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诊治的82名脑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82名脑血栓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82例患者在用药后痊愈的总有效率为77例(94.0%),对照组8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例(70.7%),(χ2=17.992 3,P=0.000 0)。研究组82例患者在用药后颈动脉内膜厚度和动脉斑块面积都相应的减少。结论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动脉管腔的通透性,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且动脉斑块从厚度和面积上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08/2015-08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对照组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并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36)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n=36)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动脉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肯定,可明显缩小患者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5)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卒中对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GAP-43、VEGF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GAP-43、VEGF表达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使用加速了患者血管、神经元和细胞的再生,促进患者愈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9)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IMT为(0.714±0.020)mm,斑块面积为(0.805±0.085)cm2;参照组分别为(0.852±0.028)mm,斑块面积为(0.956±0.091)cm2;实验组的TC为(4.47±0.34)mmol/L,TG为(1.43±0.36)mmol/L,LDL-C为(2.53±0.44)mmol/L,HDL-C为(1.49±0.23)mmol/L;参照组相对应的指标依次为(5.92±0.40)mmol/L,(1.78±0.41)mmol/L,(3.94±0.41)mmol/L,(1.25±0.19)mmol/L;实验组各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25)
目的探索、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抓阄法分组,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各5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各50例),随后对比两组TG、TC、LDL-C、HDL-C、CI、LVEDD、CO、LVEF、IMT、Hcy、hs-CR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对比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CI(4.68±0.57)L/min、LVEDD(3.54±0.19)cm、CO(5.17±0.54)L/min、LVEF(90.57±5.68)%、颈动脉IMT(0.21±0.09)mm、Hcy(9.56±1.67)μmol/L、hs-CRP(0.14±0.06)g/L、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脑血栓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作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另外一组设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血小板参数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组PLT、MPV、PDW、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LT、MPV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DW、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效果理想,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 相似文献
8.
《中外医学研究》2015,(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3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动脉血压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对比,除Scr、BUN变化不明显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均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凤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231-23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稳定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4)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与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二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斑块面积与颈动脉IMT,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0)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等血流变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症状,采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症状,有助于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永久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疗效显著,其既可抑制一定的炎症反应,又可对心肌功能进行保护,进而达到降低房颤频率的作用。在永久性房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12)
目的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次/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25 g,2次/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LDL-C水平、CIMT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CIM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降脂效果,降低患者CIMT,有效稳定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患者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6例脑血栓患者,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为阿托伐他汀组,30例常规治疗者作为常规治疗组,同时选用健康人群20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在发病(发病7天内)、3个月后、12个月后监测血脂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脑血栓患者在发病7天内血管黏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在3个月及1年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入院时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下调,且差异有显著性。④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12个月比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有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脑血栓患者急性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明显上调;②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且在急性期具有降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费年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22)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在本院心内科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出300例,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且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00%,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对比:其中LVEDD和LVES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PW和IVS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心绞痛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患者的服药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吴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5):157-159
目的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纳入医院于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9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TG、TC、LDL-C水平降低,HDL-C则升高(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治疗效果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中外医学研究》2015,(3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3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并将同时接收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好转率为94.3%、不良反应率为5.7%,和对照组的77.1%和25.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临床指标转变程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轻微,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9.
赵亚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5):143-145
目的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观察两组间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中联合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更理想,且颈动脉斑块IMT数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栓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其临床疗效理想,可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2)
目的观察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7例。其中对照组75例单独运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82例运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经6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