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中药热罨包法和传统中药热罨包法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康中心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传统中药热罨包法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改良中药热罨包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ernon颈椎残障指数量表(DN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生理曲度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NDI量表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NDI量表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颈椎生理曲度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中药热罨包法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应用相较于传统中药热罨包法而言,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型中药热罨包配合手指点穴对老年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7年1月~10月老年颈椎病的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我科2016年3月~2016年12月应老年颈椎病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型中药热罨包配合手指点穴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7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颈椎病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使用改良型中药热罨包配合手指点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操作简单、安全、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患者满意度增加,临床实践效果良好,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药热罨包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腰腹部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添加中药热罨包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腰腹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腰腹部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实施中药热罨包治疗,有效缓解腰腹部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采取中药热腌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5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取中药热腌包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的76.00%高(χ~2=9.524,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采取中药热腌包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外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对预防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混合痔PPH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26,仅给予腹部按摩干预)和研究组(n=26,给予中药热罨包外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尿时间、尿胀感消失时间、首次排尿量、膀胱残余尿量以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尿胀感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无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轻、重度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混合痔PPH术后患者采取中药热罨包外敷神阙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可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缓解膀胱尿胀疼痛感,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联合中频电子脉冲电治疗跟腱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50例跟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罨包联合电子脉冲电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口服及硫酸镁湿敷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罨包联合低频电子脉冲电治疗跟腱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热罨包结合电针和TDP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予自制中药热罨包结合电针和TDP治疗,对照组予电针和TDP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44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33例,好转17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热罨包结合电针和TDP综合治疗LDH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LDH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维生素B_1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罨包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70例用作为对象实施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n=35)应用维生素B_1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罨包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71.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排尿通畅例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B_1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罨包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并实施相应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n=49)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9)进行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热罨包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药热罨包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对照组则给予针刺、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愈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罨包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见效快、安全、费用低、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郭氏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热罨包结合中医护理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热罨包结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相较之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更低,JOA评分和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中药热罨包结合中医护理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热罨包治疗氮质血症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基础治疗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15天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50.00%,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治疗上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氮质血症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且操作方便、无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取电针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西药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疼痛症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消癥散结散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盆腔炎性包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呋辛钠、奥硝唑,口服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消癥散结散中药热罨包外敷下腹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明显,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自拟消癥散结散中药热罨包外敷辅助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不仅疗效明显提高,而且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保守治疗的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及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视觉度量疼痛评分(VAS)和Vernon颈椎残障指数(NDI)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好转率分别为88.33%和71.6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椎病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加用中药热奄包能够更加减轻疼痛,改善颈肩部及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疏风活血化瘀方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研究组用中药热奄包联合疏风活血化瘀方治疗。结果:研究组皮疹、呕吐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疏风活血化瘀方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罨包治疗。两组均以3~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4.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针灸治疗,研究组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治愈患者11例,显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治愈患者7例,显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5例,总有效率为75.0%(15/20),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取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加味六味洗剂蒸发罨包对下肢溃疡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六味洗剂蒸发罨包溃疡面,5次/d;对照组20例采用0.1%的利凡诺溶液蒸发罨包溃疡面,5次/d。2组均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溃疡面10 min/次,1次/d,连续15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5%,总有效率82%;对照组痊愈率25%,总有效率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六味洗剂蒸发罨包治疗下肢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