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与对照组(76.7%)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将1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DPN)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给予降血糖及饮食治疗,并且配合营养神经及活血化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辨证施膳、运动康复等护理,护理期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空腹血糖及踝肱指数等方面的干预主效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DPN症状以及调节情绪状态,提高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与足部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上最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着极高的发病率,临床早期以四肢远端(尤其是下肢)对称性感觉障碍与运动障碍为主,随着病情发展,最终进一步发展而成为糖尿病足。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有效防治药物也非常有限。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模式。中医内病外治历史悠久,可以补内治法的不足,且毒副作用较小,能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及深浅感觉异常等症状,可提高受损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和发病概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定义是排除其他原因以后,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的因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至少有两项异常(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定量感觉试验测定异常或半定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它属于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诱因较多,严重患者会影响其运动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不便。传统药物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却不理想,且患者治疗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时更加热衷于中医外治,其疗效更好。本文将以中医为主起点,论述中医外治发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方法与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施行基础护理服务,实验组施行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知、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方法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观察分析了医院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给与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给与针灸辅助治疗,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根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1.005 1/7.424 2/9.4256/9.753 7/8.802 1/10.373 1/5.376 3);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其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4.459 4)。结论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不良反应少见,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均各为45例患者。对比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实施中医辨证的情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4周,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98±4.32)分,对比组为(10.53±6.21)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明显观察组更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对比明显观察组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行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平均分为研究组(n=33,中医护理)与对照组(n=33,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肌酐、尿量以及白蛋白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179.69±57.46)μmol/L、尿量(1 072.8±163.36)mL/24 h以及白蛋白(32.24±5.97)g/L,均优于对照组的[(257.73±102.62)μmol/L、(742.35±176.34)m L/24 h、(28.06±8.14)g/L],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5.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将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的MNCV、SNCV均快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传统护理组(n=51)及中医护理管理组(n=51),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管理组在传统护理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医护理管理组的2 h PBG、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 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管理组的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等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传统护理组(P 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12%,传统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0.59%(P 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中医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足部熏洗护理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DPN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专科护理,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足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作用,促进血流灌注,减轻肌肉痉挛,改善神经功能,因此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下中医经筋刀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12月青州市人民医院风湿疼痛科收治的88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4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高频彩超下中医经筋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快,A组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下中医经筋刀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梁晓春教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中医主要病机是: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煎熬津液,血粘成瘀,阻滞筋脉;或阴损及阳,寒凝血滞,或过食肥甘,脾胃虚弱,聚湿成痰,痰瘀交阻,气血不能通达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在中医临床诊治方面具有"衷中参西,重病机""辨证治疗,重整体""预防为主,重心理""视患如亲,崇医德"等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2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依据其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33例(糖尿病病程<1年)、B组98例(糖尿病病程1~10年)、C组89例(糖尿病病程>10年),均予以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不同组别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C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比B组、A组慢,且B组比A组慢,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均比B组、A组长,且B组比A组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均比B组、A组低,且B组较A组低(P<0.05);C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比B组、A组慢,且B组比A组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均比B组、A组低,且B组比A组低(P<0.05);C组胫后神经、尺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均比B组、A组长,且B组较A组长,F波离散度均比B组、A组高,且B组较A组高(P<0.05),C组胫后神经H波最短潜伏期均比B组、A组长,且B组较A组长(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情况调整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健康行为、糖尿病疾病知识以及健康信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保健意识以及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仅接受糖尿病常规护理指导,观察并统计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以及相关技能水平更高,血糖控制情况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取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在饮食、用药、运动、自我监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依帕司他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