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8)
目的探讨3D解剖图像联合视频短片在颈内静脉置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2名学生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教改组利用3D解剖图像结合临床教学视频讲解,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效果。结果教改组90.5%的学生认为3D解剖图像结合视频教学有利于掌握颈内静脉走行和穿刺定位,81.0%的学生认为3D解剖图像结合视频教学对于掌握穿刺操作有帮助。结论 3D解剖图像联合视频短片教学是促进学生掌握颈内静脉定位和置管技能的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Medora骨板修复前后螺旋CT三维图像分析的意义。方法分析27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螺旋CT三维图像。结果修复后,眼球复位,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结论Medpor骨板利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CT扫描对眼睑视力的恢复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0)
目的通过解剖成人下肢,并观察下肢静脉,为下肢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挑取成人下肢140侧,解剖观察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走行、长度、属支并测量分析其特别点外径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长度分别为(70.98±0.84)cm、(28.94±0.6)cm、(13.57±2.36)cm;大隐静脉内踝尖平面、平股骨内侧髁上缘平面及隐股点外径分别为(1.09±0.37)cm,(1.58±0.75)cm,(2.06±0.49)cm;股静脉起点、股三角尖处及终点外径各为(1.73±0.86)cm,(1.74±0.56)cm,(2.05±0.97)cm;腘静脉起点、中点及终点外径各为(1.53±0.49)cm,(1.58±0.92)cm,(1.63±0.81)cm。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股静脉及腘静脉的解剖观测,为这些静脉的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
目的探讨CT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方法按照CT表现,将68例IVCS患者分为A组(单纯IVCS,n=23)、B组(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n=32)、C组(其他原因IVCS,n=13),选择6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B组CT征象中,下腰椎脱落占18.8%,椎体前缘骨赘占50.0%,椎间盘前凸占31.3%,且各组CT征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诊断不同类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在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共24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盲穿组,每组12人。超声组采用"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盲穿组采用解剖盲探法。结果超声组第一次穿刺成功12例,第一次穿刺成功率25.0%;总穿刺成功41例,总成功率85.4%。盲穿组第一次穿刺成功9例,第一次穿刺成功率18.8%;总穿刺成功25例,总成功率52.1%,与超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超声组误穿动脉0例;血肿2例,血肿发生率4.2%。盲穿组误穿动脉8例,误穿动脉发生率16.7%;血肿10例,血肿发生率20.8%,与超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没有气胸发生。结论 "动态针尖定位"超声引导技术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临床教学中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5)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进行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前三角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应用胆囊后三角入路方法进行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肱骨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40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分别实施X线检查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骨折病理分型,对比骨折分型准确率.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分型准确率为95.00%,高于X线检查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相似文献
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骨盆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予以诊断,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骨盆骨折50例患者中,发现120处骨质损伤,经X线平片有105处确诊,准确率为87.50%;经二维CT的图像诊断有112处确诊,准确率为93.33%;经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有120处确诊,准确率为100%。结论骨盆骨折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提高准确率,并清晰显示骨折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20例,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解剖盲探颈内静脉置管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总成功率分别是83%和40%,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51%和25%,误入动脉的发生率分别是0%和27%,对教学的满意率为100%和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在麻醉科颈内静脉置管术临床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8)
目的分析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B超引导定位和体表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0月诊治的90例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表定位,试验组采用B超引导定位,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入动脉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穿入动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应用B超引导定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入动脉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有血尿史且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的检出情况及对膀胱癌不同病灶的发现情况,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中行纤维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共54例确诊为膀胱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出膀胱癌患者50例,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与纤维膀胱镜对三角区、右侧壁及左侧壁膀胱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8.0%,阴性预测值为50.0%,正确指数为74.0%。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之后处理,并且对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比较,MRI诊断符合度低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之后诊断符合度,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宋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191-192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柱椎骨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螺旋CT扫描结果。结果骨折分型方面,单纯曲骨折、爆裂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分别有24例、15例、8例、3例;受累椎骨方面,50例患者共有62处椎骨损伤,且以腰椎损伤居多,腰椎损伤患者所占比重(56%)与其他部位损伤患者所占比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脊柱骨折诊断中,可立体、全面、清楚地显示骨折情况,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法、确定手术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累及关节面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2例患者在采取多平面重建后均可清楚显示各类骨折;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可对骨折劈裂以及塌陷情况进行评估;32例患者中29例均由容积重建确定手术路径,手术结果均证实了容积和多平面重建扫描显示的骨折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直观和立体地显示患者关节面骨折情况,对选取合适手术入路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80例患者均给予X线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和确诊胫骨骨折类型。结果 X线检查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的可疑骨折检测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的确诊率低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且误诊率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的后柱骨折、内柱骨折、外柱骨折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显示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情况,避免了X线检查的影响因素,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诊疗方案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2)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采用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螺旋CT对肺癌患者行薄层扫描,并对其进行三维建构。三维建构方法有三,即表面遮盖成像、密度投影和多平面建构。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和MPR重建显示病灶部位的准确度高,此外,还能显示支气管阻塞程度、病灶与纵膈关系和淋巴结侵袭的状况。肺癌病灶软组织的SSD成像可以全面呈现其发展形态,支气管树SSD和Min IP成像能呈现气管的阻塞程度和狭窄的范围,但SSD和Min IP图像不精细,对病灶的解剖细节显示较差,对肺癌的早期病灶、气管阻塞范围和程度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制。结论螺旋CT薄层切面扫描和MPR图像是当前诊断中央型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SSD和Min IP图像能直观呈现肺癌病灶现状,此外,还能弥补横切面图像的欠缺,但不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解剖细节。 相似文献
19.
《中外医学研究》2015,(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累及关节面复杂骨折患者中选取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X线平片检查及常规轴位CT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中,遗漏3例无移位裂缝骨折,2例塌陷骨折,4例髁间嵴骨折,图像无法对骨折块大小、骨折块移位以及塌陷程度进行判断;常规轴位CT检查中,共遗漏2例髁间嵴骨折。多层螺旋CT检查,未出现遗漏,均明确诊断,同时对骨折形态及骨折范围能进行清晰显示,可实现多角度观察。结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检查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全面且直观显示骨折形态,为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高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诊断,分析52例患者CT表现及CT的应用价值,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诊断结果显示单纯性阑尾炎2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CT主要表现为阑尾壁存在不同程度水肿,阑尾肿大,管径增粗,且合并脓肿形成或周围炎性渗出。CT诊断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检出50例,诊断符合率为96.15%,与手术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应用CT能够有效诊断出急性阑尾炎的类型,且可有效反应阑尾具体情况、表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