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6例LEp并复习了部分文献,共得LEp66例.作者在着重研究了LEp与DLE,SLE相互转化关系后发现有以下3种变化方式:(1)LEp不变(8/66);(2)LEp与DLE,SLE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6/66)(3)LEp,DLE,SLE可两型或三型同时发生(12/66),作者认为(1)SLE,DLE,LEp都是LE的不同表现型;(2)DLE和SLE是LE病潜的两极型,LEp是病谱的中间过渡型;(3)三型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如先发生LEp,它既可向DLE也可向SLE两极转化.因此要积极治疗,密切观察.最后作者对LE病谱提出新的设想图解.  相似文献   

2.
狼疮带试验(LBT)在皮肤红斑狼疮(LE)诊断中的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进行此项研究,以期确定LBT在LE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值。 盘状红斑狼疮(DLE)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2例。DLE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检查,SLE诊断至少应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诊断标准中的4条。选择临床表现类似DLE和SLE,但组织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和随访可除外DLE和SLE的病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研究了63例LE患者(SCLE28例.DLE34例,ACLE1例)的77个活检标本,对LE亚群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比较,并作了统计学分析.LE亚群的临床及组织学诊断标准参考以往研究者的标准.DLE的活动期损害为粘着性鳞屑性红色斑块,有毛囊角栓,硬化或瘢痕形成.组织学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27例银屑病与红斑性狼疮并存的患者进行了分析.27例中10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3例为盘状红斑狼疮(DLE),4例为药物所致红斑性狼疮(LE)或SLE样综合征.分析结果如下,27例中女性占17例(63%),男性10例(37%).银屑病和LE同时伴发者6例(1例SLE,5例DLE).有4例银屑病发病至少比SLE早5年(平均10.25年),在DLE中有3例在10年以上;平均22年.在  相似文献   

5.
报告250例DLE,男80例,女170例.多在中青年发病,但儿童仍占7.4%,除典型盘状红斑外.尚有多种形态的皮损.部分病例虽有系统性损害及血液学、免疫学的异常,但发生率低而程度轻.用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治疗有效率为83多.在比较了本组病例与SLE的异同点之后.讨论了DLE与SLE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写了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确定是否能够单独依靠病理与盘状红斑狼疮(DLE)相区别。根据临床确诊的SCLE或DLE的33份活检标本,不知其临床诊断,单靠组织学能够区别其中的82%。SCLE与DLE之间的组织病理学的不同,进一步支持SCLE与DLE是有区别的,因而应认为SCLE足LE的一种独特的亚型。证明多数取自DLE或SCLE的标本皮肤有差别,将其分为DLE或SCLE。有4个标本变化轻微不能诊断。作者认为存在角化过度,基底膜增厚。毛囊广泛破坏,白细胞浸润致密以及真皮深部受累者,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63年12月~1964年8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铋剂中毒引起盘状红斑狼疮(DLE)演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随访观察30年未见复发,国内未见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已婚,机关干部。诊断为铋剂中毒引起DLE演变为SLE于1963年12月入院。患者于1963年前脸部发生鳞屑性红斑,根据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为DLE,用次水杨酸铋剂(2ml肌注,5天1次)、菸酸、氯化奎宁、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E、沙罗尔软膏等治疗,皮损逐渐好转,注射至10针后,皮损呈淡白色,边缘有色素沉着,表面无鳞屑。连续注射至11针后,随注射针数增加,皮损逐…  相似文献   

8.
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深在性红斑狼疮(LP)在儿童中罕见.作者报告2例:例1.9岁女孩,病史6年.3岁半开始在上唇和右面颊部发生非触痛性红斑性小结节,以后出现4个2~6mm大小的散在结节,并于结节部位出现红色斑块,部分凹陷,双耳壳红斑具细薄鳞屑和萎缩,随后其背、臀及前额部陆续出现凹陷或皮下组织萎缩,发病初期面部病损活检组织学所见符合DLE.血象、血沉及肝功能等生化检查均正常,LE细胞及ANA阴性,面部皮损活检标本作DIF检查见沿真皮表皮交界处,有线状、颗粒状IgG和IgM沉积,非皮损处皮肤DIF检查阴性.自5岁半起用羟氯喹治疗,100mg/d,用药5周皮损变平,红斑减轻,6个  相似文献   

9.
作者注意到红斑狼疮(LE)病人中斑秃(AA)的发病率,对39例临床确诊为DLE 或轻症 SLE 的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39例中女28例,男11例。有4例患者发生过与 AA 无法区别的脱发。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33岁。DLE 与 SLE 各2例。2例头部有非瘢痕性圆形脱发;1例瘢痕性脱发与非瘢痕性脱毛并存;1例为少见的蛇行状脱毛。取非瘢痕性脱发组织活检,病理变化与AA 的变化相一致。免疫荧光检查,在真、  相似文献   

10.
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扁平苔藓(LP)是两种独立的疾病,都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表现。作者报道了6例兼有DLE和LP特点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见下面三种皮损:LE样损害,苔藓样丘疹及疣状损害。所有患者都具有DLE样损害,为界限清楚、青紫色的、部分萎缩的硬斑,常有毛囊性角化过度和脱屑,偶尔有毛细血管扩张小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1例48岁男性患者,1978年在暴光部位发现皮疹.活检符合盘状红斑狼疮(DLE).免疫荧光显示在真皮与表皮交界处有颗粒性IgG及C_3呈线形沉积,符合DLE.1980年仍有LE皮疹,但此时在躯干上部、前臂和小腿伸侧出现水疱大疱损害.直接免疫荧光示:沿真皮表皮交界区域有很强的IgA颗粒沉积及稀疏的IgG和IgM沉积.患者HLAB_3和DR_3抗原阳性.这些发现符合疱疹样  相似文献   

12.
报告2例DLE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作者认为可能系羟氯喹治疗所致。 例1,男,52岁。因曝光部鳞屑性红斑伴瘢痕性脱发于1979年初诊,皮肤活检符合DLE,开始内服羟氯喹和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1994年再诊时诉近11年来,尤其是夏季皮肤持续起水疱并形成瘢痕,但一出现水疱即服用羟氯喹。患者嗜酒。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  相似文献   

13.
硫酸羟氯喹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硫酸羟氯喹HCQ治疗盘状红斑狼疮DLE的疗效并分析其副作用。结果:49例DLE病人的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75.5%。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报告6例具有皮肤损害的不同类型的LE病人,其中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21~48岁.5例为SLE,均有疲劳、发热、关节痛,部分伴有光敏或秃发、粘膜溃疡形成、雷诺症等,另1例为DLE.实验室检查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一例托儿所保育员由于经常与患有孢子丝菌病皮损的息儿接触而发生相似皮损,两者的皮损真菌培养均为申克氏孢子丝菌.为证明这种孢子丝菌有直接传播的可能性,我们以有孢子丝菌病灶的小白鼠尾部与其它健康小白鼠尾部接触,后者无论皮肤有无外伤,均产生孢子丝菌性病灶.故我们认为该患者的发病是由于与患儿直接接触所致.  相似文献   

16.
粘膜疾病     
960224 免疫荧光技术在口腔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刘宏伟…//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3).-201~203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免疫病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G荧光抗体基底膜区阳性率两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IgG在DLE中沉积率显著高于OLP;纤维蛋白原在两病基底膜区沉积的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OLP显著高于DLE。IgG和纤维蛋白原在两病胶样小体中的沉积率均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7.
在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扁平苔藓及盘状红斑狼疮(DLE)等皮肤病的真皮和表皮中富含T淋巴细胞,但B淋巴细胞和无效细胞很少,因此,淋巴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一种中间型.  相似文献   

19.
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的、累及皮肤与黏膜的结缔组织疾病,是最常见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可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属于皮肤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本文将从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方面对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一种中间型,主要特点是复发性、表浅性、非疤痕性的皮肤型红斑狼疮.现将我们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