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配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治疗)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评分(Range of Motion,ROM)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结论: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配合超短波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及疼痛程度,与单一超短波治疗相比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引导下平衡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董氏奇穴和平衡针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定法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JOA)进行指标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及JOA各项评分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胡静  黄民君  周愚 《新中医》2016,48(1):85-88
目的:观察采取董氏奇穴之动气法针刺天皇副穴为主治疗漏肩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董氏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董氏针刺组主穴取健侧(患肩对侧)之天皇副穴为主穴的董氏奇穴针刺方案;常规针刺组按照《针灸治疗学》关于肩周炎的针刺方案;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有效率董氏针刺组100%,常规针刺组96.4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有良好临床疗效,动气法针刺健侧天皇副穴为主的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方案具有明确的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改善肩关节综合功能的疗效,且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和随访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在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火针治疗,显著提高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膏药外敷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47例肩周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给予董氏奇穴动气针法结合膏药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疼痛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为3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4.29%,对照组为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结合膏药外敷治疗肩周炎急性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结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循经远取动法组、冲击波组和循经远取动法结合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患者。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中文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肩关节活动度(ROM)及有效率的评估。结果:3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循经远取动法组与冲击波组治疗后的SF-MPQ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的SF-MPQ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的ROM评定治愈率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冲击波组对肩关节活动度的疗效优于循经远取动法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循经远取动法组总有效率达75%,冲击波组总有效率达70%,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结合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肩周炎效果明显优于循经远取动法或冲击波治疗,且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周贞国  姜敏霞 《新中医》2021,53(11):141-14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8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2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22%,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2组UCL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SF-MPQ中疼痛分级指数(PRI)、现实疼痛状况(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前屈及内收活动度均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和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度,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42/46),对照组为76.1%(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少,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人,对照组36人,治疗组采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剌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根据肩关节疼痛程度(NR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后NRS疼痛等级、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例、12例、17例、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应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值得在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董氏奇穴(主穴取肾关、四花中、肩中等)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以针刺配合火罐治疗。两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肩关节症状消失和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外旋的角度、肩关节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肩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外旋的角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症状消失和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并减轻肩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浮针疗法,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RO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1),观察组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和77.5%(P0.01,P0.05)。结论:浮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恢复其肩关节活动范围,从而为该类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根据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的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同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泉穴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屯止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且极泉穴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合谷刺肾关穴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合谷刺肾关穴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后进行McGill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 (CM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cGill疼痛评分、CMS评分与治疗前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对于McGill疼痛评分差值、Constant-Murley (CMS)评分差值及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但合谷刺肾关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高于普通针刺法,且用针极少,可缩短病程,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刺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将15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针刺患肩对侧条口穴并运动患侧肩关节30 min,每周针刺3次,共4周。对照组按照常规取穴,针刺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及阿是穴,每周针刺3次,共4周。使用VAS、CMS评分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1 d、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M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刺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联合电针治疗。3组均为隔2 d治疗1次,连续治疗1O次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V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电针组与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ROM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电针组与冲击波组治疗后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组的ROM评分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体外冲击波或电针比较,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缓解更加明显,且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反后绝)配合壮医竹药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反后绝)配合壮医竹药罐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35例,好转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灵骨、大白、反后绝)配合壮医竹药罐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传统常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风寒湿证肩周炎患者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CMS评分,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在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Ⅰ、Ⅱ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Ⅰ、Ⅱ期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和常规作业治疗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在给予运动和常规作业治疗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施以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MA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23/3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Ⅰ、Ⅱ期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