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OGTT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等一般项目;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聚类分析,归纳证型。结果:151例IGT患者在纳入调查的症状中,出现频数居前10位的依次是:健忘(62.3%)、夜尿频多(55.6%)、自汗(53.0%)、神疲乏力(51.0%)、脘腹胀满(49.7%)、口干咽燥(45.7%)、痰多(42.4%)、口渴喜饮(41.1%)、眼睛干涩(37.7%)、大便干结(35.8%)。聚类分析结果151例IGT患者患者中,气阴两虚型78例(51.7%),脾虚痰湿型52例(34.4%),阳虚血瘀型21例(13.9%)。结论:IGT的发病多与脾虚、气虚、阴虚、血瘀等因素有关;IGT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收集151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相关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研究糖耐量低减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阳虚血瘀型与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的年龄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体重指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甘油三酯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与阳虚血瘀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气阴两虚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型与阳虚血瘀型的尿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临床客观检查指标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证型特征。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采集来自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的病例信息,按类别分析,确定体质证型并分析其特征。结果:251例中气虚痰湿质占41.4%,气郁湿热质占27.9%,气阴两虚质占16.7%,阳虚血瘀质占13.9%。提示IGT患者以气虚痰湿、气郁湿热体质较为常见。IGT伴存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的发生率气阴两虚质为33.3%,阳虚血瘀质为37.1%,均较气虚痰湿质、气郁湿热质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虚痰湿组、气郁湿热组、气阴两虚组和阳虚血瘀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正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空腹血糖、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GT患者以气虚痰湿、气郁湿热这2种体质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质、阳虚血瘀质。但气阴两虚、阳虚血瘀这2种体质可能更易发生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王德惠 《河北中医》2006,28(5):388-390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最早于1979年提出,用以替换“边缘”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的不携带微血管病变风险的高血糖。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视为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临床类型。目前WHO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最新报告认为糖耐量低减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5.
浅谈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的多发病,其持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糖尿病患者1.35亿,其中90%为2型糖尿病,估计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数将达3亿,较目前增长近两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急剧增高,全国人群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近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糟玉琴 《河南中医》2012,32(10):1311-1312
目的:观察糖耐量低减(IGT)患者与痰浊痹阻证的关系.方法: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的糖耐量低减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痹阻证及非痰浊痹阻证两组各40例.测定两组血脂、血糖、胰岛素( 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①痰浊痹阻证组HOMA - IR、FINS、BMI、TC、LDL -C明显高于非痰浊痹阻证组(P<0.01),TG、PBG高于非痰浊痹阻证组(P<0.05).②HOMA - IR与血脂异常相关,HOMA - IR与BMI、TC、TG、LDL -C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HOMA - IR与糖耐量低减呈线形相关.结论:痰浊痹阻证与HOMA - IR关系密切,与肥胖相关,HOMA - IR是痰浊痹阻证糖耐量低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姜燕  余江毅 《吉林中医药》2009,29(2):111-113
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是葡萄糖耐量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葡萄糖耐量低减具有向糖尿病转化的高度危险性,合并大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己受到广泛重视.中医认为,IGT的发病机制为脾气虚弱、肝气郁结、肾阴不足,从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化瘀祛痰等法入手对IGT进行干预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其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丹蛭降糖胶囊干预葡萄糖耐量低减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2例IGT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另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常规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对照中医证候记分法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且在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及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和总有妁塞等方而明品优干对照绸.结论 中药丹蜂隆糖膝囊对TGT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宝华 《北京中医》2004,23(5):299-301
随着对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的深入研究 ,糖耐量低减 (impairedglucosetoleration ,IGT)也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IGT又称糖尿病前期 ,是介于正常糖耐量与DM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1999年WHO制订的IGT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 6 .1mmol/L ,且 <7.0mmol/L ;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h血糖≥ 7.8mmol/L ,且 <11.1mmol/L。大量证据表明 ,IGT患者发展成为DM及合并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正常糖耐量者显著增加 ,而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能改善IGT的转归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 ,中医药对IGT的干预治疗取…  相似文献   

10.
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发病前都要经过这个特殊的阶段。对IGT进行有效的干预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从而将明显降低人群的死亡率。中医历来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穴位敷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并评价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老年葡萄糖耐量低减 (IGT)的疗效 ,将 6 4例老年IGT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各 32例。对照组进行控制饮食干预治疗 ;观察组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选用胰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外敷治疗贴。二个疗程后分别检测餐后血糖。结果 :干预后 ,两组餐后血糖均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 ;观察组干预后餐后血糖比对照组低 ,P <0 0 5。提示老年IGT患者在控制饮食干预治疗同时 ,可配合应用穴位敷贴治疗贴 ,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降糖乐对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4例已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治疗组口服降糖乐,对照组不予药物,连续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TC,TG)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PG、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TC,TG)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55%,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降糖乐对糖耐量减低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耐量受损的蔓延与中医药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耐量受损(IGT)是糖尿病重要的前期阶段,近年来患病率急剧上升。本文探讨IGT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针对IGT“痰、湿、郁、热、瘀”的发病特点,采用化痰清热、健脾疏肝、活血通络之“加味小陷胸汤”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血糖,起到较好治疗IGT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脂平对糖耐量减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脂平对实验性糖耐量减低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STZ(25mg/kg)腹腔注射联合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糖耐量减低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脂平组、联合(糖脂平+阿卡波糖)组、阿卡波糖组;治疗4周后测2hPG,治疗8周后,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胰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大鼠血糖开始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阿卡波糖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治疗8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阿卡波糖组、糖脂平组大鼠血糖、游离脂肪酸均明显降低,IAI明显升高;胰岛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组胰岛数量及胰岛内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胰岛素阳性表达显著增强。结论中药复方糖脂平能够有效降低糖耐量减低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机理可能为改善代谢,降低糖毒性、脂毒性,减少胰岛细胞凋亡,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耳穴贴压加中药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评价耳穴贴压加中药治疗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将8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耳穴(胰胆、屏间、阿是穴等)贴压王不留行籽,配合服用中药十味玉泉胶囊:对照组43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脂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加中药对糖调节受损的干预治疗,降糖效果显著,为中医药在参与社区糖尿病的防治中探索一条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东军  李宏良  蒋文秀 《中医杂志》2011,(20):1748-1751
目的评价肝复康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的疗效。方法将82例符合NASH合并IGT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肝复康组和对照组各41例,肝复康组用肝复康汤治疗,对照组用益肝灵片、二甲双胍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肝脏超声积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肝复康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和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CRP、FBG、2hPG、FINS、IRI、肝功能、血脂和超声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除BMI、FINS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肝复康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肝复康汤对NASH合并IGT患者疗效确切,能减轻体重、降低CRP、FBG、2hPG、FINS、IRI、血脂,减轻脂肪肝、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对糖耐量低减(IGT)伴高脂血症的干预作用。方法:90例新诊断的IGT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进行同样的健康教育和每3个月1次的饮食指导,治疗组另给予自制的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冻干粉胶囊0.6g/d,分3次餐时口服。两组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糖耐量试验(OGTT),治疗前后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脂、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观察期为1年。结果:对照组有4例转变为糖尿病(9.5%),而治疗组仅1例(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干预治疗后血糖、血脂、BMI等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对应指标无明显变化或变差,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脂质体能明显改善IGT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各体质类型的比例,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哪一种体质类型的人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从而为糖耐量异常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方法:调查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符合糖耐量异常诊断者,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得分;应用判别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取得分最高的体质类型,分析糖耐量异常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结果:149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分别占26.17%、16.78%和14.09%。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居多。而阳虚、气虚、阴虚代表了9种体质的的所有虚性体质,故虚性体质的人群更易出现糖耐量异常,提示糖耐量异常预防和治疗要以调补、改善虚性体质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老年糖耐量低减(IGT)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老年糖耐量正常者(NGT)及64例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IGT),测定并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将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进行12个月治疗:对照组,仅改变生活模式;吡格列酮组,改变生活模式基础上服吡格列酮(每天30 mg),观察治疗前后CCAIMT的变化。结果 CCAIMT在IGT患者明显高于NGT个体;IGT患者治疗前CCAIMT在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无明显差异,治疗12个月后CCAIMT在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吡格列酮组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CCAIMT变化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值、甘油三酯(TG)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 应用吡格列酮可延缓老年IGT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20.
骆天炯  张钟爱  高曌  章金春  王红柳 《中医杂志》2012,53(19):1655-1657
目的 观察加减四妙散对湿热困脾型超重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炎症因子的作用. 方法 超重IGT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同时给予加减四妙散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共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白介素-6(IL-6)、脂联素(ADP)、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积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BMI、FINS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DP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症状,降低FBG、FINS、IL-6水平和升高ADP、IAI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加减四妙散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超重IGT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