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对小鼠进行造模,以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的大体和病理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为观察指标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造模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病理组织学评分和MPO活性均有一定疗效;有效部位组方疗效略优,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白术黄芪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术黄芪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均有一定疗效,以有效部位组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黏膜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和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7%醋酸2 mL灌肠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高、中和低剂量云母治疗组和SASP治疗组,灌肠给药1周。剖腹暴露全结肠,肉眼观察肠黏膜的病变并按损伤程度积分,切片HE染色镜下评价黏膜损伤指数。取病变肠组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溃疡性结肠模型大鼠近端结肠有多发或者>1 cm的溃疡,周围黏膜重度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云母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仅有黏膜轻度糜烂、充血和水肿;SASP组大鼠黏膜面有小溃疡(<1 cm)存在,周围黏膜明显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组云母治疗后大鼠肠黏膜大体病变积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发生溃疡和坏死,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腺体囊状扩张。云母治疗组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黏膜下方肉芽组织形成,黏膜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SASP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黏膜表面缺损坏死,中性粒细胞达黏膜下层。各剂量云母和SASP组病理损害级别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M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01)。各云母治疗组和SASP组MPO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云母可以减轻大鼠溃疡结肠炎肠黏膜损害和炎症指数,降低结肠组织MPO活性,具有肠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五味子甲素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五味子甲素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00 mg/kg柳氮磺吡啶(SASP),连续给药14 d。观察五味子甲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临床症状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用试剂盒检测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的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取结肠后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五味子甲素可改善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临床症状,延长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转运时间,可显著降低MPO、TNOS活性,升高SOD活性,并降低MDA、NO、IL-6及TNF-α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给予五味子甲素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病变严重程度减轻,动物结肠组织损伤范围明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五味子甲素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NO、IL-6及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灌肠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SASP(300 mg/kg)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观察黄芪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IL-1β、TNF-α水平以及血清中D-乳酸(D-LA)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黄芪多糖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DAI及结肠组织中MPO、IL-1β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并能降低血清D-LA及DAO水平(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减少结肠组织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荆对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高荆量组(高剂组)、肠露低剂量组(低剂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用兔结肠黏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给药治疗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然后处死小鼠,取全段结肠,称结肠湿重,测肠重指数,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肠露高、低剂量组,SASP组疾痛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体重改善,结肠炎症反应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覆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充血伴出血,水肿明显;SASP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形成,但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肠壁轻度充血,轻度水肿;肠露高剂组小鼠结肠黏膜无糜烂及溃疡形成,部分炎细胞浸润,肠壁轻度充血、无水肿。结论 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及其效应靶点。方法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低剂量组、清热活血方中剂量组及清热活血方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自由饮用3%DSS 2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自第3周起,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清热活血方3.3g/kg、6.6 g/kg、13.2 g/kg灌胃,均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应用HE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核内转位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溃疡形成;而各给药组结肠黏膜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及成纤维母细胞表达增加,黏膜固有层可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β-catenin、Cdx1、Cdx2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存在膜表达缺失、核内异常转位现象,而各给药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表达以细胞膜为主,核内表达减少,部分可见核内异常转位。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β-catenin降解,下调Cdx1、Cdx2表达,调控肠上皮细胞增殖,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朱磊  沈洪  刘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371-2373,I0001
目的:探寻清肠化湿方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模型结肠组织黏膜修复及COX-2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MBS法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低剂量组,清肠化湿方中剂量组,清肠化湿方高剂量组,造模前预防性给药3天,造模后给药3天,分别观察给药结束后小鼠结肠组织黏膜修复及COX-2表达情况。结果:清肠化湿方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黏膜糜烂、溃疡等都有所减轻,且各组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COX-2表达显著增强,清肠化湿方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COX-2表达,清肠化湿方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肠化湿方能修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COX-2的表达,可能是其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114-117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及给药途径的肠腑康胶囊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Uolitis,UC)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番泻叶浸剂加直肠注入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给药或者灌胃给药加直肠给药,观察其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陆续出现脾虚症状并有大鼠死亡;模型组结肠重量及体重结肠比显著升高,大鼠溃疡数增加,大鼠粪便异常的动物数显著增加,肠黏膜可见溃疡,可见"陷窝脓肿"、"陷窝溃疡"形成,炎症程度较重,可见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大量炎细胞浸润。给药组给药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各给药组体重在给药10天及15天后,较造模组增长明显加快,肠腑康胶囊口服+直肠组结肠重量及体重结肠比显著降低;肠腑康胶囊分别提取组体重结肠比显著降低;肠腑康胶囊灌胃+直肠给药组和分别提取灌胃组肠内溃疡个数明显减少;肠腑康胶囊灌胃+直肠给药组和肠腑康胶囊分别提取灌胃组大鼠粪便异常的动物数显著减少。病理组织学检查:口服+直肠组、分别提取组、混合提取组、补脾益肠丸组可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评分,提示本品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肠腑康胶囊给药途径口服+直肠组的作用优于其他两个给药途径和提取方法。结论:肠腑康胶囊(4.8g/kg)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和提取方法的肠腑康胶囊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不同,其中口服+直肠明显优于其他2个给药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及热板法致疼痛模型,观察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UC模型,给药3周后,进行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损伤评分,测定结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耳肿胀度,并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各观察组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安肠愈疡汤合加味生肌散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能促进实验性UC大鼠结肠粘膜炎症修复和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热瘀散高剂量组及热瘀散低剂量组。采用复合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复制胃肠湿热型模型,再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天,第16天处死,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并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能显著改善结肠黏膜的大体评分;热瘀散高、低剂量及SASP组均可降低大鼠肠组织MPO活性。结论:热瘀散具有降低MPO活性,抑制炎症效应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病变结肠溃疡的修复,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翻白草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对促炎因子IL-17、TNF-α、IFN-γ、MIP-1α以及趋化因子(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阳性药)、翻白草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6组,连续给药14 d后取结肠组织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评价,通过蛋白芯片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TNF-α、IFN-γ、MIP-1α以及趋化因子(RANTES)含量。结果:翻白草各剂量组DAI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其中翻白草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大鼠结肠组织炎细胞浸润的程度,经翻白草干预后大鼠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7、TNF-α、IFN-γ、MIP-1α及RANTES表达减少。结论:翻白草醇提物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抑制趋化因子募集粒细胞浸润,有效改善TNB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芸  董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727-2730
目的:考察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马齿苋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 kg-1)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0.5g·kg-1)从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肠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评分,测定结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马齿苋中、高剂量组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论: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粘膜损伤,减少MPO含量,减轻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没食子有效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没食子有效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合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灌胃给药20 d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CMDI);检测体重、肠重指数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变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没食子有效部位高剂量组溃疡均完全愈合,与模型组比较,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SOD显著增高(P0.01),MPO显著降低(P0.01)。结论没食子有效部位对大鼠U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四神丸灌肠给药治疗实验性结肠炎疗效的同时,探讨其对结肠炎结肠黏膜Fas/FasL,Bax/Bcl-2 mRNA的调控作用.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 kg-1)及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30 mg·kg-1)组,灌肠给药10d后,通过体重、结肠湿重、结肠质量指数、病理损伤评分及形态学分析评价其疗效,同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T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Fas/FasL水平和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结肠湿重及结肠指数(P<0.05),且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病理损伤评分(P<0.05),同时典型治疗组病理切片分析可见上皮修复,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溃疡浅而小,少量淋巴滤泡增生和炎细胞浸润,而且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Fas在结肠黏膜表达(P<0.05),升高Bcl-2/Bax(P <0.05).结论:四神丸灌肠给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结肠组织Fas/FasL,Bax/Bcl-2 mRNA表达,延缓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或促进炎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角度,探讨中药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期的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8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肠栓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每组各12只。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UC急性期模型。造模后第3日开始给药,连续给药7d后处死。记录病变结肠组织损伤指数;组织病理学观察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含量。结果动物模型病理观察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清肠栓组及SASP组可见组织修复征象;血清中MPO含量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NE含量正常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上清中MPO及NE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清肠栓组和SASP组较模型组降低。结论清肠栓对大鼠TNBS诱导的急性UC模型有治疗作用,能够减轻UC急性期结肠黏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状态,促进组织修复,并通过调节MPO、NE的蛋白表达,减少这两种物质对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石榴提取物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p F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4组均先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第2天起,3组治疗组分别灌胃石榴提取物0.1 mL/(次·d)、柳氮磺胺吡啶0.1 mL/(次·d)、联合药物治疗(0.1 mL石榴提取物加0.1 mL柳氮磺胺吡啶),连续14 d后处死小鼠,采样待检。观察结肠形态及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HE染色考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通路蛋白NF-κB p65、TLR2、TLR4表达;ELIs 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含量;RT-p CR检测结肠黏膜TLR2、TLR4m RNA表达。结果不同给药组均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指数及组织病理损伤,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联合用药组的结肠通路蛋白表达及血清炎性因子含量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 <0.05),且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组。联合用药组可明显降低结肠黏膜TLR2、TLR4 mRNA表达(p <0.05)。结论石榴提取物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可有效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明显改善炎性指标,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且较单一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4. 5 g/kg组、半夏泻心汤9. 0 g/kg组和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21 d后考察小鼠DAI变化,测量结肠长度并进行CMDI及HS评分,测定MPO活性、DAO及D-LA水平、L/M值,检测ZO-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I、CMDI、HS、MPO活性、D-LA和DAO水平、L/M值明显升高,结肠长度ZO-1和Occludin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4. 5 g/kg组、半夏泻心汤9. 0 g/kg组及阳性对照组DAI、CMDI、HS、MPO活性、D-LA和DAO水平、L/M值明显降低,结肠长度ZO-1和Occludin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从而保护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榆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榆灌肠方组和SASP组,给药10 d后处死,取结肠组织,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7、TGF-β水平。结果:参榆灌肠方组大鼠体质量增加优于模型组(P0.05),结肠大体形态和病理组织学明显优于模型组;参榆灌肠方组大鼠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GF-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榆灌肠方灌肠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修复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锡类散结肠溶胶囊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BALB/c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10只/组。除正常组饮用普通的饮用水外,其余各组小鼠饮予含5%DSS的饮用水7d,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0.4g·kg-1·d-1、治疗组给予锡类散结肠溶胶囊,正常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0d。观察小鼠结肠重量/单位长度比值变化,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及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腹泻、便血情况明显好转,DA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结肠重量/单位长度比值与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病理学观察,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皱襞纹理清晰,无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结肠可见充血水肿,伴有局部糜烂、溃疡,有较多炎细胞浸润,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组织学损伤均有所缓解,结肠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现象减轻,溃疡面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而IL-l0水平明显上调。结论:具有结肠定位释放效应的锡类散结肠溶胶囊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呈现较好的治疗效应,能明显缓解模型小鼠炎性症状。  相似文献   

20.
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消痈方药大剂量组(大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中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小剂量组(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每组10只。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第3天,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解毒消痈方药18.3 g/kg、9.2 g/kg、4.60 g/kg灌胃,SASP组予柳氮磺胺吡啶(0.5 g/kg)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均连续10 d。每日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第11天分别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计数溃疡个数,测量溃疡总面积,并计算组织损伤积分,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炎症、水肿和充血程度(分级法)。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溃疡个数、溃疡总面积、组织损伤积分,光镜下肠黏膜组织炎症、水肿和充血程度(分级法)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大、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解毒消痈方药能显著改善造模大鼠症状,减少模型大鼠结肠溃疡个数和面积,改善结肠黏膜炎症和水肿等病理变化,对三硝基苯磺酸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