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医药疗法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FRNS)的疗效。方法 :6 0例FRN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和对照组 (30例 ,采用单纯西药治疗 ) ,比较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 76 .7% ,缓解后 6个月、1年、4年复发率分别为 0、4 .3%、17.4 % ,平均缓解期为 (33.7± 3.6 )月 ,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2 6 .7% ;对照组缓解率为 4 0 % ,6个月、1年、4年复发率分别为 16 .7%、4 1.7%、5 8.3% ,平均缓解期为 (12 .5± 3.6 )月 ,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3.3%。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RNS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糖肾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进一步证实糖肾康对DN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治疗组73例采用糖肾康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75例单服卡托普利,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TGF-β1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尿TGF-β1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IR)、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糖肾康通过改善血糖、血脂、IR、血流动力学和直接抑制TGF-β1功能及分泌达到保护肾脏,使尿TGF-β1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中药加西药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西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糖、肾功能、蛋白尿、尿系列微量蛋白、血脂及血液黏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07%,明显优于对照组52.38%(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肾功能,降低血糖、蛋白尿和尿系列微量蛋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相关的肾组织病理因素。方法:对58例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中药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肾组织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组中细胞性新月体组、肾小管萎缩组、肾小血管病变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西医组:肾小球无硬化组、肾小球硬化组、细胞性新月体组、间质纤维化组、肾间质炎症组、肾小管萎缩组、肾小血管病变组、无肾小血管病变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理表现对中药组、中西医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肾脏病理表现为活动性病变及慢性病变的IgA肾病患者均具有疗效;而单纯中药辨证治疗对于肾脏病理表现以慢性病变为主者(肾小管萎缩、肾小血管病变)具有疗效。对于西药无法干预治疗的重症型IgAN患者,单纯中药辨证治疗仍能改善部分患者24h尿蛋白排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仍有60.7%,结合中药辨证治疗IgAN可与西药治疗优势互补,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复发性尿路感染随机分成两组,中西药组38例和西药组40例。中西药组加用"宁泌泰"。宁泌泰使用方法每次3粒,治疗期每日3次、巩固期每日2次、维持期每日1次连续使用,观察期停药。结果:78例中总治愈69例(88.5%),有效7例(8.9%),无效2例(2.56%)。西药组分别为35例(87.5%)、4例(10%)、1例(2.5%),中西药组分别为34例(89.5%)、3例(7.9%)、1例(2.6%)。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在治愈率和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无差异。治愈的60例患者总疗程22~118周,平均(50.1±20.6)周。治疗期6~75周,平均(30.48±15.23)周。巩固期4~13周,平均(5.28±2.34)周。维持期12~30周,平均(14.33±3.70)周。二组的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和总疗程时间,中西药组分别为(28.2±10.2)周、(4.3±3.6)周、(14.2±4.6)周、(46.7±10.2)周,西药组分别为(32.4±12.8)周、(5.5±2.2)周、(14.8±3.1)周、(52.7±11.7)周。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相比,在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疗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治疗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的分期治疗方法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加用宁泌泰的中西药治疗比单用西药其总疗程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测定了27例正常白蛋白尿、1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和1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的NIDDM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及肾脏体积,结果表明在NIDDM正常白蛋白尿组病程GFR及肾脏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糖尿病肾组GFR、ERPF明显下降,早期糖尿病肾病组GFR、ERPF与对照组无养成差异,但肾脏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本文亦测定了尿白蛋白、IgG、NAG、THP排泄率及CCr在糖尿病肾病各期的变化并探讨其各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A组)30例,西药治疗组(B组)(头孢哌酮+吲哚美辛+奥美拉唑)30例,中西药联合治疗组(C组)30例。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通过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了解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查前列腺液了解白细胞数量情况。结果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中药组与中西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药组与中西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等级上,3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上,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但在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等级的改善效果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结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NS)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规范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则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0%,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10%,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副反应率为20%,对照组为90%,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激素抵抗性NS的有效率,还可以降低西药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与原发病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疗效,明确多囊肾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可行性。方法:临床纳入我院腹膜透析龄超过3个月,原发病为多囊肾病及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各30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进入透析前及透析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 h尿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钙、血清磷、血红蛋白等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结果:进入腹膜透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压、24 h尿量无明显差异,多囊肾病患者的肾脏长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组。在行腹膜透析治疗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KT/V、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钙、血清磷、血红蛋白、白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分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时间(15.8±12.8)月vs(16.5±10.9)月、腹膜炎发生率(0.024次/人°,0.025次/人°月)以及腹膜炎致病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原发病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一样,多囊肾患者增大的肾脏对腹膜透析的效果无明显影响。多囊肾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排除其他特殊禁忌证,可将腹膜透析作为首选肾脏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7例,西医治疗组(对照组)69例,观察治疗缓解后6个月、12个月和48个月时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分别为0、4.4%和13.4%。对照组分别为10.8%、24.3%和37.8%。治疗组各期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2例IgA肾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2例 ,用西医对症治疗加服中药 ;对照组 30例 ,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 .3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2 3.3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络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泄浊方组(中药组)、氯沙坦组(西药组)和通络泄浊方+氯沙坦组(中西药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中西药组Nephrin和Podocin mRNA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结论:通络泄浊方通过促进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60例(60眼)迟发性葡萄膜炎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局部扩瞳,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等方法,中西药联合除应用西药局部治疗外拟中药明目消障汤剂口服.结果西药治疗组治愈24例(80.0%),无效6例(20.0%);中西药联合组治愈29例(96.67%),无效1例(3.33%).中西医治疗组治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纤维渗出物吸收快、视力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Pub Med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国内9个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42例患者,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显示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3,95%CI(1.53,3.24),P<0.000 1]。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9,95%CI(1.40,3.13),P=0.000 3]。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部分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6,95%CI(0.91,1.72),P=0.16]。结论:尽管本Meta分析结果肯定了中西结合在治疗IgA肾病中的肾保护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面优势,由于目前尚缺乏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大样本RCT,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患者人数较少,进行评价所纳入的9篇RCT质量不高。因此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完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明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肾保煎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浆血栓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分别给予糖肾保煎剂(中药组)、瑞泰(西药组)治疗8周.检测糖肾保煎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浆血栓素水平影响.结果:中药组能减少UAlb;提高肾皮质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使血浆TXB2明显降低,6-Keto-PGF1α升高;减小肾小球平均截面面积(MGA).结论:肾组织内的氧化损伤及肾小球内微循环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糖肾保煎剂能减少糖尿病大鼠24 h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组织氧化损伤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对比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肾炎性肾综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和65%,而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和13.6%,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和50%;并且治疗组之血液流变学改善和心脏病变的恢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性肾综的疗铲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毒清对早期高血压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高血压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尿毒清治疗组及非尿毒清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两组尿蛋白缓解率、完全缓解率以及肌酐倍增、e-GFR变化、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重复肾活检指标的比较.结果 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基本病情无差异.两组治疗6个月尿蛋白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意义.40例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时间为24个月),治疗组肌酐倍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3%和42.1%(P <0.05),前组肌酐倍增时间延长,两组均无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随访末尿毒清治疗组e-GFR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87.38±17.9 ml/分vs.76.05 ±23.5ml/分,P=0.007).4例患者(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在随访24个月行重复肾活检,其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改变均较首次肾活检时加重.结论 尿毒清通过延缓肾功能进展,可用于早期高血压型IgA肾病患者的治疗,成为此类患者早期治疗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肾病的损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肾病 (IRD)是指由于慢性肾动脉供血不足即肾动脉狭窄或阻塞 (≥ 60 %)、严重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肾脏疾病[1 ] 。在过去的 2 0年间 ,肾血管损害导致的肾功能缺损已在临床医师中取得广泛共识 ,一些研究提示 ,在新发现的终末期肾病 (ESRD)患者中有 14 %~ 2 0 %的的原发病因为肾血管损害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缺血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医师中仍有争议。本文回顾了对肾脏低灌注损伤的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泻肾活血法对IgAN患者血SIgA和尿IL-6的影响,探讨泻肾凉血法治疗IgAN的作用机制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77例IgAN肾经实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福辛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泻肾凉血方。治疗12周,观察疗效指标(尿蛋白定量、Scr、Urea、CCr、中医证候积分等)和研究指标(血SIgA和尿IL-6)以及肝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16岁~58岁,平均(42.08±9.71)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24.78±48.05)个月。对照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16岁~65岁,平均(42.20±10.89)岁;病程1个月~11年,平均(21.36±23.5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基线平均动脉压、ALT、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尿素水平、肾脏病理Lee分级、肾小球、肾小管、血管积分和Katafuchi总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基线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Scr、Urea、CCr均无明显变化(P0.05);尿IL-6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SIgA水平只在治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过程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泻肾凉血法治疗IgAN近期疗效确切,对IgA肾病血SIgA和尿IL-6有调节作用,提示了泻肾凉血法治疗IgAN可能的作用机制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8):1655-1659
[目的]比较西药、中西药联合、太极拳结合中西药联合及药膳饮食等不同干预方案预防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术后再次发生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索适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术后再骨折的预防策略。[方法]PVP手术患者120例,分为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综合组(太极拳结合中西药联合及药膳饮食)共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案,其中西药组予以鲑鱼降钙+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阿伦磷酸钠片进行治疗干预;中西药联合组:西药组方案加用壮药经验方固本疏肝壮骨方内服(每月服用10~15服,术后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综合组:中西药联合组加上统一进行太极拳培训,指导研究对象有规律地打太极拳,同时指导其调整膳食结构。观测并比较各组椎体骨折发生情况、VAS骨痛评分改变、腰椎椎体QCT值及跌倒发生等情况。[结果]随访1年内各组胸腰椎体再发骨折组间比较西药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各组内骨痛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骨痛VAS评分显示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随访1年腰椎QCT比较显示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组随访1年与术前对比QCT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内各组跌倒发生情况,西药组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太极拳结合中西药联合及药膳饮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VAS骨痛评分、减少跌倒次数及再发骨折。但跌倒次数及新发骨折方面与中西药联合干预比较未见显著差别,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