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县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某县2015年收集的ADR报告。结果 735例ADR报告中,2~10岁儿童及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女性(52.65%)发生率高于男性(47.3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发生的ADR最多(78.50%);引起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居首;ADR累及系统或器官,以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用药时应重视ADR,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旨在为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保障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种类、对患者的给药途径及方式、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为引起患者不良反应最常见药物;静脉注射、单独给药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口服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患者的不良反应中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心血管系统。结论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严格遵循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重视高危人群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020—2021年大同市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报的3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情况、转归情况、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及关联性。结果 300例不良反应事件中, 男性138例(46.00%), 女性162例(54.00%);0~14岁61例(20.33%), 67~86岁97例(32.33%);静脉给药241例, 口服给药59例;共使用7类抗菌药物, 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比最多(42.33%), 其后排序依次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硝基咪唑类以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 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300例不良反应中轻度177例(59.00%), 中度91例(30.33%), 重度32例(10.67%);不良反应与抗菌药物关联性中, 肯定35例(11.67%), 很可能257例(85.67%), 可能8例(2.66%...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应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03对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的所有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其所涉及的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可疑药物品种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关系不显著(男女各占50.00%),41岁以上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占47.62%;中成药注射剂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占94.04%;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高达71.43%。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一般规律与发生因素和特征,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12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根据药品的给药途径、药品类型、ADR程度、ADR所涉及器官和系统、临床表现等做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涉及127份药物,其中抗菌药物居首位,中成药紧随其后;因静脉滴注而引发的ADR121例,占95.3%;DAR可发生于人体内的每个系统和器官,可表现为变态反应,皮肤损害最为严重,其次为神经系统受损。结论应该针对DAR情况加强监测力度,并将ADR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普及,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尽量将DAR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冠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展开分析,确定研究结论为日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期间我院76例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个人信息、药物用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采用统计分析方式了解存在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20~30岁9例(11.84%)、31~40岁15例(19.74)、41~50岁20例(26.32%)、≥50岁32例(42.11%);辛伐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率最高,比例为57.89%。消化系统最容易受到不良反应累及,比例达到46.05%。结论要严格把控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才能够更好让患者更安全的用他汀类药物,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成药致肝损害的用药及临床特点。方法提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中成药致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报告表,对其性别、年龄,药物类型、用药时间、剂量、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予以分析。结果中成药致肝损害女性患者居多;服用风湿、类风湿及乳腺病治疗药较普遍;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较多;肝损害与用药时间,剂量密切相关。结论患者运用中成药治疗,应增强药物指导,选择正规给药途径,合理控制用药时间及剂量,定期检查肝功能,以降低中成药致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的药物合理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病例资料136份,对使用具体临床用药相关情况选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查验不合理处方10份,不合理处方率7.35%。给药剂量过大2例(20%);给药方式不合理2例(20%);给予儿童慎用、禁用药物1例(10%);药物配伍不当2例(20%);占总药物不对症3例(30%)。共发生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病例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81%。涉及到抗菌药物6例(50%);中药制剂3例(25%);解热镇痛类药物2例(16.67%);营养、电解质平衡类药1例(8:33%)。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本院儿科药物台理应用相应的制度,并对临床儿科医师加强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培训,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接受中成药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种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剂型主要包括丸剂4例(10.00%),片剂9例(22.50%),注射剂14例(35.00%),其他13例(32.50%);诱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部分可疑药物有清开灵针7例(17.50%),双黄连粉针5例(12.50%)、六味地黄丸4例(10.00%)、脉络宁针3例(7.50%)、参麦针3例(7.50%)等等。4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中,轻度9例(22.50%),中度19例(47.50%),重度12(30.00%);A型反应16例(40.00%),B型反应24例(60.00%)。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十分严重,救治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西药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相关原因.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2014-07/2015-07收治的因西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治疗结果、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结果:男性患者所占比例54.29%;35.71%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61岁;累及消化系统所占百分率为42.86%;西药静脉滴注给药所致不良反应占72.86%;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比例70.00%.结论:西药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器官、系统,临床应加强西药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分析与抗生素的使用关系,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为6.28%;粪便性状主要为稀水泡沫样便,占70.00%,伴有黏膜脱落坏死及黏液(含脓血)各占5.00%、25.0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抗菌应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干预措施(鼻饲、器官插管、器官切开、泌尿道插管等)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19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用预防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医院(P0.05)。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避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益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117例,对117例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种类、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因和不良反应发生累及的系统、器官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占比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头孢类、青霉素、克林霉素,分别占比39.32%、19.66%和18.80%。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有给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药液浓度过高、剂量过大、使用不及时、未做皮试、未知过敏史等,其中前三位分别为给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药液浓度过高,分别占比25.64%、24.79%和19.66%。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引起泌尿系统、中枢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前三位依次为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分别占比32.48%、16.24%和13.68%。结论只有深入分析掌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积极地引入药师干预机制,才能够促进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有效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8例ADR中,0~9岁儿童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占40.79%);引起ADR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62.3%);引起ADR最多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常见。结论抗感染药物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儿童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给药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皮肤病变及其附件病变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合理用药和应对措施提供相关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从我院2008年6月—2017年6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对其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应对措施。结果在头孢菌素类中,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头孢曲松(24.4%);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多数是1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其后依次为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占多数,其次依次为口服、静脉推注、肌注。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易在儿童及老人中发生不良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8例西药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药物类别以及给药途径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排在常见不良反应前2位的分别是抗感染类药物及心血管系统药物,肌肉注射与静脉给药是2种主要的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及过敏性休克等。经治疗后184例患者均康复,14例好转。结论为了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医生应当做好合理用药与重视用药安全,对不良反应状况进行监测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保证临床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成药使用的不良反应原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辨证施治、明确中成药剂量、合理应用中成药、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和关注患者药物敏感史等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分析患者的显愈率、预防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痊愈6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显愈率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显效68例,有效9例,无效3例,预防有效率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成药药理作用、中成药盲目使用等主要不良反应原因,给予辨证施治、明确中成药剂量、合理应用中成药、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和关注患者药物敏感史等相关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不良反应表现、给药途径、注射剂品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多见,占50.83%,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19.17%,不良反应还可累及消化、神经、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本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首位原因为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占25.83%,其次为联合用药不当占15.83%,用药前未做肝肾检查、药物放置时间过长、不了解患者过敏史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临床常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管理与评估,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体系提供工作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度本院所发生的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5大类,其中抗生素药物55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5.80%;中药针剂药物35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9.10%;抗感染药物20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6.60%;青霉素类药物7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5.80%;大环内酯类药物4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3.30%;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40~69岁年龄段的发生率最高;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累及身体多个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位居首位,共83例,占69.10%,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共30例,占25.00%。结论从临床角度上来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临床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2例我院监测中心数据库丹红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原患疾病、ADR/ADE发生时间、ADR/ADE累及器官和系统、不良反应处理结果。结果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大于60岁19例,占全部病例45.24%;原患疾病以心脑血管病为多,占总数52.73%,ADR/ADE发生时间在30分钟以内33例,占总数78.57%,发生在60分钟以内41例,占总数97.62%。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21例,占总数44.68%。结论丹红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给药,密切监测给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现状及处理对策。方法分析本院药剂科90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18年1月—2018年12月),总结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结果患者中男性占有率与女性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61~70岁患者占有率显著高于≤20岁、21~30岁、31~40岁患者占有率(P 0.05)。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占有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类型占有率(P 0.05)。口服用药占有率显著高于外用、静脉滴注、静脉推注、肌肉注射占有率(P 0.05)。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及附件占有率最高。结论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多在老年患者中发生,且可累及诸多系统及器官,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口服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临床需实施针对性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