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适用病种,整理并分析穴位埋线疗法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经过对1971年-2011年6月发表的与穴位埋线疗法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有效信息等环节后,归纳总结穴位埋线疗法病谱.结果:穴位埋线疗法适用于103种疾病,涉及6个科属.内科最多,共50种,占总病谱的48.54%;其余依次是外科、五官科、妇科和皮肤科,分别为15种、12种、11种、11种;儿科最少,共4种.同时,按照“效能针灸等级病谱”的规则,初步对该疗法治疗的病种进行等级分类,获得穴位埋线疗法Ⅰ级病谱26种,Ⅱ级病谱30种,Ⅲ级病谱8种.结论:穴位埋线疗法临床运用广泛,病谱不断扩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疗法病谱初探(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适用病种,整理并分析穴位埋线疗法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经过对1971年—2011年6月发表的与穴位埋线疗法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进行筛选、录入、审核、提取有效信息等环节后,归纳总结穴位埋线疗法病谱。结果:穴位埋线疗法适用于103种疾病,涉及6个科属。内科最多,共50种,占总病谱的48.54%;其余依次是外科、五官科、妇科和皮肤科,分别为15种、12种、11种、11种;儿科最少,共4种。同时,按照"效能针灸等级病谱"的规则,初步对该疗法治疗的病种进行等级分类,获得穴位埋线疗法Ⅰ级病谱26种,Ⅱ级病谱30种,Ⅲ级病谱8种。结论:穴位埋线疗法临床运用广泛,病谱不断扩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华  谢苗苗  张压西 《中医文献杂志》2010,28(4):55-56,F0003
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是在“冬病夏治”思想指导下防治咳喘病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手段,有独特的优势。此篇从敷贴药物、穴位、时间、剂型等方面论述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防治咳喘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药物、穴位的基本处方及其配伍规律.方法 通过对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相关文献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采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对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和穴位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等作为基本药物,穴位则以肺俞、大椎、膻中等作为基本处方穴位.结论 采用复杂网络发现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药物和穴位的基本处方知识可为制定操作规范和验证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是在"冬痛夏治"思想指导下防治咳喘的中医药特色手段,有独特的优势,此篇论述从敷贴药物、穴位、时间等论治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防治咳喘病的中医外治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8月在我院风湿科,用冬病夏治敷疗法治疗风湿类病的150例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患者使用的均是痹痛消膏。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明显地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症等风湿痹病。结论:用冬病夏治法治疗风湿痹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华 《四川中医》2013,(10):137-138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2013年康复科运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135例进行随访观察,从发作频率、症状轻重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愈26例,显效73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07%。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于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冬病夏治"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疗法,是中医"治未病"、"春夏养阳"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穴位敷贴、艾灸疗法、穴位注射、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10 a来防治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多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多数医家认为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上多运用辨证分型论治,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多选择足三里、阴陵泉、肾俞等穴位,药物多以胃复安、氯丙嗪、鱼腥草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为主,进行单纯穴位注射或综合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8年来即开展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咳喘患者逾万例。近年来我院对部分进行冬病夏治的慢性咳喘患者配合使用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疗法,现将病例资料62例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可内病外治。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外治法如穴位贴敷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推拿按摩疗法、艾灸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中药封包疗法等,在临床应用中能有效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就中医外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穴位贴敷结合药棒防治慢性呼吸道病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晨 《中国针灸》1995,15(4):15-15
穴位贴敷结合药棒防治慢性呼吸道病75例李晨(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100039)主题词哮喘/穴位疗法,支气管炎/穴位疗法,穴位贴敷法我科自1992年7月开始,采用穴位贴敷结合药棒疗法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7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穴位敷贴疗法,又称“扎贴疗法”、“内病外治疗法”,是将中药粉末加入药汁调匀,经处理后,敷贴于体表一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自1989年以来,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自制膏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1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诊疗特点。方法:选取中英文数据库中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总结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辨证特点、干预措施、选穴、疗效、安全性等,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41篇文献中,采用辨病选穴的有33篇; 31篇使用了三棱针,24篇使用拔罐辅助;频次最高的5个穴位依次是大椎、肺俞、血海、曲池、膈俞; 16篇单纯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为63. 33%~100%,25篇使用放血联合疗法治疗该病有效率为80. 0%~100%;仅有1篇文献提及放血拔罐时使患者皮肤出现小水疱。结论: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辨证特点以辨病为主,以三棱针辅以拔罐为最常见放血方式,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血海、曲池、膈俞。穴位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方法收集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在7—8月进行温阳益气散寒方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110例COPD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7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8.18%。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药线埋植即穴位埋线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医学的经络学,针灸学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以羊肠线为刺激源,用特制工具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内或敏感点,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疗法,集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药线即指经中药浸泡后的羊肠线。近年来运用药线埋植的脾胃病病人较多,并随机将30例病人分为脾气虚弱、脾阳不足、湿热困脾三型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包括很多方法,涉及内外治,药食疗,具体操作有穴位敷贴,穴位埋线,针刺疗法,艾灸疗法,中药内服及饮食疗法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伏天的穴位贴敷治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1])。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任彦  王文荣 《中医研究》2015,28(1):74-76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内治的辨证分型治疗、分病期、分病位施治,中医外治的灌肠及栓剂疗法、针刺及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治疗,以及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论水针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用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疗法,统称为水针疗法,但一般书籍文献记载均认为水针即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即水针,两者没有区别。笔者认为这种概念比较模糊。根据临床应用的体会,水针疗法是一广义名称,对不同疾病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按其所选用药物种类、剂量的多少,取穴的不同等,又可分为“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简称穴位注射)、“狭义的水针”(简称水针)和“穴位封闭”3类。1.穴位注射该疗法大约产生于50年代,适用于内外科各种杂病或顽固难愈之症,所选用的药物和穴位一般针对病症而有特异性,如顽固性咳嗽可用链霉素穴位注射肺俞、天突[1];菌痢…  相似文献   

20.
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因其疗效确切已被广泛应用于咳喘病的临床治疗,现就近5年来穴位敷贴治疗哮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