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例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前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分析2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96±2.67)周,且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骨不愈合、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20例患者治疗1年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区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应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17%,对照组优良率为67.65%,研究组优良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进行治疗,术后进行X线检查并记录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并进行随访,评定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60~140 min,平均手术时间(85.5±10.5)min;术后X线检查骨折复位成功14例;术后未出现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切口裂开,经适当处理后痊愈;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1.5±2.8)周;根据Rasmussen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89%。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后髁冠状位骨折,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2%。结论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度、内侧平台后倾角以及外侧平台后倾角与术后即刻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分优良率为9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8例胫骨后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A组实施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方式处理,B组采用传统前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B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OM)均高于B组(P<0.05)。A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较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X线辅助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折处愈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三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40)和改良组(n=40)。改良组给予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 d、3 d、1周疼痛程度,术前、术后6个月踝关节活动度及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第1天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升高,改良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升高,改良组CRP、PCT水平略低于传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肢感觉麻痹、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后侧入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施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术,比较2组康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4例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后联合组和后外侧组,各22例。后外侧组予以后外侧入路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前后联合组予以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后路尺骨截骨矫形。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后联合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后外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P<0.05)。术后6个月,前后联合组屈伸、旋前弧度高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旋后弧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后联合组Mayo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后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与后外侧组(22.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中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肘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数字化Buttress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新鲜闭合性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8)和试验组(n=18).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对试验组患者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11月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30例,根据手术差异分为两组均1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踝关节不稳定、敏捷性、下肢功能、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实施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与康复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行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3%、93.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7%和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措施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29例,对照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双支持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应用止血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借鉴作用.方法 筛选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科室收治的累及后柱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内侧倒L型后入路联合前内侧或者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分析临床X线检查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X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经过CT评估均为三柱骨折,手术采用漂浮体位,前外侧联合后侧倒L切口入路,微创三柱固定,评估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总优良率88.5%。结论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波及后柱的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用前叉定位器辅助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万州上海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照组(n=30)和探讨组(n=30).分别采用前叉定位器辅助关节镜微创手术与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探讨组患者与对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46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21±2.36)min、术中出血量为(241.32±61.12)m L、皮肤坏死率为0%、出现感染现象发生率为4.35%同对照组患者的(73.51±4.15)min、(326.17±42.13)m L、21.74%和26.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临床上双切口入路可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方案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37例于2008年1月~2016年1月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术后37例患者均存活,血肿清除率91.89%(34/37),同时手术时间是(1.492 6±0.59)h。结论对于脑出血位置发生于基底节区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对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手术一般情况、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2019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的75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38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乙组(37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并对两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手术时间[(151.74±32.56)min]、切口长度[(9.53±1.52)cm]均短于乙组[(172.68±33.09)min、(10.54±1.57)cm],出血量[(482.91±49.63)ml]少于乙组[(507.64±49.8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骨折复位优良率(92.11%)与乙组(89.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乙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