可视穿刺,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了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对改良塞丁格技术配合超声引导PICC置管的应用满意度达100%。结论:B超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床边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关节以上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1例血管不理想的患者,在床边B超的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床边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关节以上部位置入PICC导管,成功率高,可有效解决血管条件不理想PICC置管成功率低的难题,克服了传统PICC置管的缺陷,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盲穿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致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86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盲穿PICC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以及置管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4.6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18.6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较传统盲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50例采用盲穿PICC置管。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8%(4/50),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36%(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能显著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法在肉眼直视的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患者选择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临床置管效果。方法选取30例患者,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确定无法在肉眼直视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经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BD前端开口PICC导管。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第1次穿刺就成功置入PICC管,1例患者第2次穿刺成功置入PICC管,总体成功率为100%。结论 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解决了无法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问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与传统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塞丁格方法PICC置管。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实用、安全、损伤小、定位准的优点,较传统PICC 置管适用性、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简称MST,也称微插管鞘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2012年1~5月血管条件差,无法行传统PICC置管的12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结果 患者均采用美国BD PICC及改良型塞丁格套件.置管成功率100%,其中1针成功7例,2~3针成功5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显著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的解决了肿瘤病人经多次放疗、化疗后肘部浅静脉血管很差,无法直接穿刺置入PICC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需行PICC置管的10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置管后第2d和第6d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较常规方法置管更能准确定位靶向静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对穿刺血管损伤少,能有效减少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降低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PICC盲穿,而观察组则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置管一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效果[穿刺点渗血率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 PTT、Fbg、PT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仅对照组a PTT、Fbg、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置管时间明显长,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中,对患者凝血功能无较大影响,其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塞丁格技术置人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的操作体会。方法5例患者采用塞丁格技术从贵要静脉置入4Fr单腔Power PICC导管,术后拍摄X线片确定导管位置。结果5例患者置入Power PICC导管均一次成功。穿刺过程出血量少,患者痛苦感轻,置管后X线检查示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输液通畅,无静脉炎发生。结论塞丁格技术置入Power PICC导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60例,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细节管理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置管成功、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置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节管理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管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临床建立静脉通路困难,探讨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的置管方法 . 方法 选择183例均为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且使用传统置管方法 、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法不能置入PICC,采用便携式血管超声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PICC. 结果 183例患者中180例置管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达98.36%,无一例导管异位,每例患者置管后连续观察3个导管留置日,均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 结论 此技术解决了传统置管方法 受血管条件限制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欧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20-172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需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置管时疼痛,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为无专用血管超声困难穿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而无直视或触摸不到外周静脉的患者6例,经诊断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 6例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术,有效解决了无专用血管超声设施、静脉条件差而需行PICC导管置入术困难,提高了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可作为解决困难穿刺置管的一种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王清华  刘倩  苏秋妹  吕雅萍 《海南医学》2013,24(16):2492-2493
目的探讨因患者血管条件差不能够直视肘部血管者应用非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方法。方法对48例双上肢肘部血管不能采用传统穿刺PICC置管方法的患者,采用非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结果 46例患者穿刺置管成功,其成功率达95.8%。所有置管成功者经胸片检查未发现有导管异位。结论在B超未广泛应用于引导PICC置管条件下,对血管条件差不能够直视肘部血管的患者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穿刺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85-87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PICC盲穿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第2天穿刺点渗血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PICC置管术,能明显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