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武汉大学医学生实施新型的儿科理论课和床边教学方法,初步探讨此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方法 以2010 级、2011 级、2012 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班328 名和实验班68 名。普通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 实验班采取以临床病理生理和治疗学(clinical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y,CPPT) 为核心的武汉大学医学教育改革(WuHan University MedicalEducation Reform,WUMER)教改模式,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普通班与实验班之间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差异减小,但各年级之间的理论、技能和病例分析3 个成绩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3 个方面进行分析,儿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能够提高有效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基于儿科教学的序贯病案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实习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序贯病案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团队合作评分、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实验操作评分、报告撰写能力评分及团队合作评分高于对照组,见习阶段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序贯病案教学,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儿科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国际医学交流、科研现代化儿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累积量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教材、课程设置不合理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诸多问题。文章介绍了双语教学的形式和儿科双语教学的特点,就儿科医学双语教学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从全方位提高双语教学授课教师的水平、重视医学专业双语教材的开发、优化课程设置,营造学习氛围及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可能的应对策略,根据各个学校和医院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完善儿科双语教学体系,适应教学需求,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效果。方法将9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在儿科推拿教学中:A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B组采用视频观看教学,C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课后测试3组成绩及分析教学满意度。结果 3组教学方式在课后测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转课堂教学在实践性、教师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提升方面的满意度最高(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结合情景教学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儿科临床见习的8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当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同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均等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小组,对照组采取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情景教学,对两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病历书写水平、学生满意度以及兴趣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病历书写水平以及兴趣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总体满意率方面与对照组对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儿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结合情景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病历书写水平以及理论实践水平,使学生对儿科学临床教学的方法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学双语授课存在问题,提高双语授课教学质量。方法统计双语授课在内科学中的课时比例,对双语授课和国语授课教师进行满意度比较,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双语授课的质量评价。结果双语授课课时占总课时60.23%,学生对国语授课整体满意度高于双语授课教师(P0.05),76.32%学生认为双语授课比例合适。结论双语授课是目前临床教学的一种趋势,但目前双语授课模式在我国推行尚不成熟,需进一步解决一系列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双语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7.
现在医疗环境下,儿科医生数量明显小于临床患儿需求,因此急需培养大批优秀儿科医生进入临床,缓解供需失衡的现状。随着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儿科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儿科学教学的需要,临床医学教育进入了全新教学时代。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可以有效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国家输出儿科学人才。文章首先阐述情景模拟教学的概念及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麻醉、急诊、护理、内外科及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不足,进行思考,为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最具活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本文通过收集各种临床典型视频资料,建立儿科学多媒体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库,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在所收集的资源库中有目的地选择相关教学素材,设计、制作出适合随堂教学、临床见习及实习的实用性课件,该课件案例视频真实、生动、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较为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语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眼科学生56名实施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选取遵义医学院眼科学生56名实施双语教学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客观题得分(52.6±3.8)分、主观题得分(35.8±2.1)分、总成绩得分(88.4±5.3)分,高于对照组的(41.7±4.0)分、(30.6±2.3)分、(72.3±5.9)分。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课堂气氛活跃(96.4%)、眼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91.1%)、信息收集能力增强(87.5%)、信息分析能力增强(89.3%)、口语表达能力提高(98.2%)、自学能力提高(83.9%)、团队协作精神提高(85.7%)]高于对照组[(55.4%)(57.1%)(67.9%)(66.1%)(46.4%)(53.6%)(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语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病理生理学在双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级及2016级共600名学生展开双语教育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抽取2015级临床一班(对照组,常规教学)和2016级临床二班(实验组,双语教学)学生共100名为双语教学研究对象,围绕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的教学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语教学可行性问卷调查研究中,600份问卷有效,其中500名学生支持双语教学,有100名学生反对双语教学。实验组教学成效中,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84%学生非常喜欢该种教学方式;7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自己的学习变得更主动,90%学生认为增强了自己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实验组病理生理学生的期末平均成绩为(80.25±2.60)分,对照组为(75.25±1.40)分。两组病理学生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生理学课程进行双语教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有着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把师生放在同一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可以在线享受顶级学校的教育资源,慕课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之中。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在不仅能传授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慕课和PBL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儿科学教学中将慕课与PBL教学理念有机结合,不但使学生能更迅速地掌握儿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而且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精品课程指在教师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教案、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一流水平的典范性课程,它是高等院校教学品质与教学革新工程的关键构成要素。然而,精品课程难以实现实时的互动交流,而网络课程独有的远程性和瞬时性,使其对教学质量具有特别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怎样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引下,构筑交互型精品课程远程课堂平台,最大程度地确立学生与老师间、学生与教学资源间的关联,使得它更加匹配学习规则,是文章探讨的基础。期待本次探讨可以阐明出精品课程的关键价值,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未来的支柱;因此儿童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儿科医师荒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问题,解决“儿科医师荒”难题,重在建立一整套儿科思政教育体系内容,培养儿科医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如何提高儿科医学生的思想认知,改变医学生对儿科医生“低性价比”的固有印象,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儿科医生的这个职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是儿科思政教育的核心。文章从思政课程在儿科教育中的必要性、儿科思政教育的实践方法等方面对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文章同时指出,教育者需要首先自己对儿科思政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其次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进步。力争将思政教育通过多维度、多路径、多手段,将思政内容时时处处悄然融入,力争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在儿科学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2008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儿科方向48名学生的儿内科教学中,第一学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第二学期采用新教学模式。在第二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较的问卷调查。结果 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儿内科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自学能力及表现与表达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 PBL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儿内科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适合八年制医学生物理诊断的CBL教学方法。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呼吸、循环及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及异常体征》的物理诊断学课程分别采用不同的CBL教学方法:循环系统教学注重文献检索和知识拓展,呼吸系统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消化系统介于两者之间。课后以学生调查问卷为主观评价,以考核成绩为客观评价。比较3种CBL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共纳入49名学生。相比其它两科,循环系统CBL教学更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是课堂内容含量多、理解及记忆难度高(P均<0.01)。呼吸系统的CBL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P均<0.05)及复习(P均<0.05)。客观评价:简答题得分率消化系统高于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P均<0.05)。结论八年制学生物理诊断学CBL教学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过多的文献检索及知识拓展增加学习负担,并没有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高校在医学生中引入了双语教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医学教育走向国际的必然趋势。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情况下,广州医科大学近几年在医学影像专业的血管超声、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章节,开展了过渡式双语教学。文章基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从备课阶段综合评估学生英语基础及重视课件设计、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式讲解及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课后扩展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第二课堂"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汇报,以期为医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普及、发展及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中国医学科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和交流步伐的日益加快,提高医学生接受国外最新医学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在专业领域熟练的运用英语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及科研工作者对医学知识的摄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生理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理论课程,又是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医学高等院校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并探索如何利用双语教学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病例学习为基础的团队教学法(CBL+TBL)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CBL和TBL联合教学,42名)和对照组(传统教学,42名),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并对两组的学业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估中显示,实验组学生整体满意度为92.8%,对照组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经过统一的出科考试后,实验组学生在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和TBL联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并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适合于儿科教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科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儿科医生的关键阶段,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密切联系,应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并进行微课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得到培养,在学员从大量的互联网知识中获取自己需求内容的过程中,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检索技术水平;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从临床病例出发,培养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获得临床思维能力,儿科学教学得以实现个体化教学,为儿科教育带来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可适应未来医学科学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于是,大部分医学院校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做科学研究的能力,尤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社会前进,不断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培养研究生要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发现问题。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本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式,强调应重视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知识的考核,严把录取关,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强化对导师的监督与考核,以此达到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复合型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