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翠莲  王红 《当代医学》2010,16(2):79-80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好发部位和超声分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100%,以颈总动脉分叉部居多,以左侧为多见,且多为软斑、扁平斑,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之一。结论应用超声技术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影像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超声随访。结果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6例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85.1%。累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分叉处共60处,其中颈内动脉分叉处44处(73.3%)。有症状侧的颈动脉斑块均为低回声型软斑和溃疡斑,随访中软斑和溃疡斑中有72%发生脑缺血症状。结论软斑、溃疡斑是产生脑缺血症状和卒中复发的重要因素。颈动脉超声对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报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玲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72-307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 对1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斑块的回声特征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将斑块分为软斑组、硬斑组、混合斑组,比较3组间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软斑组及其近心端的角度大于13°,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高.颈动脉斑块与狭窄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脑卒中.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获得血管管腔内径、血流情况、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大小以及易损程度等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对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高频超声技术对32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斑块形成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B -flow血流成像(BFI)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造影结果比较,评估其发现斑块内微小血流的能力.方法 2008年9月至201 1年9月,运用BFI对63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斑块内微小血流信号检测,其中急性脑梗死组48例,无症状对照组15例,将检测结果与症状及斑块回声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分级后与BFI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 共发现184个斑块,急性脑梗死组140个斑块,对照组44个斑块.在急性脑梗死组,BFI在22个斑块内发现微小信号,阳性率为15.7% (22/140),而对照组仅在1个斑块内发现微小信号,阳性率为2.3% (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BFI在超声造影分级Ⅰ~Ⅳ级患者中发现微小血流信号的阳性率分别为4.8%(1/21)、2/18、8/17、4/7.BFI发现微小血流信号在Ⅲ级比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5,P=0.027),但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BFI能有效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内微小血流,且超声造影增强Ⅲ级、Ⅳ级的颈动脉斑块比Ⅰ、Ⅱ级更易被BFI检测出斑块内微小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随机选取5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采取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内径情况以及患者的颈动脉动力血流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以及右颈内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应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颈总动脉以及颈内静脉的PI、RI比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检测,患者的动脉内径与颈动脉动力血流学情况均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颈动脉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着脑血供,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方法我们对60例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对比,观察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表现和血脂水平,分析超声检查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斑块总数、斑块检出率及易损斑块比例均显著多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脂水平显著差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有明显的粥样硬化,对诊断和预防脑卒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48例,观察和比较各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硬化斑块形成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IMT均明显增厚,硬化斑块形成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对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脑梗塞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占脑梗塞患者的80.8%。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74.7%和76.9%。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脑梗塞的高危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有无粥样硬化,对脑梗塞的发生有积极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6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漯河市中医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IMT、颈动脉病变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IM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有效检测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病变及进展程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任艳蕾 《吉林医学》2009,30(12):1162-1163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明的88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颈动脉内-中膜增厚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为多见,斑块以硬斑为多见。在24例动脉狭窄患者中,其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2例。中-重度狭窄患者可见血流动力学改变。非糖尿病患者多为颈总动脉中段内膜局限性增厚形成狭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范围及性质,可提示血管病变的轻重程度。是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常规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厚度≥2.0mm的门诊或住院患者261例。根据临床诊断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126例)及NAIS组(135例)。颈动脉优选斑块行超声造影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获得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增强强度(enhanced intensity,EI)]及三维超声定量参数[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PT)、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PV)、面积狭窄率(percent area stenosis,PAS)、灰阶中位数(gray-scale median,GSM)],比较2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IS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截断值。结果AI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EI值高于NAIS组,GSM值低于NA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进行监测,以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及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2例与同龄对照组5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测量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管壁有无斑块以及斑块的大小、斑块的性质,动脉管腔内的血流性状及血流速度等。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熙组比较,颈动脉内壁明显粗糙,IMT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高。其中12例合并脑梗塞、7例合并心肌梗死患者IMT均增厚,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更为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金玲 《中原医刊》1999,26(7):51-52
我们于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应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随机对就诊87例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动态观察,并对测得CVDI(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老年高血压组:42例,60~78岁,平均6469±465岁;男25例,女17例,均排除严重心血管、肾脏方面疾患,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WHO标准。老年健康组:45例,60~75岁,平均6489±436岁;男22例,女23例,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1982年建议的健康老年人标准。1.2 方法:对来诊者统一测血压、身高、体重,均用CBA进行检测,将超声多普勒探头、频率为5H…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全双功彩色多普勒检查14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结果 随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在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其斑块发生率更高。结论 高血压病颈动脉IMT的增厚与斑块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对颈动脉IMT的监测,将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检测TG(甘油三酯)、TC(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ApoB(载脂蛋白B);结果: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敏感性96.76%、阳性预测值96.76%、阴性预测值100%,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TG、TC、LDL、ApoB水平低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HDL和ApoA-Ⅰ水平高于单独采用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结论:经颅多普勒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提高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进展性脑卒中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革  胡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08-1310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特点。方法:对266例进展性脑卒中和10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有颈内动脉狭窄232例(87.2%),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的37例(36.3%)(P〈0.025);且进展性脑卒中组中颈动脉狭窄率,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率和斑块性质可作为预测及评价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检测手段。结合彩超的检验原理,对彩超与其他检测手段联合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的临床试验进展展开讨论,有助于对未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