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莞市企石镇1994~200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东莞市企石镇麻疹流行特征 ,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4~ 2 0 0 3年企石镇麻疹报告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4 2例 ,总年均发病率为 18 0 4 / 10万。常住人口年均发病率为 7 75 / 10万 ,外来人口年均发病率为4 2 0 8/ 10万 ,外地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发病率 (P <0 0 1)。 1994~ 1998年麻疹病例主要以 15岁以下儿童为主 ,1999~ 2 0 0 3年主要以 15岁以上人群 (工厂员工 )发病为主 ,两个时段的 15岁以下儿童病例构成比分别为 6 5 5 6 % (5 9/ 90 )、4 4 2 3% (2 3/ 5 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 ,4~ 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 ,占全年总病例数的 5 7 0 4 %。结论 本地常住人口的麻疹流行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外来人口中的散居儿童和工厂企业外来员工是发生麻疹的主要人群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增城市新塘镇麻疹流行情况。方法对新塘镇2006-2007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两年共发生麻疹252例,年均发病率为40.81/10万;本地人口年均发病率为22.64/10万,外地人口年均发病率为50.32/10万,外地人口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6.15,P〈0.001)。麻疹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占76.19%;5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中麻疹免疫史不详占35.26%,无麻疹免疫史占47.83%,有麻疹免疫史占16.91%。结论新塘镇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相当严竣,外地人口的散剧儿童是引起麻疹病例增多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管理,加强计划免疫宣传,及时掌握外地人口儿童信息并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的近郊,1991-2004年浦东新区的麻疹发病资料显示,浦东新区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10万左右。流行特征表现为: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主要集中在4—6月,本地人口发病以〈8月的婴儿和成人为主,外来人口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为主。2005年浦东新区的麻疹发病率急剧升高,明显超过历年一般发病水平,其中本地人口发病率为8.20/10万,较2004年(0.29/10万)上升了28.28倍;外来人口发病率为26.12/10万,较2004年(1.88/10万)上升了13.89倍。2005年共发生9起麻疹爆发,是2004年的4.5倍。9起爆发中,2起为简易学校的爆发,1起本地学校外来借读生的爆发,1起为工厂外来民工的爆发,其余均为居住地爆发。调查结果及处理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山市东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山市东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中山市东区共报告麻疹病例78例,发病率为62.5/10万。其中本区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病例分别为19和59例,发病率分别为27.90/10万和103.7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7月发病38例,占总数的48.7%。病例年龄以≤4岁人群为主,共62例。本地人口中≤4岁儿童发病占本地人口发病数的94.7%(18/19),其中未及麻疹初免年龄(8月龄)而发病者占26.32%(5/19),其余68.42%(13/19)的儿童均有麻腮二联疫苗的免疫史;外地人口中麻疹病例以≤10岁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且多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2005年中山市东区麻疹发病以外来儿童和外来务工青壮年为多,且该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且有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是今后预防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慈溪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对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7.9/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发病最多的乡镇外来人口也多,病例集中于3~4月份,常住人口发病以<8月龄和>20岁年龄组为主,而外来人口发病以1~7岁为主。结论常住人口发病呈现两极分化,外来人口发病主要由于MV接种率低,存在免疫空白,提高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率是降低该市麻疹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沈阳市2014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调整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病例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发病数为2 058例,发病率为25.02/10万。1-10月发病,3-4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58.41%。4个农村地区中有2个发病率和发病数都位列前3位。平均发病年龄26岁;0~2岁依次排名发病率前3位,发病率分别为1 145.77/10万、263.85/10万和80.37/10万;0岁组占发病构成首位(23.66%),20岁及以上成人占58.50%。其中0岁组中6~10月龄占73.92%;流行早期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过渡为中后期以成年人为主。结论该市麻疹流行特征发生了转变,应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东阳市2010—2016年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麻疹流行和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收集2010—2016年东阳市报告的所有麻疹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疫情及麻疹病例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发病经过、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资料。结果 2010—2016年东阳市共报告麻疹1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5/10万,各年发病率依次为3.17/10万、0.00/10万、0.00/10万、7.34/10万、2.64/10万、1.67/10万和0.24/10万,以散发为主。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吴宁街道、白云街道、南市街道、横店镇和江北街道病例数居前五位。本地户籍94例(75.20%),外地户籍31例(24.80%)。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民(44.80%)和散居儿童(39.20%)。存在0~7月龄(23.20%)和15~54岁(56.80%)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6月份。免疫史不详或空白者占麻疹确诊病例的86.40%。发病前7~21 d曾去医院就诊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5.20%。结论应持续开展麻疹疫情监测,针对农民、散居儿童、外地户籍者、免疫空白者等高危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我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为进一步加速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病以散发和暴发并存,散发为主。发病率6.69/10万,流动人口发病占42.86%,本地人口发病率为3.82/10万,流动人口发病直接影响着我市麻疹的发病水平;0—8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0.29%,0-1岁儿童为发病高峰占55.34%,其中〈8月龄、8月龄-1岁分别占的21.04%和34.30%;8月龄-6岁儿童有效接种率为72%—84%。结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提高流动儿童MV接种率;将MV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或给育龄妇女注射一剂次MV疫苗;提高初免及时率;加强冷链管理与人员培训,确保接种质量等是我市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安徽省近几年麻疹流行特征和分析控制麻疹策略与措施。方法 对 1996~2 0 0 0年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率已降至 5 .0 0 / 10万以下 ,1996~ 2 0 0 0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 3.0 6 / 10万 ,比 1991~ 1995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 6 7.72 %。麻疹发病以学龄儿童为主 ,10~ 14 a儿童麻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3~ 6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保证 2次以上麻疹疫苗的接种和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预防麻疹爆发和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6~2013年福建省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比较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2006~2008年)、强化免疫后(2009~2012年)和2013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08、2009~2012年和2013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60/10万、0.16/10万、0.82/10万。强化免疫后各地市发病率均较强化免疫前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47.56%~99.19%。强化免疫前发病年龄以8月龄至14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5.28%;强化免疫后发病年龄发生改变,以<8月龄和≥15岁为主,2009~2012年占68.97%,2013年占69.38%。强化免疫前流动人口发病率(13.93/10万)高于本地人口(3.07/10万);强化免疫后发病率逐渐降低,2009~2012年流动、本地人口发病率已基本持平;2013年本地人口发病率(0.84/10万)已超过流动人口(0.72/10万).强化免疫前后有84%以上病例无免疫史,可见免疫空白仍然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保持高群体免疫力,应加强常规免疫、强化监测和应急处置,才能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广东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控制对策。方法对2001~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东省2001~200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6 01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6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47/10万、1.81/10万、4.64/10万、8.66/10万、14.21/10万;期间共报告123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0%;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广州、深圳、东莞等6市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占全省发病数的67.93%;3~7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8.72%;发病人群主要是9岁以下的儿童,占总发病数的68.58%;病例中外地户籍占62.64%;8月龄至15岁儿童病例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3.73%。结论广东省近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流动儿童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消除麻疹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长安镇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71例,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39.59/10万,2010年最低,为0.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0.54%;以8月~6岁组发病数最多,占48.12%,其次为15~30岁组病例,占31.13%;散居儿童发病最常见,占56.55%,其次为工人、民工,占29.44%;流动人口发病所占比重高达97.92%;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3.24%和37.84%。结论流动人口是长安镇麻疹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消除麻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顺义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地区分布表现为本市人口以城区居多,流动人口以近郊外来人口聚集地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3~5月份发病高峰;本市人口发病以﹤1岁年龄组为主,﹤8月龄儿童占较大比例,还存在1个成人发病小高峰;流动人口发病以0~9岁为主,﹤8月龄儿童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组发病均较多,相对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考虑定6月龄为麻疹免疫的初免月龄,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武县2003—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6年临武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检测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4年里临武县报告麻疹病例221例,年均发病率为17.67/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发病89例、132例,年均发病率80.99/10万、10.59/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3~7岁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147人、150人,麻疹抗体水平≥1:800的阳性保护率为45.57%、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6,P〈0.005)。结论流动人口儿童麻疹报告病例的增多是临武县麻疹病例报告急增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保护率过低,存在发病隐患和免疫空白点,是控制麻疹发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张掖市甘州区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报表和全国麻疹监测系统(MSS)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利用Excel和EPI info 6.0软件对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10年全区共报告麻疹1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49∶1,平均发病率13.82/10万;前5位的发病地区占总发病数的87.62%;流动人口占发病总人口的14.48%;甘州区麻疹流行有明显周期性,平均每隔4年流行一次,发病率出现"双向移位"现象。结论甘州区流动人口(外县区)麻疹发病位居全部发病的第二位,提示流动人口仍是甘州区麻疹防控的难点;甘州区麻疹流行特征已经转变为"双向移位",应及时调整麻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09 - 2015年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呼和浩特市2009 - 201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近年来麻疹发病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发病形式主要为散发。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高于本地人口,城区麻疹发病率(3.36/10万)高于农区(1.33/10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高峰在4 - 6月份(占77.80%)。在518例确诊病例中,<8月龄和>20岁麻疹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占 55.79%。在确诊病例中,有免疫史者仅占17.95%,无免疫史者占44.02%,免疫史不详者占38.03%。结论 近几年该市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8月龄和>20岁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同时加强流动人群和成人麻疹防控工作,应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7.
沈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01-2102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年发病率为2.76/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2—4月。该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该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加强在初来宜兴市的流动人口中麻疹疫苗接种的宣传,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该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发病180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13/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10.23倍;3—8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81.67%;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4∶1;15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39.44%,20岁及以上成人占总发病数的53.89%。本区人口病例以成人为主,20岁及以上病例占77.78%;外来人口病例以儿童为主,15岁以下儿童占54.55%。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9.44%、62.78%。[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重点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免疫率;加强麻疹监测,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嘉定区199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2~2004年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2年以来麻疹发病逐年上升,报告疑似麻疹260例中,临床诊断20例,实验室确诊185例,实验室排除55例。麻疹发病流动人口占81.95%。本地人口<8月龄和>20岁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2.97%,流动人口9月龄~9岁病例占总病例数59.52%,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麻疹不同年龄构成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丹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建  丁彧  杭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45-2746
[目的]了解丹阳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丹阳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2.4/10万,为20年内历史最高水平。本地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1.4%(30/42),流动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8.2%(30/34),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每5~10年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主动监测、做好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工作,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