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内侧平台后倾角以及外侧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优良率为9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2%。结论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应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骨折基本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比例分别为92.5%、85.0%,高于对照组的75.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层入路治疗方法,对骨折复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借鉴作用。方法筛选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科室收治的累及后柱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侧倒"L"型后入路联合前内侧或者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分析临床X线检查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数据分析结果 :X线检查愈合时间为13~23周,平均愈合时间(14.5±3.2)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在105~135°,平均活动度为(119.0±3.9)°,术后3个月膝关节评分为(80.2±1.1)分,术后4个月膝关节评分为(81.2±1.1)分,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4.9±1.6)°,术后4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5.3±1.5)°。结论在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采用内侧倒"L"型后入路联合前内侧或者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愈合时间较短,胫骨平台内翻角恢复良好,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后侧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 均为Schatzker Ⅴ型、Ⅵ型, 依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前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 研究组予以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复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少于对照组(t=2.45、6.31, P均<0.05)。研究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χ2=6.28、9.80,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 1/40)低于对照组(25.00%, 10/40),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可缩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 提高负重能力, 确保术后骨折复位以及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3D打印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S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性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能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经过CT评估均为三柱骨折,手术采用漂浮体位,前外侧联合后侧倒L切口入路,微创三柱固定,评估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总优良率88.5%。结论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波及后柱的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进行X线检查并记录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并进行随访,评定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60~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85.5±10.5)min;术后X线检查骨折复位成功14例;术后未出现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切口裂开,经适当处理后痊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1.5±2.8)周;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9%。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优质护理在促进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术期优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促进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施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术,比较2组康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11月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30例,根据手术差异分为两组均1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踝关节不稳定、敏捷性、下肢功能、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例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分析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2.67)周,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骨不愈合、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评价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结合锚钉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联合锚钉系统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程度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4.21±2.14)min;术后无并发症;骨折一期愈合的平均时间为(9.20±0.44)周;膝关节活动度较好,功能稳定。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结合锚钉系统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牢固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将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90.69±6.69)天,少于对照组的(114.89±7.23)天;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为(86.56±6.12)分,高于对照组的(73.12±6.55)分;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实施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3%、9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7%和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措施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及螺钉前外侧与内侧入路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前外侧组(n=40)、内侧组(n=40),分别在应用加压钢板及螺钉基础上行前外侧入路、内侧入路修复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内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前外侧组(P0.05)。结论加压钢板及螺钉内侧入路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29例,对照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应用止血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变化,统计并发症结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中各项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2例,均为三柱骨折。所有患者均根据三柱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平台塌陷处以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随访1年,X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程度,比较HSS、Rasmussen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当时均得到良好固定;膝关节内翻角和后倾角均得到纠正,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年HSS评分优良率达到90%。除了2例患者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三柱固定理论在治疗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中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