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旨在对血液净化护理管理工作之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医院血液净化室12例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培训,另选择同期医院血液净化室患者24例,对比质量控制实施前后消毒合格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由所得数据可知,实施质量控制后,医院血液净化室的...  相似文献   

2.
血液净化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使血液得以净化和达到治疗的作用,这个过程被称为血液净化。血液净化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滤过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证。血液净化中心不同于普通病房,具有特殊性。血液净化不仅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工作强度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风险。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见习生实习的必经之路,是将理论知识转变为临床实际的重要环节。由于血液净化的特殊性,护理生往往缺乏实践机会,并且护理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血液净化知识的专业培训,因此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文章就针对血液净化护理带教存在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对策,以更好地开展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8例血液净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评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82.35%高,且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护理干预的血液净化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82例尿毒症患者以抽签形式进行分组,将82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1例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将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血液净化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透析掌握时间、配合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磷(P)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用全面血液净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血液净化效果,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探讨其有效管理策略,减少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方法本院骨科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骨科护理风险管理,并成立管理小组,对骨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结果经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并实施风险管理后,骨科患者在护理中的风险显著降低,因风险导致的事故也明显减少,医患关系得到明星改善。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找出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能显著降低骨科护理过程中风险及事故的发生,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在骨科疾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管理防范对策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2013年6月均行外科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这60例患者在外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总结。结果比较出两组患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防范措施后护理疗效各有差异,观察组防范护理措施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手术室中出现的任何护理风险都是对患者有威胁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问题合理解决,做好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护理中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将JCI标准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科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护理管理方式是JCI标准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消毒剂、物体表面、透析用水、工作人员手、透析治疗间空气以及透析液具有更高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JCI标准后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内将JCI标准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血液净化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4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液净化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可改善各项指标,有助于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进行治疗的眼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护理中潜在的风险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眼科疾病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五常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运用五常法,将具体方案及相应护理措施制定出来,严格依据制度办事。结果推行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92%(23/25),明显高于推行前72%(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入口、透析液出口、反渗水用水合格率(100%、96%、100%)均明显高于推行前(92%、8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内瘘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推行前,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100%、0、4%)均明显低于推行前(92%、12%、16%)(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五常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为血液净化患者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方法及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管理组患者加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法。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常规组比较,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与观察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我院医务科教科研究人员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意识进行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发放问卷和研究人员亲临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对工作日常进行风险评估两种方式。结果根据我院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来评价消毒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发现我院消毒供应室人员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工作时间长、内容复杂繁重、环境高温潮湿,护理人员在处理每日的工作任务中容易接触、感染到病原体;护理人员对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部分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务时没有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以上3种因素共同作用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险。结论我院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高危工作环境中,应当针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特点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的风险与对策。方法本次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对策);同时选择2016年4月12日—2018年1月12日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对策)。结果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因素多样化,其中人为因素居多,故此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整体医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产科的120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产妇则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在出院时评估两组产妇的满意率、投诉例数和护理差错发生率,以评价风险事件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诉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有利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连续血液净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5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究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连续血液净化患者CRBSI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简要论述了护理风险的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对乡镇卫生院潜伏存在或者已经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判定、评估、处理,并且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次数,并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论:对于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来讲,其属于一项持续的、长期的工作,唯有系统、科学、高效的进行护理管理,才能够降低护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根据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消化内科患者干预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制定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对策及意义评定。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9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满意程度;儿科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护理前后小儿心理状况、进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组满意程度、小儿心理状况、进食情况和精神状态、儿科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科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质量,改善小儿的心理状况、进食情况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9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n=68)和实验组(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及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患病率、婴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以及恐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前后实施风险控制联合人性化管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消除其负性情绪,降低患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