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粒车前子提取物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毛蕊花苷(verbascoside)和异毛蕊花苷(isoverbascoside)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盐(MTT)法,以细胞因子(rmGM-CSF+rmIL-4)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均可促进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毛蕊花苷在1.60×10-7~1.60×10-4mol·L-1内,异毛蕊花苷在所有浓度范围内作用效果均非常显著(P<0.05)。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在1.60×10-6和1.60×10-5mol·L-1的浓度与细胞因子联用时,可显著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增殖,而且与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以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为对照品,采用HPLC-UV测定其在苦苣苔科药用植物中分布情况,探讨苯乙醇苷类成分在该科药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及系统发育上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苯乙醇苷类成分广泛分布在苦苣苔科植物中,但不同种类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在不同植物类群中分布有明显差异;阿克苷在本科植物分布广泛。paraboside B,isonuomioside A,parabosideⅡ,parabosideⅢ在自然界比较少见,在本类群呈间断分布。研究结果从化学成分方面佐证了形态学支持的苣苔科芒毛苣苔族比长蒴苣苔族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枇杷叶紫珠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枇杷叶紫珠中高极性化学成分,为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甲醇提取,不同极性溶剂分布萃取,获得正丁醇萃取部位;采用大孔树脂、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自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毛蕊花糖苷acteoside(1),连翘苷forsythosides B(2),肉苁蓉苷C cistanoside C(3),异毛蕊花糖苷isoacteoside(4),肉苁蓉苷D cistanosideD(5)和独一味苷A lamiophlomioside A(6)。结论所鉴定的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自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肉苁蓉苷C(3)、肉苁蓉苷D(5)和独一味苷A(6)为首次自紫珠属中分离得到。苯乙醇苷类成分为枇杷叶紫珠中高极性部位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对广东紫珠中咖啡酰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和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广东紫珠地上部位的醇提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咖啡酰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鉴定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1),管花苷E(2),毛蕊花糖苷(3),管花苷B(4),异毛蕊花糖苷(5),alyssonoside(6),2’-乙酰基连翘酯苷B(7),江藤苷(8),连翘酯苷B(9),金石蚕苷(10)。化合物4是首次从马鞭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是首次从紫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RP-HPLC同时测定向日葵列当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crenatoside和类叶升麻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向日葵列当中crenatoside和类叶升麻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柱,以乙腈-0.01%冰醋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在30 min内分离检测了这两种化合物。结果:RP-HPLC测定的crenatoside和类叶升麻苷线性范围分别在在1.08~16.2μg(r=0.999 9)和1.00~15.0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27%,RSD分别为1.21%,1.6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向日葵列当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9.
10.
为进一步了解列当Orobanche coerulescens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反相ODS柱色谱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列当O.coerulescens全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分离和纯化,通过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从列当全草的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鉴定为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醇-1-O-[(1→3)-O-α-L-鼠李糖基-4,6-O-二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为新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列当苷B。经抑菌活性筛选,列当苷B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为列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该药材进一步活性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列当为列当科中重要的药用植物。该研究建立了列当中主要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和crenatoside,以及总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15个列当样品中上述成分的含量,对其资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列当中毛蕊花糖苷和crenatoside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苯乙醇苷的含量。结果显示列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毛蕊花糖苷,其次为crenatoside;15个样品中毛蕊花糖苷、crenatoside和总苯乙醇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在1.15%~15.60%,crenatoside在0.83%~4.47%,总苯乙醇苷在6.78%~27.43%。采集时间对药材主要成分含量影响较大,盛花期采集的列当,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较高。结果表明2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评价列当药材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胆草的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凝胶、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O-β-D-(3,4-二羟 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alceolarioside A,I)、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alceolarioside B,Ⅱ)、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6’-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nuomioside A, Ⅲ)、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芹菜糖(1→3’)-葡萄糖苷(isonuomioside A, Ⅳ)、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4’-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1→6‘)-葡萄糖苷(lugrandoside,V)、1’-O-β-D-(3,4二羟基苯乙基)-3’-O-咖啡酰基-β-D-葡萄糖(1→6’)-葡萄糖苷(isolugrandoside, Ⅵ)。结论: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西藏胡黄连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根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通过1H ,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6个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 :2-(3,4-二羟基苯基 )乙基-O/i>-β-D-吡喃葡萄糖苷 (1) ,2-(3-羟基-4-甲氧基苯基 )乙基 -O/i>-β-D- 吡喃葡萄糖基 (1→ 3)-β-D-吡喃葡萄糖苷 (2 ) ,scrosideB (3) ,hemiphrosideA (4) ,plantainosideD (5 ) ,scrosideA (6 )。结论 :其中化合物 1,2 ,4和 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广东紫珠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工艺。方法 以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量之和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考察10种大孔树脂对苯乙醇苷的吸附分离性能,并考察分离纯化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以X-5型大孔树脂为吸附剂,优选的纯化工艺为树脂的最佳吸附量为32.79 mg/g,先以4 BV的水洗脱,除去大部分水溶性杂质,再以7 BV 30%乙醇溶液洗脱,体积流量为2 BV/h,所得提取物中苯乙醇苷的量达52.8%(n=3)。结论 该优选的工艺简便可行,可作为分离纯化广东紫珠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红药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红药干燥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甲醇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4-dihydroxyphenylalcohol-β-D-glucopyranoside(1),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calceolarioside B)(2),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plantainoside D)(3),3,4-dihydroxyphenyl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plantamajoside)(4),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scroside E)(5)。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18.
Dan-Fei Huang Ming-Yong Xie Jun-Yi Yin Shao-Ping Nie Yong-Fu Tang Xiao-Mei Xie Chao Zhou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