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分为2组:GCS≤8分者为A组,GCS9~12分者为B组,各40例。检测并比较2组入院1 d、7 d、14 d的血清CRP、TNF-α、IL-6及IL-8水平。结果 2组血清CRP、TNF-α、IL-6及IL-8表达水平均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A组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血清IL-8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B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7,0.475,P0.05)。结论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治疗与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依据病情轻重、病灶大小分为重、中、轻度组,大、中、小灶组。对比组间IL-6、TNF-α、C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病灶组间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CRP水平:重度组>中、轻度组(P<0.05)。血清IL-6、CRP水平:大灶组>中灶组>小灶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大灶组>中、小灶组(P<0.05)。结论IL-6、TNF-α、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病例组)、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反应蛋白(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IL-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中,TNF-α、IL-1β、IL-6、MCP-1、CRP的表达明显上升,IL-2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上升,相关指标与盆腔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多发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05-2016-01收治的多发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IAT组)和异体血输注组(ABT组)2组,于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用肝素抗凝试管采集空腹静脉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RP、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术前血红蛋白量、术中输血量及受伤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输血第1天、第3天(T1、T2)TNF-α、IL-6较麻醉诱导前(T0)显著升高(P0.05),CRP到T2时才显著升高(P0.05);IAT组TNF-α、IL-6在T1、T2时显著低于ABT组(P0.05),而2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血回输能够降低多发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TNF-α、IL-6炎症水平,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LDH患者(LDH组)、选取10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PGE2、5-HT、IL-1β、IL-6、TNF-α水平,并按照病理学分型将LDH组分为突起型(突起组)、破裂型(破裂组)、游离型(游离组)进行分层分析,探讨LDH患者上述指标与患者疼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LDH组患者的血清PGE2、5-HT、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组LDH患者的血清PGE2、5-HT、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的高于突起组、破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LDH患者的血清PGE2、5-HT、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的高于突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患者的血清PGE2、5-HT、IL-1β、IL-6、TNF-α水平与患者手术前的VAS疼痛程度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LDH患者PGE2、5-HT及炎症细胞介质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的升高,并且与LDH患者疼痛程度及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不同发病期及分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M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发病期、不同分期患者的基础资料及血清TNF-α、IL-6、CRP水平,并分析不同发病期及分期与血清TNF-α、 IL-6及CRP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肾功能不全期、复发期、初发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高于临床缓解期,肾功能不全期、复发期高于初发期,肾功能不全期高于复发期(P<0.05);Ⅲ期、Ⅱ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高于Ⅰ期,Ⅲ期高于Ⅱ期(P<0.05);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与发病期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患者不同发病期及分期与其血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1-7月,按肺部感染评分(CIPS)选取于本院诊治的重症MPP患儿30例(重症MPP组)和轻症MPP患儿32例(轻症MPP组),以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治疗后,对患儿再次进行IL-6、IL-10、TNF-α水平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MPP组(P0.05);轻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研究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血清中各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重症MPP组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患儿血清IgM水平显著升高,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TNF-α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MPP患者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结直肠癌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第2天(术前)、术后第3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IL-1β、IL-6水平,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血清TNF-α、NO、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Ⅲ~Ⅳ期,而NO水平高于Ⅲ~Ⅳ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手术前,而NO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其水平升高,而NO水平随着病情加重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85例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体检健康者、CO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清IL-6、PCT、TNF-α、CRP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IL-6、PCT、TNF-α、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PCT、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IL-6、PCT、TNF-α、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对监测病情转归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外周血膜联蛋白A1(ANXA1)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经病理确诊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治疗后确诊为复发的鼻咽癌患者30例为复发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ANXA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结果放疗组患者放疗前外周血CRP、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放疗后1d和放疗后1个月,放疗组患者放疗后1d外周血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放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患者放疗前外周血ANXA1、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后1d和放疗后1个月,放疗组患者放疗后1d外周血ANXA1、IL-10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CRP、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放疗组放疗前的水平,外周血ANXA1、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期的逐渐加重,外周血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ANXA1、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外周血ANXA1与IL-10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1 7,P0.05),与血清CRP、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97 6、-0.412 7,P0.05)。结论监测患者外周血ANXA1水平对了解鼻咽癌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及预测复发有价值,联合监测CRP、TNF-α及IL-10的水平对掌握鼻咽癌患者的病情变化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miR-21水平变化及与患者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AP患者43例(SAP组)、轻症胰腺炎患者75例(MAP组),再另选取同期健康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PTX3、TFPI、miR-2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SAP组患者血清PTX3、TFPI、miR-21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对照组(P0.05),MAP组血清PTX3、TFPI、miR-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SAP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对照组(P0.05),MAP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SAP组患者血清PTX3、TFPI、miR-21与其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AP患者血清PTX3、TFPI、miR-21水平较MAP及健康人群升高更加显著,并且与炎症反应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ALI患者76例(AL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NT-proBNP、IL-6、TNF-α的表达差异,同时评估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LI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肺损伤患者NT-proBN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肺损伤患者,而中度肺损伤患者各指标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肺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死亡组ALI患者血清NT-proBN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IL-6、TNF-α的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反映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且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科室联合保温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常规保温)、B组(术中保温)和C组(多科室联合保温)。术前1 d(T_0)、术后第1天(T_1)、术后第3天(T_2)、术后第5天(T_3)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T_0时点比较,3组术后各时点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除C组T_3时点、TNF-α水平外)。T_1、T_2、T_3时点,C组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多科室联合保温措施可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减轻机体免疫应激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例NAFL患者为NAFL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6及TNF-α水平变化,分析HOMA-IR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NAFL组的FBG、HOMA-IR、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IL-6、TNF-α具有显著正相关(r=0.649,0.724,P0.01)。结论 NAFL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45例AECOPD患者设为加重组,45例COPD缓解期患者设为缓解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TNF-α水平,并比较三组痰液中IL-6、TNF-α含量。结果缓解组、加重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加重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加重组痰液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加重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水平及痰液中IL-6、TNF-α含量变化可有效用于AECOPD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60例同期于信阳市中心医院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y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4-羟基壬稀酸(4-HNE)],并分析Hcy水平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为(28.45±5.17)μmol/L,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13.26±3.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5,P0.05)。观察组血清IL-1、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ROS、MDA、4-H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血清Hcy水平与IL-1、IL-6、CRP、TNF-α、ROS、MDA、4-HNE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Hcy水平与机体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体液免疫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2例和开腹组42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分别检测手术前后人免疫球蛋白G(IgG)、人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13、16.946、7.003、4.675、5.332、4.676、3.45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M、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IL-6、IL-8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IgG、PA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CRP、TNF-α、IL-6、IL-8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4.918、5.224、7.379、4.669、7.361,P0.05)。结论腹腔镜下急性阑尾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手术创伤,机体免疫功能较好,炎性反应低,安全性好,有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脑卒中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76.4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以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RP、IL-6、TNF-(水平,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李有平  郑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1981-1983,1987
目的观察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Majeed评分),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活性(C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1.18%vs.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CK、IL-6、TNF-α水平均比术前升高,但术后观察组CRP、CK、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5%vs.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联合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效减轻患者应激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