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固态发酵槐米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使其将槐米中的芦丁转化为槲皮素,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使用正交实验对种子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经优化后的菌体量可达8、32g/L,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芦丁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鉴定.证明转化产物为槲皮素。结论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槐米的方法,能够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考察中药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黄酮类成分变化。方法:以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黄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黄酮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效液相结果显示,黄芩经侧耳菌发酵后大部分黄酮类成分消失;而经黑曲霉发酵后,黄芩苷含量减少,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是黄芩药材的2.73,5.77倍。结论: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苷类成分被转化为苷元或其他物质,有利于提高黄芩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介质的pH值3个因素对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影响,确定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法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水解的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水解介质的pH值为5.1。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合理、可行,所得栀子苷元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条件。方法:以菌丝体生长的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材粒径、发酵温度、菌质初始含水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四妙勇安汤菌质固态发酵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的具体条件参数。结果:以菌丝布满发酵瓶为终点。最佳发酵条件为药材粒径10目,发酵温度28℃,初始含水量125%,发酵时间15天,接种量10%。结论:所建立的四妙勇安汤方菌质真菌发酵工艺条件,可为四妙勇安汤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研发提供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软枣固态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及比较软枣发酵前后的抗癌效果。方法: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软枣进行固态发酵,以总黄酮含量和活菌数为考察指标,首先对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再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选,最终筛选出软枣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采用MTT法,考察软枣发酵前后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效果。结果: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为37℃,软枣与大豆配比为5:3,发酵时间为4天,初始含水量为100%,接种量为15%。软枣发酵后产物的抗癌作用强于发酵前软枣。结论:验证试验表明,筛选的软枣固态发酵最佳发酵工艺稳定、可行,发酵后抗癌效果增强,本试验为充分利用此药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为影响因素,漆酶活性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14 d,发酵温度28.09℃,接种量26.65%,漆酶活性为3.612 U/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后期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灵芝菌与玉米须、玉米芯的双向固体发酵,形成新的药性菌质,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不同配比的玉米须和玉米芯为基质,以活性物质多糖和三萜的含量为指标考察菌质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玉米须和玉米芯以1:0,1:1,1:2,1:3,1:4,1:5,0:1配比,用灵芝菌发酵,形成的菌质多糖含量递增,三萜含量递减;薄层色谱结果显示,与发酵前对比,发酵后色谱斑点由红色转为蓝绿色荧光,并随着玉米须在培养基中比重增加而斑点越明亮;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发酵后原有一些物质峰减弱或消失,并生成新的物质。结论:以玉米须-玉米芯1:5作为基质产生的菌质长势及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发酵前后菌质的物质组成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元宝草共生菌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系统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借助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球毛壳霉发酵产物的乙醇提取液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olactone A(1)、4′-epialtenuene(2)、交链孢霉烯(3)、chaetomugilin Q(4)、chaetomugilin D(5)、chaetomugilide B(6)、chaetoglobosin Vb(7)、chaetoglobosin C(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球毛壳内酯A,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单菌与混合菌对大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的比较研究,为提高中药材中大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率提供一种选择。方法 采用58株单菌、26组混合菌进行大黄素固态生物转化,固态转化条件为温度28°C,时间5天,水分80%。采用HPLC对大黄素不同单菌和混合菌下的转化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出对大黄素转化率高,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高的菌株与混合菌。结果 在筛选的58株菌株、26组混合菌中,YIM321801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30.7%,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22.8%;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的转化率为21.1%,ω-羟基大黄素生成率0.8%;而混合菌YIM321801:YIM3088固态转化大黄素,转化率达到60.1%;ω-羟基大黄素的生成率为32.9%。结论 本研究发现混合菌YIM321801(青霉属Penicillium):YIM3088(台湾根霉Rhizopus formosensis)对大黄素转化率最显著,比单菌转化更有优势,为大黄素混合菌转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1株对人参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木霉菌株Tv04—2。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产生的大量较细的螺旋状菌丝对立枯菌具有缠绕作用,两种菌丝结合位点伴有细胞壁溶解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木霉菌孢子悬浮液、代谢液、难挥发性物质对人参立枯菌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而易挥发性物质对人参立枯菌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v04—2对人参立枯病菌的拮抗作用是营养、空间竞争、重寄生作用及代谢产物抗生作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2.
绿色木霉Tv04-2的筛选及其对人参立枯病菌拮抗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1株对人参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木霉菌株Tv04-2。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产生的大量较细的螺旋状菌丝对立枯茵具有缠绕作用,两种菌丝结合位点伴有细胞壁溶解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木霉菌孢子悬浮液、代谢液、难挥发性物质对人参立枯菌均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而易挥发性物质对人参立枯菌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v04-2对人参立枯病菌的拮抗作用是营养、空间竞争、重寄生作用及代谢产物抗生作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桑黄菌发酵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子坪  李娜 《中草药》2014,45(3):420-424
目的 研究桑黄菌发酵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和胞外多糖量的关系。方法 在发酵过程中测定原始菌株和变异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活性变化及培养基中胞外多糖量变化。结果 2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分别在第4天和第6天达到峰值;原始菌株和变异菌株的LiP、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的变化呈双峰曲线,且原始菌株和变异菌株LiP的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分别为25.96、27.07 μg/mL;MnP的Km分别为13.28、13.49 mmol/mL;Lac的Km分别为0.12、0.21 mmol/mL;培养基中多糖量前期快速下降,10 d后趋于稳定。结论 桑黄菌发酵时能产生较全面的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酶系统,原始菌株和变异菌株产生的LiP和MnP为同种酶,Lac为同功酶。桑黄菌胞外酶活性变化和培养基中胞外多糖量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合成的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积累的最佳碳、氮源和pH值。方法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通过添加不同的碳、氮源和改变pH值观察胞外多糖的积累。发酵液中的总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还原糖以DNS法测定,总糖减去还原糖即为胞外多糖的量。结果桦褐孔菌深层发酵体系中有利于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碳源为2%的麦芽糖,氮源为0.4%的蛋白胨,最适pH值为5.5。结论最佳单因子组合对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积累有协同效应,组合后的发酵体系中胞外多糖的量达7.8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酶法提取山茱萸总皂苷的酶解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初始pH值对总皂苷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为554 nm.结果 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时间为150 min,酶量为5 U/g,酶解温度为45℃,酶解初始pH=5.4.结论 酶法能显著提高山茱萸总皂苷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对薤白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以薤白为原料,用纤维素酶法提取,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对薤白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 h,酶解pH值5.0,酶添加量0.4%,此条件下薤白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7.27%,较传统水提法提高了34.19%。结论纤维素酶法能明显提高薤白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课题组前期从猪苓菌核中分离得到对丹参枯萎病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抑制作用且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假单胞菌菌株ZL8,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假单胞菌菌株ZL8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单位体积发酵液中菌体数量,为此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测定ZL8菌株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明确其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以ZL8菌株发酵液中活菌数、菌体干重和菌悬液A600值为检测指标,对不同种类的氮源、碳源及无机盐进行单因素考察以确定最适培养基组分,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比,以筛选最优发酵培养基;对ZL8菌株的接种量、培养温度、时间和转速等4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以确定最优培养条件。结果 假单胞菌菌株ZL8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为蛋白胨15 g·L-1、葡萄糖7.5 g·L-1、氯化钾10 g·L-1,发酵48 h后,发酵液活菌数可达8.93×109 cfu·mL-1,为LB液体培养基的3.93倍(P<0.01);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28 ℃、时间72 h、转速220 r·min-1,发酵液中活菌数可达6.37×1010 cfu·mL-1结论 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相对LB培养基和初始发酵条件,不仅可有效提高单位体积中假单胞菌ZL8菌株的菌体量及延长菌株生长的稳定期,而且可降低培养基成本,为假单胞菌ZL8的高效发酵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樟芝发酵菌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开放ODS柱层析、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及重结晶等技术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樟芝发酵菌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魏酸(1)、肌醇(2)、β-谷甾醇(3)、香草醛(4)、香草酸(5)、正丁酸(6)、胡萝卜苷(7)、对羟基桂皮酸(8)、月桂酸(9)、肌苷(10)、尿苷(11)、腺嘌呤(12)、蔗糖(13)、花生酸(14)、鸟苷(15)。结论:其中,化合物1、5、6、8~15首次从樟芝发酵菌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刘丽敏  年四辉  吴海振 《中成药》2011,33(1):165-167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作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体系pH、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等因素,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解工艺.结果:纤维素酶解断血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量5 U/g,提取pH值为7.0,酶解温度为60 ℃,时间为40 min时,断血流皂苷A提取率为90.92%,与未加酶组相比,提取率提高18.13%.结论:纤维素酶解断血流提取总皂苷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鱼腹草对非发酵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