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20)。给予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率为15%,对照组为90%;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生存率为95%,对照组为30%。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股骨颈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应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次主要研究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优良率为88.57%;对照组优良率74.2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好,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可行办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胫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探讨分析,为80例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优良率是96.2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优良率是80.00%,两组优良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有50例轻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有50例轻度疼痛,26例中度疼痛,4例重度疼痛,两组疼痛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效果好,优良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接受小切口股骨头置换治疗的7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57±4.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53±28)ml,术后感染率为1.43%(1/70)。0.7~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总优良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97.14%。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小切口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具有微创、副作用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使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下床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比骨折内固定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全髋关节与人工股骨头两种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对比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股骨颈骨折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髓芯减压多孔钽棒植入术治疗,研究组组则给予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支撑骨笼协同自体骨植入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0.62%,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优良率56.25%;且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比例为1:5,两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支撑骨笼协同自体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方案可取,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两种方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足踝关节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1组和2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固定疗效和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患者固定疗效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可有效改善手术复位固定效果,提高踝关节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兴山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股骨颈移位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对照组(n=42,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与B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势,适宜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混合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成混合组(A组)和骨水泥组(B组)两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B组予以骨水泥固定方案,A组则采用非骨水泥固定髋臼+骨水泥固定股骨柄方案。术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记录其假体松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评分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年,A组优良率为88.9%与第1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为69.4%,较治疗后第1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时发现,A组假体松动或脱位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B组的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混合式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假体松动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内固定术,研究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量(204.36±17.34)ml,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通过双盲法设立治疗组(A)和对照组(B),根据治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组,在负重时间及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施用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超高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缩短下地时间,尽快恢复生活质量和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下慕尼黑骨外科(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南京市六合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乙组(n=40)和甲组(n=41)。乙组给予后外侧入路(PLA)股骨头置换术,甲组给予基于MDT模式下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随访结束后骨折复位质量及股骨假体位置,术后1周、随访结束后髋关节功能。结果:甲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5)。随访结束后,两组正、侧位Garden对线指数,股骨假体居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随访结束后,甲组Harris评分高于乙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但基于MDT模式下OCM入路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且髋关节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50)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n=50)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独立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或少,通过患者术后出院随访检查后,实验组患者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对比,临床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颈骨折经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置换组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内固定组选择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的髋关节功能优于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卧床时间为(18.30±2.05)d,优于内固定组(48.37±5.62)d。结论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远期效果要明显优于骨折内固定术,能够缩短术后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螺钉内固定组(37例)、股骨头置换组(45例)及全髋关节置换组(4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术后满1年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螺钉内固定组和股骨头置换组(P<0.05),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多于螺钉内固定组(P<0.05)。螺钉内固定组患者早期褥疮、晚期骨折不愈合及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头置换组(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髋关节置换组和螺钉内固定组相比接近显著(P=0.060),提示有一定差别。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螺钉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65~80岁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根据其年龄、骨折类型、身体耐受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活动能力要求较高及预计生存期较长的老年患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其效果优于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坏死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抽签分组。对照组23例行单纯髓心减压加打压植骨疗法;实验组23例行髓心减压加多孔钽棒移植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与住院日更短,Harris评分改善更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孔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佳,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