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患者常见疾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摘除前列腺增生部分,多数病人年老体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障碍,从而增加了手术和护理的难度,我科对36例高危前列腺摘除患者通过严密观察膀胱冲洗液、生命体征、药物的治疗、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症也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人类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正常前列腺由围绕尿道周围的腺体和在其外层的前列腺腺体组成.发生增生的部分主要是围绕尿道的尿道周围腺体.前列腺是一个雄激素依赖性器官,病变组织表现为腺管的扩大、增生和平滑肌的增生,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肥大,并有可能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50岁以上男子半数以上有前列腺增生,由于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所占泌尿外科住院总人数的比例逐年增加,故对于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诊断及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些疾病时常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前列腺增生症 (也称前列腺肥大 )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尿频(尤其夜尿增多 )、尿急、排尿困难等。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前、后的护理也是病人能否尽早康复的关键。1 临床资料自 1999年 10月 - 2 0 0 1年 12月 ,本科收治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共 12例 ,年龄最小的 5 4岁 ,最大的 78岁 ,平均年龄为 6 4岁 ,全部手术治疗 ,术后愈合情况良好 ,无并发症。2 观察和护理2 1 心理护理 老年人自我调节功能较差 ,尤其患病期间 ,常情绪低落、性格孤独 ,对疾病转归失去信心 ,并有不同程度的自卑、焦… 相似文献
4.
5.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良性BPH患者的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等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96名研究对象总体的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为68.75%。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年龄、病程、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难以预防的老年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急性尿潴留、尿失禁、血尿等,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院于2002年11月—2003年12月应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商品名Zoladex诺雷德,英国阿斯利康公司)配合其他口服药物治疗1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行“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28例高危BPH患者TURP治疗经过。结果128例经充分术前准备,行TURP,127例治愈,1例术后死于心肌梗死。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选择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均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均接受抗结核治疗 ,2例行开放手术 ,11例行TURP术 ,平均随访 3年 ,疗效满意。结论 病理检查诊断率高 ,主要与前列腺癌相鉴别 ,抗结核治疗加腔内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肖银辉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5,3(5):42-42
几年来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屡见不鲜.轻者给予抗菌消炎、对症处理就能治愈,但复发率高:对重症则需手术根治,从1997-2004年,行前列腺摘除术5例均获得彻底的疗效,解除患者多年的困扰。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病检结果分为单纯BPH组(21例)和合并CP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等的差异。结果 BPH合并CP的发生率为65%。合并CP患者的病程、年龄、IPSS、PSA及前列腺体积均明显高于BPH组(P<0.05)。结论 CP在BPH的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炎症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故积极治疗C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 ,排尿困难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目前解决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和药物治疗 ,如果药物无效而手术又有禁忌症 ,需长期反复导尿或留置导尿。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也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我院于 1999年 10~ 12月曾用放射治疗前列腺增生以解除病人排尿困难的症状 ,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无并发症的发生 ,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9年 10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例病人。平均年龄80岁。详细资料见表 1。 3例病人按如下条件作为治疗适应症。 ( 1)药物治疗无效。 ( 2 )经泌尿外科确认…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8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或汽化电切术治疗,其中膀胱结石2cm者,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并行膀胱造瘘术,≤2cm者,行大力钳碎石术或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石完全取净,前列腺电切效果满意。结论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应根据结石大小,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才能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泌尿系结核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泌尿系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8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泌尿系结核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加以分析。结果 3例首诊确诊,5例曾误诊。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应考虑到泌尿系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吴宏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
复发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二例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吴宏飞关键词复发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例报告中图号R697.32于1990年-1991年诊治复发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例,报告如下。例1.77岁,于1980年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重41g。术后一直排...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龄化,人的寿命在逐年增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同前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成为我国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根据第五届国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咨询委员会国际科学委员会推荐意见,归因于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方法有4类:警惕性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其中警惕性等待和药物治疗属于保守治疗范畴,而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则属于外科治疗。本文对目前国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8例。结果:所有患者(1例出现尿道狭窄,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好转)术后5~7 d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的改变意义。方法:选择9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两组,BPH合并糖尿病42例为观察组,单纯BPH 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尿流动力学改变。结果:观察组中逼尿肌不稳定达76.19%高于对照组的56.25%,低顺应性膀胱占30.95%高于对照组的18.75%,逼尿肌功能受损占47.62%高于对照组的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FD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最大尿流率( Q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IPSS评分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BPH合并DM患者应该尽早实行尿流动力学监测,对临床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良性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的内容包括年龄、病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结果:78例患者中合并CP的患者有50例(64.10%,BPH/CP组),单纯BPH患者28例(35.90%,BPH组)。BPH/CP组患者年龄、病程显著高于BPH组,其IPSS评分明显增加,而前列腺体积及PSA水平亦显著高于B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H合并CP患者相对于单纯BPH患者具有年龄大、病史长、前列腺体积增大及血清PSA浓度明显升高的特征。前列腺炎症在BPH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炎症可能会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9月至 2 0 0 1年 12月 ,作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TVP) 5 0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年龄 5 6~ 82岁 ,平均 70岁。均有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症状 ,常规直肠指诊 ,Rous(1985 )标准 ,前列腺增生Ⅱ度 8例 ,Ⅲ度 30例 ,Ⅳ度 12例 ,膀胱憩室 6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2 9.0± 1.8,生活质量评分 (QOL) 5 .8± 0 .5 ,最大尿流率 (Qmax)为 (6 .5± 1.3)ml/s,平均尿流率 (AFR)为 (3.2± 0 .8)ml/s。1.2 手术方法 下腹部正中切口 ,腹膜外显露膀胱并切开 ,显露膀胱颈和三角区 ,2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