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寰枢椎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寰枢椎微调手法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推拿手法作疗效比较。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寰枢椎微调手法,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来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寰枢椎微调手法结合常规推拿治疗较单纯常规推拿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颈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与手法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从疗程和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该病的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在150例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的双侧齿突间隙均减小,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小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眩晕及头颈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半脱位导致左侧椎动脉受压,引起脑基底动脉供血严重不足,致脑缺血、脑乏氧。针灸可缓解肌肉痉挛紧张而引起再脱位和疏通经络,手法复位在于牵引的方向和力度,颈部旋转角度要到位,复位后应立即行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寰枢椎复位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单纯扩管药物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完善TCD检查,予"眩晕计分标尺"度量眩晕程度,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积分统计,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增加(P均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眩晕计分标尺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寰枢椎复位法配合扩管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单纯扩管药物治疗,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配合针刀与单纯针刀治疗.结果 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法配合针刀能从病因病理上纠正颈源性眩晕的生物力学失衡,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54例颈性眩晕用针灸拔罐手法治疗,并与30例对照组做比较,探讨针灸拔罐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颈性眩晕采取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后者实施正骨手法联合小针刀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常规组(78%),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临床治疗中采取小针刀结合正骨手法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B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应用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三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10.
手法、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  林国文 《光明中医》2010,25(11):2062-206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在进行手法复位的同时,配合针灸中药内服治疗)和对照组45例(针灸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经过一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针灸中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性眩晕疗效确切,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4年7月广东潮州市潮州医院门诊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氯化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整复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眩晕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并比较寰齿前间隙(ADI)、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VBLADI)、齿突生长性偏移值(DO),判定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12.655,P<0.01),ADI、VBLADI关节间隙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88、5.334,P<0.05),RVA、LVA、BA的Vm 值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710、3.534、5.335,P<0.01)。结论手法整复联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降低ADI、VBLADI、DO的CT值,缩小ADI、VBLADI,纠正寰枢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敏使朗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敏使朗治疗,14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寰枢关节紊乱所引起的眩晕症状属于颈性眩晕,后者在颈椎病中较为常见。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以经常低头工作的多发。该病发病率逐渐年轻化,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机制是,寰枢关节脱位后,由于异位引起压迫,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眩晕。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呈多元化,治疗效果有所不同[1-3]。本文采用温针灸结合正骨疗法,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型眩晕患者,入选标准如下:1)触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颈性眩晕的患者经龙氏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环枢关节错位所致者,且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分别采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对照组)和正骨手法结合宣蛰人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治疗组)。结果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椎动脉平均搏动指数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正骨手法能整复环枢关节错位、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能解除椎管外软组织炎症反应,两者结合,"筋骨并重",能比较彻底地解除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的受到的牵拉、压迫、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颈椎手法推拿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22%,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共同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针刀松解斜方肌以及整复错位的寰枢关节治疗颈上节段引起的眩晕,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刀结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分为针刀对照1组和整复术对照2组,分别治疗2周,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变化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评分。结果:临床症状总体疗效评分: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比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显著(P0.01),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且对照2组比对照1组疗效好(P0.01);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治疗前三组患者X线表现:寰齿关节间隙不等、寰枢关节间隙不等、两侧块间距不等、寰椎后弓抬头、寰椎后弓点头,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X线表现症状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组1组、对照2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组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2.5%、80.0%,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组1组、对照2组(P均0.05);对照2组疗效高于对照1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刀松解斜方肌后,再运用手法整复治疗颈上节段引起的晕眩疗效显著;有针对性的筋骨并治是治疗该病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又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颈椎小关节紊乱或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神经、血管、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构成压迫或刺激,使椎动脉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耳鸣、呕吐、头痛、视力障碍、猝倒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笔者运用针灸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从根本上解决了软组织的问题,从而解决寰枢关节紊乱的根本,达到治疗眩晕、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2006年以来,临床采用正骨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0例,结果10例临床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能正常工作),8例显效(症状及体征有明显减轻),7例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但日常工作受一定影响),5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方法:①松解舒筋法:患者坐位,医者采用滚法,掌揉法为主放松颈部以及肩背部两侧肌肉,用力轻柔,然后双手拇指拨揉两侧颈肌及项韧带,由轻而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物以及疼痛点,最后提拿颈肩部肌肉,10~15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