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的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NA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06例作为感染组,根据患儿治疗30 d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11)、生存组(n=95)。将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mNAP、Presepsin、TREM-1水平,以及不同预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分析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血清mNAP、Presepsin、TREM-1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mNAP、Presepsin、TREM-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mNAP、Presepsin、TREM-1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淋巴细胞、APACHEⅡ评分、CRP、PCT、mNAP、Presepsin、TREM-1水平较高均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NAP、Presepsin、TREM-1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近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44、0.794。结论 mNAP、Presepsin、TREM-1水平较高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儿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对患儿近期死亡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13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病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39例,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100例。MRSA组入住ICU(P=0.035)、合并多种细菌感染(P=0.020)和进行机械通气者(P=0.043)多于MSSA组,且MRSA组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MS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组,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MRSA感染和机械通气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RSA感染患者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并住院费用高,且MRSA血流感染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为控制和预防MRSA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血液培养MRSA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MRSA血流感染患者以男性、老年为主,生存99例,死亡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将其分为脓毒性休克组和非脓毒性休克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患者血培养标本留取当日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从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结果 51例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12例,发生率为23.5%。脓毒性休克组合并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者占比,有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者占比、有呼吸道感染者占比、死亡者占比、住院费用均高于非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发生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金葡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实验室数据,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及90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4年间共收集2067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112例为金葡菌感染,90d死亡14例(12.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烧伤(OR=53.54,95%CI:3.91~732.23,P=0.003),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OR=1.29,95%CI:1.06~1.57,P=0.011),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OR=1.01,95%CI:1.00~1.02,P=0.04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OR=6.36,95%CI:1.95~20.70,P=0.002),PCT水平升高(OR=1.50,95%CI:1.20~1.87,P0.001),白介素6(IL-6)水平升高(OR=1.01, 95%CI:1.00~1.01,P=0.035)。结论金葡菌血流感染有较高的病死率,烧伤、PCT水平升高和CRP水平升高作为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MRSA感染、PCT水平升高和IL-6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99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患者资料,对其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院内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院内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感染占54.2%。51例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占15.7%。患者主要来自感染科(21.2%)、肾内科(17.2%)和重症监护病房(9.1%)。61~80岁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比例最高。MRSA组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复方新诺明对所有CA-MRSA菌株敏感,利福平对所有HA-MRSA菌株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最多的基础疾病是糖尿病(27.3%)和慢性肾病(19.2%)。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A-MRSA检出率高,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基础疾病者多见,脓毒性休克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ENKTL)患者鼻部细菌的分布特点与合并鼻部细菌感染的相关指标。方法 34例鼻ENKTL患者取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PR)水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结果鼻ENKTL患者鼻部细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40.0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00%)、棒状杆菌(10.00%);感染组中鼻部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33%)、变形杆菌(10.00%)。合并鼻部感染时,CPR水平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而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与鼻ENKTL患者鼻部细菌感染最多见的致病菌,CRP可作为鼻ENKTL患者鼻部感染有意义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导致脑膜炎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数据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术后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提取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风险因素评价。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05例神经外科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患者,其中MRSA脑膜炎患者42例,甲氧西林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脑膜炎患者63例,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实验室检查显示,MRSA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白细胞绝对值、血中性粒细胞相对值与血淋巴细胞群相对值3项参数均高于MSSA脑膜炎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进行二次手术(OR=5.177,95%CI:2.452~10.934,P0.001)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OR=3.083,95%CI:1.026~9.264,P=0.045)是感染MRSA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MRSA和MSSA脑膜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应重点关注二次手术患者与ICU患者,避免MRSA导致术后脑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发生CRE血流感染后30 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差异。根据治疗药物种类不同,采用单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单药治疗组,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以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存活组在住院天数、此次入院前3个月是否有住院史、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Pitt菌血症评分、血流感染后72 h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发生血流感染前是否有手术操作、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0.05),住院天数长、联合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探究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患者,收集、整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其临床特征及MRSA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探讨死亡危险因素,为有效治疗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111例患者血液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及预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1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出细菌114株,革兰阴性菌占65.8%,革兰阳性菌占34.2%;发生血流感染28 d内病死率为21.6%;通过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死率在不同中性粒细胞数(P=0.002)、D-二聚体(P=0.011)、白蛋白(P0.001)水平中存在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OR=1.36)、白蛋白降低(OR=0.83)是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区分死亡与存活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临界诊断值为2.0 mg/L(灵敏度87.5%,特异度67.8%),白蛋白区分死亡与存活患者的AUC为0.761,临界诊断值为36.3 g/L(灵敏度83.3%,特异度51.7%)。结论血液病血流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密切关注患者D-二聚体和白蛋白水平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为合理积极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菌群分布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住院患者革兰阳性球菌血流感染情况,并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96例)、死亡组(32例),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株革兰阳性球菌菌群分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8株,占45.3%;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16.4%;屎肠球菌15株,占11.7%;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长期透析、APACHEⅡ评分、免疫抑制剂、激素长期使用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能有效的减少血流感染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表现、病原学、心脏超声等结果,总结疾病临床特点。结果患儿均有发热症状,合并贫血9例,伴脑栓塞1例;6例未合并心脏基础疾病者,4例有新出现的心脏杂音;11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2例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8例血沉升高;血培养阳性6例,其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各2例,草绿色链球菌、干燥奈瑟球菌感染各1例;心脏超声均提示异常,1例瓣膜裂,11例可见赘生物;经万古霉素等抗感染治疗,4例好转,8例转院或放弃治疗死亡。结论发热、贫血、心脏杂音为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可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常见病原菌,心脏超声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控制细菌感染及耐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及细菌耐药性和调整用药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111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135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菌落培养及鉴定,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基本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及转归情况,分析预后质量(院后加重/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35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31.11%)及咳嗽/咳痰(22.22%),辅助检查项目中C反应蛋白升高(73.33%)、白细胞计数升高(68.89%)、降钙素原升高(66.67%);135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半年复发/加重率6.67%,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结核(95%CI:1.275~2.470,OR:1.521)、烧伤(95%CI:1.284~2.467,OR:1.695)、高热(95%CI:2.990~4.560,OR:3.835)、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95%CI:2.669~6.241,OR:4.841)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体温升高、咳嗽/咳痰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高热、烧伤、肺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33例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33例患者均系医院感染,其中36例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1%(36/133),97例检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率为72.9%(97/133)。除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外,MRSA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组,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MRSA组年龄≥65岁,呼吸衰竭,住院急诊,入住ICU,手术,使用有创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显著高于MSSA组(P均0.05);MRSA组患者病死率高于MSSA组(25.0%比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MSSA组(41.7%比2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组总住院时间长于MSSA组(24 d比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RSA感染所致的病死率较MSSA高,MRSA血流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年龄≥65岁、入住ICU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PAUL及其同事对重症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以及"很可能"MRSA感染的患者进行平行、开放、随机、非劣效临床试验,比较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X)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排除伴有左侧心内膜炎、脑膜炎、长期血液透析以及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以及对TMP-SMX和(或)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感染包括骨或关节感染、血管内感染、肺炎、原发性血流感染以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与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有效诊治并改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病原菌分布及临床预后等情况。结果同期收治肝硬化失代偿并行血培养患者1 071例,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154例,并发BSI率14.4%。共分离出155株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菌115株,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气单胞菌属;革兰阳性菌40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仅48例(31.2%),中性粒细胞分类大于0.75者133例(86.4%);降钙素原检测大于0.5 ng/m L 74例(68.5%);患者治愈好转率为68.8%,死亡及自动出院率为31.2%。并发BSI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C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反复多次住院。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BSI的比例高,预后差,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经验性抗菌治疗,待药敏报告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必要时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症医学科(ICU)内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血流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早期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ICU确诊为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培养阳性病原菌构成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住院期间存活和死亡,分为存活组和非存活组,收集性别、年龄、是否医院感染、基础疾病、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血流感染发生时间等,将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病例资料完整的血流感染患者8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84株。血流感染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67.86%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革兰阳性菌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培养同时生长2种致病菌与血流感染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与血流感染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地区和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差异较大,本院ICU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病情复杂,影响预后因素较多,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收集的共2 056例婴幼儿患者进行CRP及血细胞检测,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当CRP升高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改变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WBC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与降低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中性粒细胞均增高患儿与WBC正常患儿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下降时,WBC增高和正常的患儿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对患儿感染方式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药物滥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