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玉  高贤  孙威海 《陕西中医》2003,24(10):957-958
六经分证是《伤寒论》的提纲 ,怎样认识六经的实质问题 ,历来说法不一。这个问题对学好《伤寒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故有探讨之必要。1 对六经的看法 有人认为 ,《伤寒论》是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与《素问·热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因而 ,六经分证的“经”也就是指经络。因足经比手经长 ,故以足经统手经 ,从而联系了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 ,形成一个整体。六经分证 ,实是《伤寒论》的精神实质所在。然而 ,六经分证只有少阳和少阴两经能够以足经统手经 ,并联系其脏腑 ,其它的经是说不通的。因此 ,仅仅把六经看作是《伤寒…  相似文献   

2.
口渴是临床中特别常见的症状,为临证时准确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自古至今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于口渴的辨证用药.口渴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疾病,如口干燥症或老年干燥症;又时常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伴随症状,口渴反映了人体内阴阳之盛衰、气阴之虚实、津液之存亡等状况,是我们临床辨证的一个重要根据,不仅在内伤杂病中经常见到,而且在外感疾病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为了研究方药治疗头痛的疗效,以仲景之方随症加减治疗头痛,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辨证施治,中医方药加减治疗头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方虹 《中医药学刊》2006,24(3):512-513
口渴是温病常见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温病学对口渴症的辩证治疗对消渴病的论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适用范围,许多医家认为“其仅适用于外感病”,并随温病学之兴起,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之立,六经辨证又由广义伤寒降为仅适用于风寒性质之外感病,目前,此种看法较为普遍,如《中医诊断学》即曰:“属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法,属温热者,可选用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1]对此,早在清代就已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如清代医学大家柯琴即曰:“仲柯氏之说,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节制。”对柯氏之说,至今仍有人存有疑虑,笔者以往亦然。今读福建中医学院张喜奎教授所著《肾脏病六经辨治》[2]一书,始信柯氏之说不虚也。现就该书内容,浅谈个人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曹月英主任认为发热是肝硬化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曹师西医辨病期及并发症,中医以六经辨证为依据,析热型,辨病位,定方证,结合汗、下、温、补和治法,治疗肝硬化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越来越明确,治疗方法多有牵引、针灸、理疗、穴注等,具体到针灸治疗本病症,则多从足太阳、足少阳、足少阴论治,笔者从六经辨治本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经论述如下。1太阳证(1)表现:恶寒,全身酸胀不适;或恶风汗出,腰背有僵硬感;或腰臀部及下肢后外侧牵强不适;更甚者脊柱和腰部像折断一样疼痛,下肢不能运动自如。查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缓或弦。(2)处方:合谷、列缺、外关、后溪、风门、膀胱俞、委中、昆仑、京骨、大钟、金门等。以泻法为主。(3)方义:太阳…  相似文献   

9.
章碧明  李健 《陕西中医》2009,30(10):1410-1412
在《伤寒论》中对“口渴”的称谓有很多,如“意欲饮水、渴、渴引浆水、饮水、燥渴、口燥咽干、欲饮水数升、舌上燥而渴、大渴、大烦渴、消渴”等等,都对口渴的轻重程度及其表现的不同性质特点作了描述。《伤寒论》中与口渴有关的条文多达50余条,其中以口渴为主症的条文就有33条,约占全书条文的十分之一,可见口渴在疾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现就个人的一点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阐述,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伤寒杂病论》论治口渴主要有:清热止渴,益气养阴;清心润肺,养阴生津;清养肺胃,止逆下气;通腑泄热,攻下里实;润燥生津,温阳利水;温肾助阳,蒸津化气;通阳化气,健脾利水;滋阴润燥,清热利水;清热利湿;调和阴阳,建中缓急;攻逐水饮,前后分消;发越水气,清热除湿;健脾利水,化饮止渴;解表散邪,清热止渴;攻下瘀血;和胃疏肝,温阳泄热。初步揭示出了仲景对口渴的论治规律,对后学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不外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本文就口渴之症,探其治法,深究用意,以启临床之思辨。  相似文献   

12.
腰痛因其发病率高,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内经·刺腰痛》篇是按照六经辨证治疗腰痛的最早典范,不仅详尽论述了腰痛在各条经脉有病变时的外在表现,而且提供了治疗的穴位或部位及主要治疗方法,对我们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尚贞教授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是阳不入阴,卫不入营,阴阳之气失于交合,阳盛阴衰是其重要原因。阴阳正常出入交接在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功能正常,倘若开阖枢功能失调,则会引起失眠的发生。余尚贞教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治疗上融通伤寒温病,不拘泥于经方和时方,同时应用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14.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喻培勋  姬晓花  刘静  王刚 《河南中医》2020,40(4):497-499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亦属其中,六经辨证亦可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各期的治疗中。预防期,以调节阴阳平衡,祛除湿邪为主,方用桂枝汤加茯苓、白术。素体痰湿较重者,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初期,病主在太阳或太阴。病在太阳,依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大青龙汤加减、桔梗汤等。病在太阴,方用理中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减。若太阳、少阴合病,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中期,病主在少阳或阳明。病在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病在阳明,依证选用白虎汤加减、小承气汤加减等。若少阳、阳明合病,方用大柴胡汤加减。若太阳、太阴合病,依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陷胸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等。若阳明、少阴合病,方用猪苓汤加减。极期,病主在阳明、少阴或厥阴。阳气暴脱证,可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气阴两虚证,可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病在阳明,方用大承气汤加减。病在少阴,方用真武汤加减。病在厥阴,方用乌梅丸加减。恢复期,病主在阳明或太阴。病在阳明,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在太阴,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运用六经辨证...  相似文献   

16.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纲领,贯穿着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运用六经辨证可较全面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文章旨在运用《伤寒论》经典原文,依据现代各家研究来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分经辨治,对进此病行分析、归纳、总结、系统剖析,为治疗本病提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属于乳岩的范畴。李家庚教授基于《伤寒论》六经辨治乳腺癌,认为发病自少阴与厥阴,病位在太阳与少阳,转归在太阴与阳明,晚期衰败于少阴与厥阴,灵活运用经方加减变化,取得良好疗效,并附验案。  相似文献   

18.
刘英锋教授临床善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学术上主张经典辨证论治方法统一性,融三焦、卫气营血、六经辨证于一体,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六经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案3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杂病的六经辨治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总结刘英锋教授运用六经辨治疲劳综合征的经验思路。在病因上重视六经外受湿邪或夹风或夹寒或夹热缠绵发病,在病位上重视六经表证和表里相兼证的论治,在病机上三阳经多实证治疗重在疏导祛邪,三阴经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治疗重在补益或攻补兼施,且各经表证以实为主重在祛邪。最终通过三阴三阳经的开阖枢功能,使得营卫气血阴阳升降出入畅利、流转于脏腑肌腠表里之间,机体功能正常而疲劳自除。  相似文献   

20.
<正>1寅卯风疹加重案贾某,男,60岁,2009年9月14日初诊。主诉:皮肤瘙痒定时发作1月余。患者月余前突发风疹,痒剧,突出皮肤,片状游走,遇热明显,四肢扪热,口略干,无汗,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治以消风、补血润燥,兼清火宣肺。处方:麻黄5g,生石膏(先煎)25g,苦杏仁、桂枝、白芍、生甘草各10g,蒺藜、当归各30g,荆芥、防风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