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倡导"独重脾胃"的辨证体系,形成了脾胃学派,对后世影响巨大。李东垣在临证组方中尤重视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文章旨在探析"脾胃"之特性与风药的功效特点,对李东垣的"风药健脾"之理论机理及其临证运用经验予以分析、总结,体悟其中方药运用之理,以期为后世临床运用"风药健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脾胃学说与“冲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展 《中医杂志》2011,52(16):1351-1353
"冲和"思想是脾胃学说的核心思想,这是由脾胃的生理功能、特性及其运动方式所决定的,并在脾升胃降、脾胃为升降之枢纽及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等理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冲和"是脾胃生理活动正常的基础,而病理上的机制为升降失常,或纳运失司,或燥湿不济等而失其"冲和"之性。所以调理脾胃也要以复其"冲和"之性为目的。掌握脾胃学说的"冲和"思想,对充分了解与应用脾胃学说,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被称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临床上调理脾胃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措施.关于脾胃学说,有耳熟能详的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等数种学说.但若追本溯源仍当首推仲景对脾胃的认识,如<古今医统>中说:"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张仲景著作中的脾胃学说,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有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本文拟从发病学、治疗学、疾病传变学以及护理学等方面对仲景学说中的脾胃理论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仲景脾胃学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脾胃学说是中医藏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有关脾胃的不同借代称谓,如以脾胃所居部位而派生的"中焦"、由脾胃功能所引申的"后天之本"、由脾胃所合经络而言之"足太阴阳明"以及据运气学说而产生的"戊(土)己(土)"等,这些称谓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内核,丰富了脾胃学说的研究内容。故对脾胃借代称谓的考释既有助于构建系统的中医学脾胃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新时期脾藏象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中医脾胃相关理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为之卫"发挥作用的相关环节进行了探讨,就"脾为之卫"理论中病邪的关健感知部位、人体防御外邪作用的主要体现时段、驱邪外出的主要渠道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认识并做简要论述,以期充分探讨"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开阔"脾为之卫"临床运用思维,使其作为对疾病预防具体治则和方法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对高脂血症"病在血液,根在脾胃"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研 《中医杂志》2004,45(2):155
导师隗继武教授以重点研究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多年来对脾胃学说深研细琢,学以致用,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随师学习中深得老师教诲,受益匪浅,且导师在遇到其他系统疾病时亦能巧妙运用脾胃学说的观点进行辨证治疗,他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治疗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本病是"病在血液,根在脾胃",乃脾胃失健,不能分清泌浊,膏脂、痰浊瘀滞血中为患,所谓"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医门法律>),脾胃为生痰之源,故其根在脾胃.  相似文献   

7.
吴四智  陈佳  陈孝银 《新中医》2016,48(10):6-7
"脾为后天之本"源于《医宗必读》,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作者尝试从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易水学派之脾胃说等学说并结合现代相关研究成果探讨"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肾为胃之关"理论渊源及后世对其内涵的发挥;研究胃病难治或久治不愈者,每于治脾胃的同时兼以补肾,常获良效的理论依据;结合临床应用,验证了"肾为胃之关"理论的合理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从而创立了脾胃学说,后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调治脾胃病皆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失健运之证,而不适合胃阴虚之候.叶氏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实际,创立了养胃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丰富了脏腑学说[1].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16-717
南宋著名医家杨士瀛,被誉为福建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其精于内外妇儿诸科,在脾胃学说方面更颇有建树。"脾恶湿"是中医脾胃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杨氏对之极为重视,且在其著作中多有记述,阐释了关于脾、湿和其相互作用影响等诸多深刻认识,为该理论内涵及应用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被称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临床上调理脾胃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措施。关于脾胃学说,有耳熟能详的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等数种学说。但若追本溯源仍当首推仲景对脾胃的认识,如《古今医统》中说:“汉张伸景著《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者”。张仲景著作中的脾胃学说,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有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本文拟从发病学、治疗学、疾病传变学以及护理学等方面对仲景学说中的脾胃理论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仲景脾胃学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脾胃论》曰:"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脾胃主管人体食物和水液的正常代谢,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脾胃学说应用不仅体现在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其在中医各科临床中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近年来脾胃学说在中医各科的应用简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东垣脾胃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垣身处金元时代,在医学史中"新学肇兴"之时,他以脾胃立论,阐发脾胃内伤病机,独创新义,创建脾胃学说,对促进以温补为特点的易水学派的形成,推动对脾胃学说更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均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然其中所属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发挥,见解有殊,立论各异,既遥承脾胃学说之绪,又对补脾补肾各有阐发.其师承影响关系大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脾胃病学说独具特色,其以《素问》阴阳离合论为理论基础,以仲景阳明病学说为临床核心,形成了系统的"胃阳学说",发展了中医的脏象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脾胃病理论。本文从胃阳之生理、病理及治疗大法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叶氏的"胃阳学说"。  相似文献   

15.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理论之一,长期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但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尚缺乏现代医学阐释。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参与了人体免疫、代谢、消化及吸收等,与各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从肠道菌群与中医脾胃联系、"气血生化之源"、调节机体内在平衡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方面,阐述"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脾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皆有论述。直到南宋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深研经典著作,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脾胃论》一书,为脾胃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就“脾为生痰之源”,结合临床实践论述如下。1 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脾胃属土。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其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淸,胃主降浊。通过受纳、熟腐、转输、运化、升淸、降浊,以生化气血津液,上输心肺,借助宗气的作用,以布散营养周身,上至头目,旁及四肢,内至脏腑,外而肌肤,无处不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营养。脾还具有统血、主肌肉四肢等重要功能,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7.
在继承脾胃学说和通降论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及环境变化的需要,结合多年辨病与辨证的临床实践,逐渐构建了"调中复衡"理论,即倡导以"调中"为基础,以"平衡"为目标,将脾胃学说和通降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不仅强调时刻注重顾护中土,同时应协调机体之阴阳、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等方面,使人体机能恢复动态平衡.以调中复衡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的理论在今天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当前,进一步探讨脾胃学说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临床各科的运用,无疑是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脾胃理论的基础古代医家喻脾胃为土,而土为万物生长发育之本,脾胃不仅仅是指脾胃解剖学的概念,而主要的是以比类取象的方法籍以说明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内经》认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  相似文献   

19.
樊一桦  崔媛 《河南中医》2016,(10):1704-1706
《脾胃论》对脾胃的生理特点和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详细而深刻的表述,所创立的治法方药有着奇特作用。《脾胃论》中创立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枢纽、内伤疾病治法方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脾胃论学说,对于后世医家对脾胃疾病的认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治法方法有被用于脏腑的各种疾病。因此,后世多有"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脾胃学说中免疫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历代医家的脾胃理论,结合现代研究阐述中医脾胃学说中蕴涵的丰富的现代免疫学思想。认为,中医之“脾”内涵深刻而外延广泛,与现代免疫系统概念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