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规培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临床路径教学法组(试验组,n=52)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n=50)。在为期8周的规培结束后,通过对专硕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等,对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专业知识笔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能力测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分别为94.23%和6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对带教满意度,有助于健全带教机制。  相似文献   

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家医疗改革重要举措之一,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适应我国当前医学教育现状,培养社会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我院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培中的技能培训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2018—2020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并轨专硕),按照建立的临床实践技...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观察定期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训练3个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员与正常入科4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学员的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结果,探讨模拟人与标准化病人训练对"双轨制"临床专硕临床基本技能的提升作用。方法随机入选规培人员60名,设立A组为对照组(n=60),常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随机入选临床专硕60名,设立B组为实验组(n=60),在常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基础上,定期进行模拟人操作训练及标准化病人训练,出科时通过阶段考核并收集数据。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临床专硕学员出科考试成绩、心肺复苏操作以及人文关怀、临床技巧方面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即"双轨制"教学衔接中,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相结合模式使临床专硕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可能是临床专硕为期33个月的临床基本技能质量保障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医教协同的背景,要求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并轨后更倾向于临床训练,使"专硕"医学科学研究训练时间受到压缩。在3年的有限培养期间内,确保"四证合一"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的前提下,如何化解"规培"临床轮转与"专硕"科研培养的矛盾,是当前各大医学院校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湖北省某高校的附属医院"四证合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在课程设置、轮转安排、考核管理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探索发挥教办、导师、临床带教老师和各科室多方相互配合的"四证合一"优化模式,以期培养出临床与科研能力并重的医学专业研究生,满足新形势下医疗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置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才。目前我国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处于变革期,硕士生源多样,培养模式不统一。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施中导师和研究生产生一些困惑,遭遇一定挑战,需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当前环境下,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按照住院医师规培制度轮转,同时挤出一定时间进行科研训练,经过外科专业学位导师的努力,培养临床能力与科研素质兼备的高层次的外科学专业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是医疗教育的重大改革,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整体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并轨后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以致并轨培养后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失衡、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甚至选择休学、转向科学学位研究生等,严重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也背离了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初衷。朋辈心理辅导是同学之间或年龄相仿的人之间进行的心理辅导,具有便于取信、形式多样、时间自由和针对性强的特点,是为适应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辅导的一种有益尝试。笔者在临床带教实践中以实现教学相长为出发点,以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为抓手,以同一时期轮转同一科室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小组,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请临床带教老师和既往规培中优秀的高年级学长进行梳理分析解答、一对一辅导;定时展开“茶歇会、书友会、科研沙龙、规培论坛”等分享规培轮转中遇到的临床问题、科研难题、生活情感困扰等;利用网络云平台定时推送临床医案分析、科研小技巧等,对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传统专硕和双轨制专硕)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的发表情况,为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培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已经毕业的435名专业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5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共发表840篇学术论文,其中传统专硕247人共发表522篇学术论文(含149篇SCI论文,占28.54%;44篇Medline论文,占8.43%;32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63.03%),生均发表了2.113篇;双轨制188人共发表318篇学术论文(含84篇SCI论文,占26.42%;24篇Medline论文,占7.55%;210篇核心期刊论文,占66.04%),生均1.691篇。结论传统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上均高于双轨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高水平SCI论文发表上,传统型专业学位硕士也高于双轨制专业学位硕士。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西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证合一”规培的实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山西省2015 级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的基本情况、成效、师资、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问卷Cronbach’s α 信度系数为0.89,结构性效能分析显示KMO 检验值为0.93,Bartlett 球形检验值P < 0.01,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4%。结果显示,70.63% 的研究生选择“出于未来就业考虑”作为参加规培的原因;46.39% 的研究生认为参加规培以来“有较大压力”;34.97% 的人认为有“较多”的临床实践机会。研究表明,当前山西省“四证合一”规培体系已较为完善,但依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规培轮转安排及培养模式等问题急待改进,希望本文能为完善今后规培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强化训练在培养神经外科规培研究生显微血管吻合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培训的23名规培研究生,采取纱布缝合-3D树脂血管缝合-鸡翅血管吻合-活体大鼠血管吻合分阶段的强化训练方案,来培养他们的显微血管吻合能力.结果 在最终活体动物实验中,大鼠吻合血管愈合且通...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为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临床能力、又具备较好学术发展潜力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我国采用了将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口腔专硕)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模式,即“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口腔专硕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口腔专硕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出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逐步确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硕士(专硕)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新型培养模式。新模式下,应用型医疗人才输出加快,各种医疗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特点使专硕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不足,研究生教育出现"本科化"趋势。麻醉学逐渐从临床麻醉向围术期医学跨越发展,麻醉科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日趋关键。麻醉学专硕是我国麻醉学科重要的接班人,但他们工作任务重,风险高,往往更加容易忽视自身科研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能够聚焦麻醉学专硕的缺陷点和潜力点改进教学模型并强化课外科研训练,一直是麻醉学专硕教育领域的关注点及难点。文章总结并探讨科研研讨模式(seminar)的基础上引入BOPPPS+PAL理念,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以期为麻醉学专硕乃至整个临床医学专硕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骨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实施多年,显著提高了骨科医师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临床输送了大量的优秀青年医师,进一步推动了骨科的学科发展。但是,在骨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住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分析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骨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培现状与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切实不断提高骨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并轨工作前后,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是否适应改革后的集中学习模式,为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2012~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成绩的描述,分析"并轨"前后,学生对重要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否有变化。结果 "临床医学研究方法"课程考核平均成绩并轨前3年为(75.91±13.10)分,并轨后3年为(74.73±10.26)分;并轨后专硕学位研究生的高分数段构成比下降,90~100和80~89分数段由并轨前的11%和34%下降为并轨后的6%和28%。2012—2017年连续6年,未见考试成绩明显下降和高低分数段构成比明显改变的趋势。结论高密度集中授课的确对专硕学位研究生的考核成绩有影响,平均分数和高分数段构成比均有所下降,但是平均分下降幅度并不大,不及格构成比也没有明显上升。并轨之后的学习模式对专硕学习重要理论课程没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掌握及理解程度,可以达到教学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我国逐渐重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但由于目前规范化培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培训体系,同时教育机制尚未得到完善,在社会需求前提下对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医院神经外科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注重临床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下提出相应改革措施,将研究生教育与医院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强调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使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养成良好医德,再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以促进我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确保规范化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专硕)学生教学信息员在医学基本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探讨临床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双轨制")中,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质量控制的具体运行模式。方法随机入选不同届临床专硕各共120人,设立A组为对照组(n=60),在教学督导监控下完成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设立B组为实验组(n=60),在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共同监控下完成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培训。3个月后,通过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考核并收集数据。结果与A组相比,B组临床专硕学员在心内科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大赛及阶段考试中成绩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专硕"双轨制"教学衔接中,设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信息、监督教学质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好。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可能是临床专硕的临床医学基本技能质量保障和监控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既丰富了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又拓展了继续医学教育外延。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探究,其必要性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医者仁爱精神素养的培育,在医学教育改革和新医科学科发展建设背景下具有可行性。审视课程思政融入临床专硕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性”有缺失,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融入“契合度”存困境,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课程思政“能动性”未凸显。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通过对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的课程思政功能三重建构,探究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由临床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两方面组成。为了分析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现状,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笔者于2021年12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业学位32名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分别从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来源、科研与临床关系认知对比、科研产出时间、科研产出类型、科研能力培养需求认知对比5个方面分析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情况。根据结果分析,增加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增加不同专业研究生科研交流等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口腔医学博士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并轨的模式现已全面实施且成效显著。而口腔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方面,仍然是沿袭传统方式。本文旨通过文献查阅、医院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我国"5+3"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口腔医学博士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并轨的模式的可行培养方式,提出当前情况下两种培养体系结合所面临的困难,准确了解二者的共性的问题,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多举措并行构建合理的并轨培养方式,解决口腔博士专业学位与专科医师规范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为改革试点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并轨培养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中的实践.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神经外科轮转2个月的学生30名为实验班,同期在神经外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30名为对照班,比较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班同学教师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班学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伴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呈现下滑的趋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为了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从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明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从多方面阐述了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