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206例门诊Ⅰ度内痔出血患者给予槐榆煎加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槐榆煎加减对内痔出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自拟生肌液冲洗结合手术治疗烧伤后残余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胫骨外露患者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骨质,胫骨钻孔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自拟中药生肌液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吸引。结果治疗7d后,12例骨外露全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16例骨外露,面积减小,再次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材料覆盖,生肌液持续冲洗7d后,骨外露全部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2例经21d治疗肉芽组织鲜活平整,覆盖胫骨。30例患者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后全部行刃厚自体皮移植术,术后皮片成活良好,创面封闭。结论VSD负压配合自拟生肌液冲洗能较好刺激肉芽生长,缩短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紫荆皮为豆科植物紫荆树皮,有活血行气、消肿解毒之功效[1,2],也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中药,但对其抗菌作用研究报告则较少。我们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其水煎剂进行了336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堪称满意,现将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培养基等器材微量多点接种仪:同前文。培养基:同前文。紫荆皮;购自河北省药材公司。先将紫荆皮按常法制成水煎液,即100g紫荆皮,加水适量文火煎后制成200ml煎液(为50%紫荆皮水煎液)备用[3,4]。菌种;从我院临床病人的血液、尿液、脓…  相似文献   

4.
研究薄荷、苍术、蛇床子3种辛味药材挥发油对苦参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立式改良型Franz扩散池,以离体SD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吸收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采用UPLC-TQ-MS测定透皮接收液中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N-甲基金雀花碱、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6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含量,考察3种挥发油对苦参生物碱类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不同质量分数(1%,3%,5%)的3种挥发油对苦参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均有透皮促渗作用,促透效果(以ER为指标):1%苍术油1%蛇床子油3%氮酮≈3%苍术油5%苍术油3%蛇床子油≈5%蛇床子油3%薄荷油5%薄荷油1%薄荷油空白。结果表明3种挥发油均可作为苦参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促渗剂,为苦参生物碱类成分透皮吸收制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泻心汤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中游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泻心汤合煎液、分煎液样品中游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进行测定。2.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1.合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分煎液中的平均含量2.合煎液和分煎液对黑曲霉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有差异,但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较高;合煎液对黑曲霉菌抑菌作用强,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分煎液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忘忧安神方饮片-标准煎液-口服液的物质群量值传递关系,评价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制备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10批口服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口服液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并结合出膏率、有效成分转移率进行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物质群的量值传递规律分析。结果:在饮片-标准煎液各生产环节间栀子苷、甘草苷、甘草酸、槲皮苷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77.35%、69.45%、57.95%、48.67%;在标准煎液-口服液中分别为83.60%、75.92%、75.08%、91.69%。10批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及口服液与其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4,10批口服液指纹图谱与10批标准煎液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76。标准煎液-口服液出膏率平均传递率为63.54%。结论:采用指纹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转移率相结合的模式,对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的量值传递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忘忧安神口服液制备工艺评价方法,为口服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实施及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核桃楸皮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不同溶剂与煎煮方式对满药木鸡汤(核桃楸皮-云芝)药对活性组分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核桃楸皮的3种有效组分胡桃醌、槲皮素、山奈酚的标准品构建HPLC指纹图谱,分别以乙酸乙酯、甲醇、水为提取溶剂进行活性组分提取,研究单煎与合煎2种提取方式所得提取物的组分差异。结果乙酸乙酯、甲醇、水3种提取溶剂的核桃楸皮单煎提取率分别为8.17%、18.51%、14.77%,均高于药对的合煎提取率3.89%、10.90%、14.24%,合煎提取会影响核桃楸皮活性组分的溶出。基于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核桃楸皮中胡桃醌、槲皮素、山奈酚3种功能组分的单煎得率与合煎得率比值,在甲醇提取中比值为2.3、2.2、2.9,在乙酸乙酯提取中分别为3.2、2.5、2.5,在水提取中分别为4.9、2.3、1.4,与药对中的云芝合煎提取会影响核桃楸皮功能组分的溶出。基于HPLC指纹图谱发现,在3种溶剂提取结果中,药对合煎提取均会造成核桃楸皮中的部分功能组分不能有效溶出,同时也在合煎提取物中检测到新组分。结论木鸡汤(核桃楸皮-云芝)药对的合煎提取会降低核桃楸皮功能组分的浸出,分煎提取后将活性组分合并使用可提高核桃楸皮功能组分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用臭椿树之根皮 1 0 0~ 1 5 0 g,去外层老皮 ,洗净 ,加水 5 0 0~ 80 0 ml,煎至 2 0 0 ml左右 ,去渣 ,纱布过滤 ,用以行保留灌肠 ,每日 1次。本草纲目称椿树“香者为椿 ,臭者为樗”。臭椿树之根白皮具有清热解毒止痢之功效。取其煎液灌肠 ,药效直达病所 ,简便易行 ,对急、慢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 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双黄补煎液与黄连、黄芩、骨碎补各单味药煎液对牙龈紫质单胞菌 (Pg)、中间普氏菌 (Pi)和核梭杆菌 (Fn)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将中药双黄补复合剂型和单味黄连、黄芩、骨碎补制备成浓度为 1∶ 1的中药煎液。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 ,测定各种煎液对 Pg、Pi、Fn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同时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 2 %碘甘油为对照药物 ,运用打孔琼脂扩散法 ,测定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抑菌环大小。结果 :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 MIC均为 1∶ 12 8,黄连煎液分别为 1∶ 2 5 6 ,1∶ 5 12和 1∶ 2 5 6 ,黄芩和骨碎补煎液显示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打孔琼脂扩散法结果显示 ,双黄补煎液对 Pg、Pi、Fn的抑菌环明显大于 2 %碘甘油。结论 :双黄补煎液和黄连煎液对 Pg、Pi、Fn均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 ,优于单个黄芩煎液和骨碎补煎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三拗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比较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2%乙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分析三拗汤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三拗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三拗汤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三拗汤合煎液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分煎液没有;合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略大于分煎液。结论:与分煎液比较,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大承气汤分煎与混煎化学等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分煎与混煎对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了大承气汤分煎液与混煎液的侵膏重量、番泻甙A、辛弗林及柚皮甙的含量。结果:以上化学指标在两种不同制备液中无差异。结论:可初步认为大承气汤分煎制备液与混煎制备液具有化学等值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药炮制理论和文献研究,探究炮制和煎煮方式对化痰祛湿活血方中18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丹参素钠、绿原酸、阿魏酸、金丝桃苷、芦丁、橙皮苷、槲皮苷、丹酚酸B、槲皮素、柚皮素、水飞蓟宾、山柰酚、芹菜素、橙黄决明素、23-乙酰泽泻醇C、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b1、丹参酮ⅡA等18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炮制前后混煎水煎液中绿原酸、芦丁、丹酚酸B、水飞蓟宾、山柰酚、芹菜素、柴胡皂苷b1、柴胡皂苷b2、丹参酮ⅡA含量均高于单煎水煎液;单煎水煎液中丹参素钠、阿魏酸、橙皮苷、槲皮素、柚皮素、23-乙酰泽泻醇C均高于混煎水煎液;无论单煎还是混煎炮制后的组方中柴胡皂苷b2含量升高,而原方绿原酸、阿魏酸、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23-乙酰泽泻醇C、柴胡皂苷b1、丹参酮ⅡA含量降低;PCA结果分析表明,46.2%的差异由煎煮方式引起,29.8%由炮制引起的;芦丁、山柰酚、橙皮苷、柴胡皂苷b2、橙黄决明素、水飞蓟宾、阿魏酸是不同煎煮方式的差异成分,芦丁、丹参素钠、丹酚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介导p-AKT/VEGF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小鼠溃疡的作用。方法:50只成年Wista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象皮生肌膏低、高剂量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象皮生肌膏低、高剂量组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康复新液组予康复新液均匀喷洒于创面,象皮生肌膏低高剂量组予以药膏均匀涂抹于创面,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均匀喷洒于创面。治疗4周后测定小鼠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情况、成纤维细胞数、创面愈合率,采用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测定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组织中p-AKT、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康复新液组和各象皮生肌膏组小鼠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情况、成纤维细胞数、创面愈合率、糖尿病足溃疡创面p-AKT、VEGF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在使用康复新液和象皮生肌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康复新液组和各象皮生肌膏组小鼠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情况、成纤维细胞数、创面愈合率、糖尿病足溃疡创面p-AKT、VEGF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且象皮生肌膏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康复新液组和象皮生肌膏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对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并比较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的药效。方法:建立SD大鼠LPS(20、80μg/kg)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比较最大体温上升高度(△T)。结果及结论:小柴胡汤分煎合液与合煎液对两个剂量的LPS导致的大鼠发热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透皮促渗剂对苦豆子凝胶中槐定碱和苦参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最佳透皮促渗剂。方法:以SD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定碱和苦参碱的含量,计算渗透动力学参数,评价不同促渗剂及联合使用对苦豆子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作用。结果:3种促渗剂单用时,对苦豆子凝胶剂中槐定碱和苦参碱透皮性能较好的为3%氮酮、4%冰片和4%薄荷醇。联合使用时,优选出的较佳复合促渗剂为1%冰片+1%薄荷脑,两者联合使用优于氮酮、冰片、薄荷脑单独使用及其他组合,其槐定碱和苦参碱24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Q24)可达6.858、7.018 mg·cm-2,促渗倍数(ER)可达4.402、3.658,协同作用明显。结论:优选出的复合促渗剂对苦豆子凝胶剂中的槐定碱和苦参碱促渗效果较好,为苦豆子凝胶剂制备工艺及功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用合煎(传统汤剂)、分煎(配方颗粒汤剂)方法制备的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分析鸭掌散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变化。②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鸭掌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①鸭掌散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②鸭掌散分煎液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合煎液没有;合煎液对白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与传统汤剂比较,鸭掌散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用合煎(传统汤剂)、分煎(配方颗粒汤剂)方法制备的鸭掌散汤剂中麻黄碱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1%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7 nm。分析鸭掌散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麻黄碱的含量变化。②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鸭掌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①鸭掌散分煎液中麻黄碱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麻黄碱的平均含量。②鸭掌散分煎液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合煎液没有;合煎液对白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与传统汤剂比较,鸭掌散配方颗粒汤剂中麻黄碱的含量较高,抗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托毒生肌法结合胫骨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托毒生肌外洗方(黄芪、黄连、黄岑、黄柏、乳香、没药、红花、大黄、三七、皂刺、白芷、猪苓、煅龙骨、防风等)结合皮瓣移植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166例。结果:总有效率86.1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托毒生肌,敛疮愈溃,修复皮损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HPLC法,定量分析半夏配伍川乌产生相反作用的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定量分析川乌单煎液及其与生半夏共煎液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定量分析配伍比例对川乌与半夏共煎液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定量分析煎煮时间对川乌与半夏共煎液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定量分析生、制川乌单煎及其与生、法半夏共煎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生川乌与生半夏的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高于生川乌单煎液,而生川乌与法半夏的共煎液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有所减少;长时间煎煮能更有效地降低川乌与半夏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论:川乌与半夏配伍毒性增强,同时说明川乌与半夏是否可以共用与煎煮时间,半夏的炮制和药液的pH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