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借鉴作用。方法筛选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科室收治的累及后柱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侧倒"L"型后入路联合前内侧或者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分析临床X线检查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数据分析结果 :X线检查愈合时间为13~23周,平均愈合时间(14.5±3.2)周,膝关节的活动度在105~135°,平均活动度为(119.0±3.9)°,术后3个月膝关节评分为(80.2±1.1)分,术后4个月膝关节评分为(81.2±1.1)分,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4.9±1.6)°,术后4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5.3±1.5)°。结论在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采用内侧倒"L"型后入路联合前内侧或者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愈合时间较短,胫骨平台内翻角恢复良好,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8例胫骨后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A组实施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方式处理,B组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B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OM)均高于B组(P<0.05)。A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较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折处愈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进行X线检查并记录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并进行随访,评定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60~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85.5±10.5)min;术后X线检查骨折复位成功14例;术后未出现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切口裂开,经适当处理后痊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1.5±2.8)周;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9%。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下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 均为Schatzker Ⅴ型、Ⅵ型, 依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前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 研究组予以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复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少于对照组(t=2.45、6.31, P均<0.05)。研究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χ2=6.28、9.80,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 1/40)低于对照组(25.00%, 10/40),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可缩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 提高负重能力, 确保术后骨折复位以及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后外侧髁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后外侧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根据俯卧位后外侧入路实现对桡骨远端"T"型钢板的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0"100 min,平均85.3 min;患者12例经过12~24个月的随机访问,骨折得以愈合的时间为16~24周,平均18周。末次随访DR片均示关节面平整,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畸形,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骨折不愈合、复位位置的丢失等。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0~96分,平均92、3分,均为优。结论 MFB胫骨平台分型可以很好的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固定的方式,便于直视下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观察组,n=19)和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对照组,n=23)。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1个月。观察组在切口长度(6.21±1.03)mm、手术时间(66.05±10.35)min、失血量(91.05±16.29)m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应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骨折基本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比例分别为92.5%、85.0%,高于对照组的75.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层入路治疗方法,对骨折复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能力有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应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17%,对照组优良率为67.65%,研究组优良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内侧平台后倾角以及外侧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优良率为9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经过CT评估均为三柱骨折,手术采用漂浮体位,前外侧联合后侧倒L切口入路,微创三柱固定,评估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总优良率88.5%。结论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波及后柱的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2例,均为三柱骨折。所有患者均根据三柱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平台塌陷处以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随访1年,X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程度,比较HSS、Rasmussen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当时均得到良好固定;膝关节内翻角和后倾角均得到纠正,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年HSS评分优良率达到90%。除了2例患者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三柱固定理论在治疗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中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及螺钉前外侧与内侧入路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前外侧组(n=40)、内侧组(n=40),分别在应用加压钢板及螺钉基础上行前外侧入路、内侧入路修复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内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前外侧组(P0.05)。结论加压钢板及螺钉内侧入路修复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1例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行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行外侧单切口单侧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和出院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开始锻炼时间,负重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单钢板治疗,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早负重及减少膝关节僵硬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后侧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施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术,比较2组康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评价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结合锚钉系统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联合锚钉系统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程度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4.21±2.14)min;术后无并发症;骨折一期愈合的平均时间为(9.20±0.44)周;膝关节活动度较好,功能稳定。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结合锚钉系统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牢固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从双侧置入钢板内固定用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探索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患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人员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记录每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膝关节的伸屈角度等数据,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统计。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比对照组表现优异(P0.05),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4.4%和6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从双侧置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在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膝关节伸曲度以及骨折愈合优良率等方面优于外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因此双侧钢板置入的内固定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钢板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我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31例,其中112例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为A组,119例采用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为B组,对比两组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折能够较早的愈合,膝关节得到较早的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2%。结论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