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01—10收治的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对比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03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62例,异常率60.2%;其中49例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25例(51.0%),46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30例(65.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7例(87.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P0.05);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肌缺血、T波改变、异常Q波、明显U波等。心电图异常与病变部位有关,病变位于丘脑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心电图异常患者死亡8例(12.9%),心电图正常患者死亡2例(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意识障碍36例,心电图异常率83.33%(30/36),无意识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47.76%(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且异常类型较多,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救治脑血管病患者时,应加强心电图异常的认识,采取有效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时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清AST、LDH、CK、-αHBDH于发病2d内进行检测。结果血清AST、LDH、CK、-αHBDH、CK-MB水平急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患者之间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与无意识障碍患者血清AST、LDH、α-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5),CK、CK-M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其程度与病变范围及意识障碍程度相一致,与病变的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肌的损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EKG)的变化特点。结果21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均有心肌酶升高及EKG的缺血性变化。脑出血组(A组)与脑梗死组(B组)患者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组之间心肌酶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的病人EKG缺血性变化与心肌酶的增高与无意识障碍的病人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酶值升高与EKG变化的程度与病变部位有关,与年龄无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的损害,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和EKG缺血性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损害。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病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于病后2天内进行检测。结果:血清AST、LDH、cK、α-HBDH水平,急性脑血病组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的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与无意识障碍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有显著性差异(P<0.05),CK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血病患者有心肌酶谱变化,其程度与病变范围及意识障碍程度相一致,与病变的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与脑心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170例脑血管病人发病初期的心电图改变,探讨病变性质、部位、脑出血及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与心电图异常率的关系,病变性质与心电图形态改变的关系及部分心电图异常者发病2周后恢复情况。提示心电图异常率及形态改变与病变性质有关。并就脑心反应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复习了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的心脏伴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变化与转归情况,探讨其对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上海17家二级、三级医院中,连续收集发病48h内入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既往心脑血管病史、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OCSP)分型和TOAST(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第7天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检查。选取出院当天和发病第(90±2)天这两个时间点,分别予以改良Rankin’s评分(mRS),作为评估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指标。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中,99例(72.8%)存在心电图异常,90例(81.8%)出现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改变。(2)近期预后不良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远远高于预后正常患者(82.0% vs 65.3%,P=0.030);其中入院时心电图的异常在近期预后不良和良好的两组患者中的比例显著不同(74.2% vs 48.1%,OR=2.451,P=0.002),但在远期预后中没有统计学差异。(3)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异常发生率在近期预后中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在远期预后中,预后不良患者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异常率远高于预后良好患者(90.2% vs 67.1%,OR=4.628,P=0.005),以入院时差异为显著。(4)心电图异常以心肌缺血性表现为主,而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的变化以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为显著。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发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异常及心肌标志物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异常,尤其是在急性脑梗死48h内出现的异常均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伴发心脏功能紊乱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的心脏损害。方法 对 1 0 3例MG患者空腹取血查心肌酶 ,心电图检查。结果  1 0 3例MG患者中心肌酶异常率 2 6 2 % (2 7/ 1 0 3) ,心电图异常率 2 3 3 % (2 4 / 1 0 3)。伴胸腺瘤的MG患者与不伴胸腺瘤的MG患者之间的心肌酶异常率及心电图异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眼肌型患者与全身型患者之间的心肌酶异常率及心电图异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MG患者伴有心脏损害 ,尤其伴胸腺瘤的MG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可提示MG患者的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动态心电图(DCG)及心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对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ACVD的93例患者,发病72h内记录DCG,1月内进行无创性心功能检测。结果93例中84例(90.32%)出现心电图异常,且与ACVD的性质无关,而与病变部位有关,丘脑部位病变组显著高于脑叶病变组(P〈0.05);93例中39例(41.94%)心功能低下,与ACVD的性质无关。结论DCG及心功能检测对ACVD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1-08-2013-07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组。其中GCS评分>8分者为轻度颅脑损伤(A组),GCS评分≤8分者为严重颅脑损伤(B组)。对比2组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2组心电图检查结果,B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检查结果B组AST、CK、CKMB、LDH、HBDH等指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改变,与创伤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早期检查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可辅助判断伤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7—2014-07Ⅱ~Ⅲ级2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80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90例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并对心电图异常率与急性脑卒中的部位、类型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组分别有146例和44例心电图异常者,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81.11%和48.89%,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T波异常(31.67%)、ST-T改变(52.22%)、心律失常(42.78%)、左心室高电压(5.56%)、左心室肥大(7.78%)与两种及以上的心律失常(22.78%)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性脑卒中心电图异常率94.12%,脑干、丘脑、基底节部位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7.85%,病情恶化或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率95.12%,分别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和发生在脑叶、小脑、腔隙部位的脑卒中以及病情好转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且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部位和类型显著相关,并能反映其预后,应对心电图改变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血清肌酶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患者发作期肌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68例患者发作期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酶及血钾等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其血清肌酶学改变与血钾降低程度和肌无力、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患者各种血清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1),血清肌酶升高水平与血钾降低水平、肌力、伴发肌肉酸痛相关。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发作期血清肌酶升高是HOPP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周期性瘫痪患者血清肌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周期性瘫痪患者发作期肌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法检测 10 3例周期性瘫痪患者发作期及 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乳酸脱氢酶 (L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分析肌酶改变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患者各种血清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 (均P <0 0 1) ;血清肌酶水平与临床肌力、伴发肌肉酸痛及症状持续时间有关。结论 周期性瘫痪发作期血清肌酶增高的程度及肌肉酸痛的程度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测定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RCLA),并对年龄、病情轻重程度和不同病型对RCI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RCIA功能明显降低(P<0.01),重型患者尤为明显,而不同年龄、不同病型间的变化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脑血管病的免疫功能紊乱随病情加重而明显,临床上可将RCLA功能的测定做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ACI组)和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150例(对照组),均对所有入选者血清中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检测,比较ACI组和对照组的血清ox-LDL、Lp-PLA2及其他血脂指标水平; 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 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轻型、中型、重型患者的ox-LDL、Lp-PLA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 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 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Lp-PLA2 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 NIHSS评分中型组、重型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血清ox-LDL、Lp-PLA2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ox-LDL、Lp-PLA2水平较正常者显著上升,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ox-LDL、Lp-PLA2 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清标记物,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丘脑 垂体 靶腺轴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 (CVD)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甲状腺激素 (T3 、T4)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肾上腺皮质激素 (Cor)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性腺激素睾酮 (T) ,雌二醇 (E2 )、促性腺激素 (FSH)的含量。结果 CVD急性期T4、TSH、Cor、ACTH、T、E2 、FSH的含量明显增高 ,T3 的含量下降 (P <0 .0 1)。随着病情的好转各项指标有所恢复。结论 CVD患者下丘脑 垂体 靶腺轴均有改变 ,是可逆的。及时测定观察有关激素的含量变化对诊断疾病 ,预测病情及预后 ,指导治疗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比浊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Y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比较,及其含量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比浊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同时测定hsCRP,正常对照组与急性脑血管病组共59例标本。结果乳胶凝集比浊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54.24%、47.46%,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脑血管病组中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乳胶凝集比浊法与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敏感性一致;hsCRP测定对急性脑血管病有明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67例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糖、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急性期,恢复期血糖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C-肽亦相应升高(P<0.05),而胰高血糖素升高不明显(P>0.05),说明脑血管病血糖升高主要与皮质醇增高有关。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病变范围大(P<0.005,P<0.05),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和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探讨雌二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绝经后急性脑梗死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0人,检测体内的雌二醇水平,血脂,血糖,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等临床指标及应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时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的雌二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与胆固醇、甘油三酯、I。DI。以及NIHSS均呈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HDI。)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致血脂改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者(P<0.01)。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0.57±0.56mg/dl)高于IgG抗体阴性脑血管病患者(0.42±0.21mg/dl)(P>0.05)。血清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0.67±0.73mg/dl)高于IgM抗体阴性脑血管病患者(0.47±0.35mg/dl)(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急性和慢性感染均参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与其它卒中因素共同引起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