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且干预前后消融区密度、肿瘤直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热2例,局限性气胸1例,胸痛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结论对肺癌患者在MSCT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效果比较好,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引导下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病灶完全消融率、6个月生存率及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栓、感染、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4例126枚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63枚)和观察组(n=27,63枚),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61/63)高于对照组的79.4%(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1/27)低于对照组33.3%(9/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甲状腺实性结节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引导下不接触肿瘤(No-touch)射频消融新技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7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4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二维超声引导下No-touch射频消融治疗, B组给予常规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分析两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消融时间、消融面积、剩余肝脏体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A组和B组患者血清AFP、CEA和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 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 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 CD8+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A组患者CD3+和CD4+水平高于B组, CD8+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7个月(95%CI: 44.27~49.72), 长于B组的34个月(9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腺肿瘤患者,常规病理证实乳腺良性肿瘤22枚.均接受超声与超声造影,局麻下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手术,对超声检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枚消融瘤体,7个消融定义为中心型消融,15个定义为非中心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局部射频消融术与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8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il、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以及累积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癌切除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局部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更低,患者生存情况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15/38),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术后放射性耳根痛、术后放射性牙痛、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总有效率100.00%(15/1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采用埃克替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收治的以脑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共48例,均主诉胸腔积液。所有患者均采用埃克替尼治疗,3次/d,125 mg/次。观察本组患者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内未出现完全缓解病例,12例部分缓解、22例病情稳定、14例病情进展。不良反应方面以皮疹、腹泻为主,所有不良反应均经治疗与护理后有所缓解或消失,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药病例。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采用埃克替尼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近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治疗可耐受,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收治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在DSA引导下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臭氧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模拟视觉疼痛评分(VAS),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4±0.7)分,低于对照组的(3.6±0.5)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良率90.9%,高于对照组7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DSA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对61例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61例患者如期实施治疗,经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且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微创新技术,但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外科治疗手段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为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患者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低于B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能够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短期生存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化疗共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对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30例仅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30例在化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生存率(1年、2年、3年)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中药+化疗治疗,近期效果显著,利于生存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72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采取俯卧位为手术体位,给予患者常规消毒及麻醉后,应用C型臂X线透视定位下进行穿刺,之后对照组应用单一射频消融系统治疗疾病,观察组则应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治疗疾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单纯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方法治疗疾病可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增强CT与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经PRFA治疗的肝癌患者(共82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1个月后分别给予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PRFA的治疗效果,并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68.18%(15/22),漏诊率为31.82%(7/22),特异度为91.67%(55/60),误诊率为8.33%(5/60)。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为72.73%(16/22),漏诊率为27.27%(6/22),特异度为93.33%(56/60),误诊率为6.67%(4/60)。结论增强CT与超声造影在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时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2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和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使用超声导向技术和自凝刀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分别对60例患者70个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20个,黏膜下肌瘤50个)行常规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CEUS)检查,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即刻用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来评判消融的效果,当部分带蒂黏膜下肌瘤消融后,随即将其取出送病理。观察常规超声肌瘤体积的变化、血供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将其4、7、10个月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使用超声造影检查技术而发现的70个病灶基本与子宫肌瘤"周边网状增强模式"相同;病灶灰阶超声造影表现主要呈"缺根型"造影增强模式,这些表现主要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后。并且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后4、7、10个月的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即刻应用灰阶超声造影,严格掌握手术中产生的其他病症,可以很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病症。  相似文献   

16.
<正>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消融治疗已被国内外确定为小肝癌根治手段,多数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经皮对肿瘤靶向定位,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凝固灭活肿瘤组织。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冷冻治疗、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HIFU)、激光消融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影像引导手段包括超声(US)、CT和MRI等;有些不宜经皮消融治疗的肿瘤在开腹下进行,也常在手术切除中联合应用,故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类表法将42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比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术中射频消融时两组患者SBP、D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拔除气管导管时治疗组患者SBP、DBP和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镇静警觉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效果较为显著,术后苏醒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海信计算机辅助系统(CAS)辅助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拟行HIFU治疗的22例胰腺癌患者。术前采用海信CAS将二维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明确胰腺肿瘤与周围肠道、脏器的毗邻关系,通过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局部消融疗效,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海信CAS数字化三维重建结果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周围肠道、脏器的毗邻关系,协助实现精准消融。22例胰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率为9.1%,部分缓解率为68.2%,疾病稳定率为13.6%,疾病进展率为9.1%。所有患者在HIFU术后均未出现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胰瘘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浅Ⅱ度皮肤灼伤。结论 海信CAS辅助下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T-CT定位下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同步化疗,观察在PET-CT定位下调强放疗同步放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和GTV计划参数。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反应、发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3.33%、1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TCT图像GTV平均体积为(105.32±5.96)cm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62±6.78)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定位下调强放疗同步化疗能提高靶区分布合理性,可提高靶区域照射剂量,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同期联合洛铂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9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放疗同期联合洛铂化疗、对照组接受放疗同期联合顺铂化疗。对比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其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肝肾功能损伤和放射性直肠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的同时加以洛铂同期化疗临床疗效肯定,并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