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PBPV)即刻疗效、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PBPV 6例青少年肺动脉瓣狭窄进行分析。结果  6例治疗均获得成功 ,右室收缩压由术前 9 82kPa± 1 57kPa降为术后4 84kPa± 0 83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 2 58kPa± 0 85kPa升为术后 3 98kPa± 1 0 6kPa。右室肺动脉跨瓣压差由术前 6 82kPa± 1 53kPa降为术后 1 0 9kPa± 0 84kPa。并且术后体检杂音均明显减弱 ,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PBPV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可作为先天性圆顶样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良的 Inoue 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70例,成功67例(96%)。术后左房压由4.08±1.22降至2.09±0.61kPa,平均肺动脉压由4.61±1.89降至2.7B±1.30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96±1.14降至0.88±0.48kPa(P<0.01)心排血量由7.3±1.8提高至7.8±2.1L/min(P>0.05);二尖瓣口面积由1.09±0.34增大至1.89±0.69cm~2(P<0.01)。心尖部第一音,肺动脉第二音显著减弱,开瓣音消失,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显著减轻或消失。认为应严格选择病例,谨慎操作,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施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方法改进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其疗效。方法重度PS患者,因右心导管不能通过瓣口或当通过时出现缺氧性昏厥、抽搐及呼吸骤停,故采用Inoue球囊导管、参考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时球囊导管通过房间隔的方法,并加以改良通过肺动脉瓣口行PBPV。结果17例均获得有效扩张,PBPV后右心室压(RVP)由(133±29)mm Hg(1mm Hg=0.133kPa)下降至(45±1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VG)从(89±28)mm Hg下降至(21±1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瓣口面积(PVA)则由(0.62±0.31)cm2增大至(1.98±0.38)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压没有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平均随访(106±26)个月无再狭窄发生。结论对特别严重的PS患者,采用Inoue球囊导管、参考PBMV时球囊导管通过房间隔的方法,并加以改良通过肺动脉瓣口能够获得满意的有效扩张,操作便捷、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84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疗效与体会。方法通过对接受PBMV治疗的846例MS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PBMV前后心脏杂音、NYHA心功能级别、二尖瓣返流(MR)程度、血动力学资料及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变化。结果846例中的843例完成了PBMV治疗。PBMV后,平均肺动脉压从(58±26)mm Hg(1mm Hg=0.133kPa)下降至(32±14)mm Hg(P<0.001)、平均左心房压由(42±11)mm Hg下降至(13±5)mmHg(P<0.001)、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32±8)mm Hg下降至(9±4)mm Hg(P<0.001);MVA(n=768)由(0.96±0.32)cm2增加至(1.99±0.42)cm2(P<0.001);心排量从(4.3±1.2)L/min增加至(5.5±1.5)L/min(P<0.05),心指数从2.7±1.6增加至3.6±1.9(P<0.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由(47.9±10.2)%上升至(66.2±8.9)%(P<0.01)。PBMV后,826例(98%)症状显著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心杂音消失或减轻、NYHA心功能级别显著改善。重要并发症包括:急性心包填塞9例、Ⅰ~Ⅱ度MR 10例、原有Ⅰ~Ⅱ度MR程度不同地加重者9例、脑血栓栓塞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PBMV治疗MS是安全有效的;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扩张并监测MVG、监听心杂音变化能有效预防严重MR的发生;正确的房间隔穿刺技术是预防心包填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经临床、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前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跨瓣压差,观察PBPV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射流,跨瓣压差,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用球囊扩张成功,跨瓣压差下降63.65%(P〈0.01),1例出现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术中出现窦缓,用阿托品后消失,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我院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结果和经验。方法 采用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 4 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结果 术前肺动脉跨瓣压力阶差 (△ P) 5 1.3± 2 4 .2 mm Hg,球 /瓣比为 1.3 5± 0 .17( 1.12~ 1.75 )。术后即刻效果良好 ,95 .6%的病例△ P<2 5 mm Hg。经 2~ 3 0月随访无再狭窄 ,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为简便、有效、安全、价廉的肺动脉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Inoue方法 ,自 1 993年 5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对 1 4 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治疗 ,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 :1 4 0患者成功地完成了PBMV ,3例失败 ,手术成功率为 97.9%。二尖瓣口面积 (MVA)由 1 .0 3± 0 .55cm2 增至 2 .0 3± 0 .37cm2 (P <0 .0 0 1 ) ,二尖瓣跨瓣压差 (MVG)由 1 8.1± 4 .8mmHg降至 4 .1± 2 .3mmHg(P <0 .0 0 1 ) ,左心房平均压 (MLAP)由 2 3 .1± 1 0 .1mmHg降至 1 0 .8± 9.2mmHg(P <0 .0 0 1 ) ,左心房内径 (LAD)由 4 .67± 1 .1 0cm减小至 4 .1 3± 0 .59cm(P <0 .0 0 1 ) ,左心室内径 (LVD)由 4 .54± 0 .32cm到 4 .58± 0 .2 8cm (P >0 .0 5) ,心功能级(NYHA)由 2 .69± 0 .74级改善至 1 .2 1± 0 .41级 (P <0 .0 0 1 )。结论 :PBMV术后临床疗效良好 ,是可以替代二尖瓣闭式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的球囊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合并左房血栓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患者58例进行PBMV,早期18例术前静滴尿激酶2周,后期40例术前口服华法令4周。结果 57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4%,无1例发生脑及其它部位栓塞。结论 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者经适当的溶栓或抗凝治疗后行PBMV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后左房血栓仍存的风心病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共20例,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22~55岁,平均(36.1±8.3)岁。采用常规方法进行PBMV,观察术中及随访1年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PBMV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评价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AS)球囊瓣膜成形术 (PBAV)的效果。方法 于 1986年 12月 - 1999年 8月应用PBAV术治疗了 2 7例AS病人 ,年龄 2 .5- 12岁 (平均 6 .0 9± 2 .2 6岁 )。PBAV术球 瓣比值 :发育良好型者 (19例 )为 0 .95± 0 .0 8;发育不良型 (8例 )则为 1.0 0± 0 .11。术前后测定左室和升主动脉压力及跨主动脉瓣压力阶差 (ΔP)。出院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随访以监测跨主动脉瓣ΔP。结果 发育良好型者 15例 (占 78.9% )即刻效果良好 ,随访中有 4例 (2 6 .7% )ΔP回复至 50mmHg以上 ;发育不良型 4例 (占 50 % )效果良好 ,其中随访中有 3例回升 (占 75.0 % )。 2 7例PBAV后无一例有轻度以上主动脉瓣返流及其它并发症结论 PBAV术是一种对AS有效、安全的替代外科瓣膜切开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而且发育良好型AS较发育不良型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崔泽敏  吕兴  蔡定邦  文忠 《华夏医学》2004,17(3):322-323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 (PBPV)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7例单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PS)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 PS的轻重 ,3例选择单球囊法 ,4例采用双叶球囊法 ,进行瓣膜扩张术。结果 :7例患儿 PBPV术后 ,即时跨瓣压力阶差 (Δ P)均显著下降 (ΔP<2 0 mm Hg)。结论 :PBPV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对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MS)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近期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比较45例MS合并AF患者(AF组)和138例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PBMV手术前后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①AF组年龄大于窦律组[(40.6±8.4) vs (36.7±5.6)岁, P<0.05];AF组NYHA≥Ⅲ级(77.8% vs 48.6%, P<0.05)和瓣膜超声评分≥8(26.7% vs 8.7%, P<0.05)的人数显著高于窦律组;术前AF组存在更大的左房内径[(50.2±7.1) mm vs (45.4±5.2) mm, P<0.05]、更高的肺动脉收缩压[(90.6±20.3) mmHg vs (40.5±6.5) mmHg, P<0.05]和平均左房压[(33.4±6.7) mmHg vs (14.9±4.4) mmHg, P<0.05].②PBMV成功率AF组(88.9%)与窦律组(91.7%)相似,严重并发症AF组也与窦律组相似(9.4% vs 6.7%);术后二尖瓣口面积≥1.5 cm2者窦律组显著高于AF组(71.7% vs 53.3%, P<0.05);术后两组NYHA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恶化者AF组和窦律组相似(6.7% vs 5.8%),但术后NYHA≤Ⅱ级者窦律组显著高于AF组(81.2% vs 55.6%, P<0.05);③术后即刻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左房压均明显下降,AF组下降幅度更大,但窦律组术后的实际肺动脉压和左房压更低,AF组甚至到术后48 h肺动脉压也未降至正常.结论 PBMV仅能使AF患者获得部分临床和血液动力学改善,PBMV疗效较差的原因可能与AF患者并存多种异常有关,AF本身不影响PBMV成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对4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导管操作技术,可显著降低PBMV并发症发生率,有着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主动脉瓣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使用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手术经验并对中期结果作出评价。方法该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4~28岁,平均21.5岁。术前心功能NYHA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返流重度6例,中度3例,轻度1例,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57.4±11)mm,EF平均(56.5±10.5)%。10例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返流者5例,其他伴有VSD、SBE、主动脉瓣下狭窄等。病理:瓣叶脱垂、瓣叶畸形等。手术方法有瓣叶交界处缝合及瓣叶折叠和悬吊。结果术后无早期死亡,术后心包积液1例。所有出院患者随诊8.0~26.4个月,平均1.5a。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NYHAⅠ级7例,Ⅱ级3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径平均(52.5±8.5)mm、EF平均(58.5±8.5)%,仍存在主动脉瓣轻度返流2例。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的病人使用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并具有许多优点,且中期结果良好,但远期结果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28例,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21~65岁,平均38.6±9.8岁。术前一周再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天,采用改良的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较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对12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包括伴单纯房颤68例,房颤伴左房血栓36例,近期内有脑或其它部位栓塞病史者8例人溶栓结法令口服2周、4周、6周、期间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用量,然后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手术成功率98%,术中及术后11例发生脑或其它部位栓塞,轻度出血合并症为2.8%。结果显示,华法令在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心血栓近期内有栓塞史病人的抗凝治疗中疗效确切,出血合并症少,病人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outcomeofpercutaneousballoonmitralvalvuloplastyin103patientsWengChanghong(翁昌鸿);LiChongxin(李崇信);HouYuqing(侯玉清);GongWe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70例老年前期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疗效。 方法:70 例患者中,男18例,女52 例;36 例为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或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4例伴有轻度二尖瓣叶钙化或瓣下结构的病变,均采用改良lnoue单球囊法行PBMV。 结果:70例中67例成功,失败3 例,其中1例为术中急性心包填塞,2 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压下降,瓣口面积增加,心功能改善。42例患者随访(52.4±24.5)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1 例原因不明猝死,1 例因二尖瓣反流行瓣膜置换术,其余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只要患者条件适宜,技术操作适当,对年龄≥50 岁伴轻度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反流,瓣膜钙化或瓣下结构病变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也可安全有效地施行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后病人 12年随访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再狭窄率、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0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随访资料完整的 3 4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其中男性86例、女性 2 5 8例、年龄 40 .2± 9.6(15 -70 )岁。随访时间 1年 -12年 ,平均 3 .6± 2 .5年。对影响远期疗效的因素 ,用cox风险模型作了分析。结果 术后 1-12年随访表明 ,3 44例一年无事件生存率 10 0 % ,再狭窄 9例 (2 .5 % )、2 86例 3年无事件生存率 97% ,再狭窄 3 9例 (13 .6% )、2 2 1例 5年无事件生存率 91%、再狭窄 60例 (2 7.1% )、81例 8年无事件生存率 80 %、再狭窄 3 2例 (3 9.5 % )、42例 10年无事件生存率 69%、再狭窄 2 0例 (4 7.6% )、16例 12年无事件生存率 63 %、再狭窄 9例 (5 6.3 % )。李氏记分 10分组的无事件生存率优于记分 >10组。结论 多数PBMV病人远期疗效良好 ,李氏记分≤ 10分 ,窦性心律、术前心功能较好、术后瓣口面积较大以及双侧交界裂开的患者PBMV远期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