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目前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和存在问题,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方法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1200例手术患者,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37.9%没有用药指征。Ⅰ、Ⅱ、Ⅲ类手术有>60%在术后给药。普外科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的占97.2%。预防用药共7种,其中二线及其以上抗菌药物占78.70%。结论在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医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的培训和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普外科围术期658例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普外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普外科691份病例,做回顾调查。结果普外科691份病例中,65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总使用率达95.22%。结论对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存在疗程长、用药起点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率低等问题,应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行为,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相关文件的颁布,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亦受到了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结合我院院情,对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相应参考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围术期止血药物的误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术中出血(主要指渗血)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足以致命。除了手术无法彻底止血或止血不及时的原因外,凝血纤溶功能障碍也是出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外科、ICU和麻醉科医师掌握这方面的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尽量避免“病急乱投药”,这不仅达不到止血效果,还会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时间等指标。结果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5类,种类达14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唑林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环丙沙星。使用时间1~6 d,154例术后使用时间1~3 d,占74.0%,54例患者(26.0%)使用时间>3 d。结论肝胆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规范性亟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院2010年9月6日~12日、12月6日~12日手术病历各30份,填写"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评价用药适应证、品种选用、用药时间、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的适宜性。结果被抽查的60份手术病历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3%,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1.3%,Ⅱ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频率前7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头孢唑肟、头孢美唑、头孢他啶;人均用药天数6 d;单一用药占总用抗菌药例数68%,联合用药占32%;预防用药占总用抗菌药例数79%,治疗用药占21%;药品选择和用药疗程选择不正确的所占比重较大。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督导,提高合理化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和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下半年206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6例围手术病例中有1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占94.66%。其中192例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8.46%;3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1.54%。19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共涉及4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86.98%),其次为硝基咪唑类(27.08%)。其中4例选药不合理,占2.08%。术前用药时间不合理5例,占2.66%。预防性给药,剂量偏大的有57例,占29.69%。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基本合理,但在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药剂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应该切实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力度,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适当干预,以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9.
10.
围术期心肌缺血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随着老年和冠心病人手术的不断增多 ,心肌缺血已成为围术期常见的病理现象。对此如重视不足或处理不当 ,可造成严重后果。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1~ 5]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约 8%~ 37% ,最高可达78%。Fegert观察 5 0例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 ,术前心肌缺血占 19%、术中占 14%、术后达 30 %。若为冠心病人 ,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可达 90 %以上。心肌依赖于有氧代谢 ,其细胞内氧与ATP的贮量很少。一旦发生缺血 ,心肌迅速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 ,从而产生大量乳酸 ,心肌细胞内 pH值降低。继而离子泵运转失调 ,大量Ca2 + 进入…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271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分析271例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手术病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使用率为99.3%,共涉及10大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二代头孢菌素(21.1%),其次是单酰胺环类(16.3%)。平均使用时间(4.1±1.3)(2~7)d,总用药时间超过48 h者213例。结论: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偏高、用药时机不合理等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He SP  Li ZL  Yan Q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12-14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对全国11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调研。随机抽取2006年9月11—17日和12月11—17日手术病历各15份,共计3557份,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8%;(2)用药种类:按频次高低排序前3位是三代头孢、二代头孢、喹诺酮类;三代头孢占用药者的50.4%,一代头孢只占16.0%;(3)每例平均用药天数:Ⅰ类切口为7.4d,Ⅱ类切口为7.6d,Ⅲ类切口为10.5d;(4)用药时机:手术开始前2h内用药者只占30.4%,手术结束后才用药者占52.2%;(5)16.7%病例无用药适应证;(6)在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更换以及联合用药的指征掌握、药物配伍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结论118所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疗程过长,在药物选择、用药时机、联合用药方面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改进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311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311例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在术前2h内的占65.0%,术后预防用药占99.0%;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硝基咪唑类、三代头孢菌素类;术后单用、二联、三联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分别为64.3%,37.4%,1.0%,手术后24.4%的患者用药时间>7d.结论:普外科普遍采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但严格按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应用者少,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外科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方法:通过制定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制度并组织培训。分阶段逐步细化管理方案,并根据方案调整监控重点,定期总结、分析和反馈信息。同时,全面推进感染科会诊制度,加强院感科对重点部门、科室的环境监测和手术切口感染(SSI)发生率的监控等措施。结果:I类切口SSI发生率无升高。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正确率达到86.96%。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低于30%。结论:分阶段、细化管理,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抗生素管理模式,结合临床小科室培训,感染科会诊制度和院感监控可有效规范外科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和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360例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360份病例,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达到95.28%;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为60.3%;联合用药中二联占14.9%,三联占7.7%.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用药档次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医院肾移植围术期患者临床资料155例。未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作为对照组,预防用药作为预防组,对照组64例,预防组91例,随访同期12个月,统计分析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64例有5例真菌感染,而预防组91例3例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81%、3.30%,二者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60%,晚期感染(移植后> 4个月)发生率为40%,预防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100%,晚期感染未发生。结论 预防组的晚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围术期预防真菌感染对于晚期感染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本中心样本具有局限性、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短等,多中心分级管理下预防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围术期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了解其发生机制,有效预防,可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内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脉内皮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以及围术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对于冠心病患者加...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围术期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了解其发生机制,有效预防,可降低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内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冠脉内皮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以及围术期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对于冠心病患者加强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监测与诊断,加强围术期药物治疗维持斑块稳定性、维持氧供需平衡,并完善术后镇痛、加强保温、避免血糖过高可减少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趋向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前常规预防性药物的治疗时间与获益的关系以及术前冠脉重建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围术期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严重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致残率高,我科自1997~2000年共6例术后并发脑梗死病人,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例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过程见表1。 讨 论 发生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异常的栓子阻塞脑部血管,高血压、糠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房颤等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围术期发生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08%~2.9%[1],然而诱发围术期脑  相似文献   

20.
<正> 恶心、呕吐是围术期病人常见并发症,其诱发原因较多,如麻醉、手术刺激、牵拉内脏神经、中枢缺血缺氧等。呕吐后若不及时清理呕吐物,很易致病人误吸,尤其是全麻病人。因此,预防围术期恶心、呕吐是提高麻醉安全性的措施之一。盐酸格拉司琼(Granisetron)是一种新型的5-HT_3受体阻滞剂,它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