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64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处置不同分为A组(62例),B组(62例)和C组(40例)。A组患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50 mg;B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50 mg/m2,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若给药4~7天后血β-HCG水平下降低于15%,则重复给药1次;C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重点比较A、B两组。结果 A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4%,B组为90.3%,C组为92.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妊娠包块直径均显著减小,血β-HCG及孕酮水平显著下降,且A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短,妊娠包块缩小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30例,保守手术组34例,根治手术组26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保守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1.18%,高于药物治疗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88.23%,高于药物治疗组的16.67%和根治手术组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高于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手术组和根治手术组治疗费用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治疗中,根治手术治疗适合在包块较大妊娠患者中应用。药物治疗无创,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低,适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的通畅率高,适合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保守手术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要求,针对性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监测对早期卵巢妊娠的检出情况与胚胎结局的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60例患者,其中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A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A组,用TVCDS监测;另选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B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B组,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查。结果正常妊娠B组检测出正常妊娠为39例(97.5%),卵巢妊娠B组检测出卵巢妊娠为31例(77.5%);正常妊娠A组检测出正常妊娠40例(100.00%),卵巢妊娠A组检测出卵巢妊娠39例(97.5%),卵巢妊娠A组的检出率高于卵巢妊娠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妊娠B组检出率为77.5%(31例),漏诊率10.0%(4例);误诊率为12.5%(5例);卵巢妊娠A组检出率为97.5%(39例),漏诊率0%;误诊率为2.5%(1例),两组在卵巢妊娠检出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卵巢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对湿热瘀阻型输卵管阻塞患者经宫腹腔镜复通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且获得复通的湿热瘀阻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A、B、C、D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于术后予以妇科千金胶囊口服治疗,B组患者术后予以康妇消炎栓肛门给药治疗,C组患者术后予以妇科千金胶囊结合康复消炎栓治疗;D组患者则未有任何治疗举措;对各组间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于治疗后,一年内宫内妊娠率发生显著高于D组,且C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A、B两组。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用于输卵管宫腹腔复通术后,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且可有效预防再黏连发生,保证输卵管畅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次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B组宫腔注射5-氟尿嘧啶500 mg,隔天注射1次,共注射3~4次;C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3次/d,2天后停止,第3天开始注射甲氨蝶呤50 mg。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C组接受治疗1周内血β-HCG下降8例(26.7%),第2周下降18例(60.0%),C组患者血β-HCG下降到正常时间平均为(8.5±2.9)天。与A组、B组相比,C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β-HCG下降所需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副反应15例(50.0%),B组发生副反应20例(66.7%),C组发生副反应16例(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上述三种治疗方法,其中,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冻融囊胚移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1 715例冻融胚胎移植和228例冷冻囊胚移植后两组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新生儿缺陷、男女比例、死胎、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均优于A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缺陷、男女比例、死胎、巨大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冻融囊胚移植技术是可以提高胚胎种植率,降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能够改善后期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6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时机将患者分为A组(孕周<12周)、B组(孕周13~28周)、C组(孕周>29周),比较三组患者妊娠结局、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及母婴RPR滴度。结果三组患者足月分娩率、早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三组低体重儿、流产、死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中均为正常新生儿,B组和C组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分别为2.85%和20.00%,显著高于A组(P<0.05)。A组中RPR滴度<1︰8者比例最高,C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诊断及科学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梅毒患者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早产率以及先天梅毒患儿的发生率,对新生儿预后意义重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再孕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6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输卵管再通和再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出院时HCG含量、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和再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再孕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386例,按照患者血清P水平分为A组(P≤2 ng/m L)、B组(2 ng/m LP4 ng/m L)和C组(P≥4 ng/m L),并对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分裂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雌二醇(E2)水平、种植率和妊娠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数、受精率、优胚数和移植胚胎个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裂率、E2水平、种植率和妊娠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分裂率最高(P0.05),其他两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和妊娠率方面均以A组最高,C组最低(P0.05),E2水平方面A组最低,C组最高(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导致的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可能会降低种植率和妊娠率,对IVF-ET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取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4例。单一组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取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输卵管疏通率以及1年内妊娠率。结果联合组的输卵管疏通率32例(94.12%)高于单一组25例(73.53%),联合组的1年内妊娠率23例(67.65%)高于单一组14例(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取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输卵管疏通率和1年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异位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输卵管切除术而言,开窗取胚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术后患者的再次妊娠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是同时异位妊娠率也低于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单胎初产妇3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将其分为A组(正常,2115例),B组(超重,678例)、C组(肥胖,318例)。根据孕期BMI增幅将其分为D组(898例)、E组(1712例)、F组(501例)。观察并比较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B组与C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E组与F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E组和D组仅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P<0.05),C组顺产率低于A组和B组(P<0.05);F组剖宫产率高于E组与D组(P<0.05),顺产率低于E组与D组(P<0.05)。结论孕期BMI增幅与妊娠结局和剖宫产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孕期BMI并指导产前胎儿体重预测,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避免母婴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和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76.00%,对照组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40.00%,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2.00%,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32.00%,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宫腔镜手术在输卵管积水型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1年12月20日—2016年12月22日某院就诊的输卵管积水型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输卵管疏通率情况、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术中出血量为(33.54±2.65)ml、手术时间为(1.24±0.22)h、住院时间为(4.55±0.54)d、输卵管有效疏通例数为57例(95.00%)、1年内妊娠例数为33例(55.00%)。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宫腔镜手术在输卵管积水型不孕症中效果较佳,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效果,对后期妊娠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极显著(均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好,输卵管复通率高,术后宫内妊娠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辅酶Q_(10)联合金凤丸对高龄妊娠女性卵巢功能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行IVF-ET的高龄妊娠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IVF-ET前予以辅酶Q_(10)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8例),IVF-ET前予以辅酶Q_(10)联合金凤丸治疗者纳入观察组(60例),并选取同期本院60例健康体检女性纳入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IVF-ET结局及其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及FSH/LH比值]、卵巢储备功能指标[抑制素B(inhibin B,INHB)、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指标[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卵巢直径(mean ovarian diameter,MOD)、窦状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并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女性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E_2、LH、INHB、AMH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PSV、MOD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AFC均显著多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FSH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FSH/LH比值和RI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FSH和LH水平、FSH/LH比值、RI、PSV、MOD、AFC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获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行IVF-ET治疗的高龄妊娠女性患者予以辅酶Q_(10)联合金凤丸治疗,可以促进其卵巢功能恢复,改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厄尔沙坦联合运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单一氨氯地平治疗)、B组(单一厄尔沙坦治疗)、C组(氨氯地平+厄尔沙坦治疗),每组各40例患者,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A组(85.0%)、B组(87.5%),C组与另外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均低于A组(12.5%)、B组(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压达标率为95.0%,均高于A组(60.0%)、B组(52.5%)(P0.05)。结论 氨氯地平、厄尔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获取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空腹血糖水平对胎心监护评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高孕产妇的妊娠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5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根据血糖水平分为A组(5~6 mmol/L)45例、B组(4~5 mmol/L)52例和C组(4 mmol/L)68例。比较三组空腹时及餐后1 h、4 h及5 h时NST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A组的NST评分在不同血糖水平状态下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餐后1 h时NST评分较空腹时明显升高,餐后4 h降低较明显,至餐后5 h接近于空腹时(P0.05)。各组间NST评分比较,空腹时NST评分为A组B组C组(P0.05);餐后1 h时,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餐后4 h及餐后5 h,A组B组C组(P0.05)。A组的剖宫产、低血糖、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的妊高征、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B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低血糖的孕妇,应加强其血糖管理,维持空腹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并密切监测胎儿心率的变化,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冻融周期D5非优质囊胚与D6优质囊胚移植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并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的1 0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速度以及是否为优质胚胎将纳入患者分为D5非优质囊胚组(555例)和D6优质囊胚组(4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D6优质囊胚组着床率(60.75%, 277/456)、临床妊娠率(60.75%, 277/456)、继续妊娠率(54.61%, 249/456)均高于D5非优质囊胚组(54.45%, 280/555;54.45%, 280/555;42.34%, 235/5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10.11%, 28/277)低于D5非优质囊胚组(16.07%, 45/280), P<0.05。两组患者中, IVF受精方式来源囊胚的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与ICSI来源囊胚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6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1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7%(92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43%(85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90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23%(82例),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