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胸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5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腹腔镜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的创伤性较小,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探讨有助于提升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手术作为基本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作为基本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切口长度、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卧床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引流量、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而言,选择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有助于降低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不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静态调强放疗,试验组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比两组患者患侧肺、健侧肺相关参数计量学。结果两组患者患侧肺V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侧肺V10、V13、V15、V20、V25、V30、Dmean/Gy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健侧肺V13、V15、V20、V25、V30、Dmean/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参照组相较,试验组健侧肺V3、V10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能够降低患者双侧肺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种治疗方式对肺受照体积及其他器官或组织的受量情况。方法选取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制定三维适型(3D-CRT)、体部伽马刀(GK)、射波刀(CK)计划。结果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D(平均肺受量)3D-CRT明显较CK及GK高,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临床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诊治72例食管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开胸手术,研究组予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分析两组疗效指标、并发症与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发生肺感染等并发症8.33%,比对照组(41.67%)低(P 0.05);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能降低出血量、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预后生存率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应用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区间,随机选择在此区间内医院收治的9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数字表法)。研究组(n=49)实施IMRT治疗,对照组(n=49)行3D-CRT治疗,两组均根据NSCLC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化疗方案。记录两组近期疗效、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3.27%、对照组为42.86%,P 0.05;研究组平均靶区剂量、不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IMRT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肝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调强(IMRT)放疗计划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放疗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VMAT放疗计划,对照组采用IMRT放疗计划,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参数及剂量分布情况,同时对比两组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计算正常组织受量,此外对比两组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等。结果观察组V_(110)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靶区剂量学参数V_(105)、V_(110)高于对照组靶区剂量学参数V_(105)、V_(110)(P0.05)。观察组的靶区剂量学参数D_(98)、D_(mean)低于对照组靶区剂量学参数D_(98)、D_(mean)(P0.05)。观察组适形指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_(95)、V_(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常肝组织V_(30)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正常胃组织V_(30)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常肝脏组织D_(mean)、正常十二指肠组织D_(max)、D_(mean)、正常肾脏组织V_(20)、D_(mean)、正常胃组织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器跳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与IMRT放疗计划均可满足肝癌患者放射治疗要求,但是前者辐射剂量热点控制效果较好、适形指数更佳、部分危及器官剂量更低、治疗时间短、机器跳数少,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佳,在无特殊治疗要求下可优先考虑VMAT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IMRT,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多紫杉醇化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天,治疗两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观察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4.38%vs.71.88%),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5.63%vs.4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0.63%vs.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联合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癌调强放疗(IMRT)中放射性心肌及肺损伤的情况,为食管癌放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3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全组处方剂量6068 Gy,在规定95%的计划靶区(PTV)达到处方剂量的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肺及心脏组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损伤关系,以及临床因素与放射性心肌及肺损伤关系。结果通过临床观察,与未发生放射性心肌及肺损伤的患者相比,放射性心肌和肺损伤患者的心脏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V45、V60、V75、V90,肺Dmean、V20、V3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临床观察,食管癌调强放疗中放射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心、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Dmean、V30、V2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心脏Dmean、Dmin、V45、V60、V75、V90是放射性心肌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联用噻托溴铵和大剂量布地奈德的作用。方法将78例AECOPD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大剂量布地奈德+常规支持治疗)、联合组(噻托溴铵+常规组方案)。对比两组血气指标、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和SaO_2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_2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联用噻托溴铵、大剂量布地奈德作用理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化疗。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指数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吞咽指数分别为(4.36±1.28)分、(4.37±1.3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吞咽指数分别为(1.19±0.47)分、(1.84±0.5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时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入笔者所在医院的胸段食管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肺部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与传统手术相比更加安全、有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髂骨骨髓受照剂量、体积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选取宫颈癌患者76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6月,均行IMRT治疗,治疗过程中检查血常规,并分级评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中立性细胞绝对值、中白细胞最低值,合并分析血液毒性,采用回归模型对骨髓受照射剂量、体积与血液毒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对不同化疗周期的血液学毒性,周期为3-4个明显高于周期为1-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血液学毒性的阳性发生率与V30、V40存在相关性(P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行IMRT治疗时,髂骨骨髓V30、V40与血液学毒性阳性率存在相关性,合理限制有助于髂骨骨髓的功能保护作用,此外,化疗周期累加也为血液学毒性发作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血糖控制及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清APN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P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P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清APN,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改良Ivor-Lewis术式与左开胸术式在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17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实施改良Ivor-Lewis术,对照组实施左开胸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带鼻胃管时间及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左开胸术式而言,给予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改良Ivor-Lewis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更彻底、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食管癌常规三种手术路径优缺点,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接受不同手术路径治疗(左胸45例、右胸50例、微创腔镜路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8±38.5)min短于右胸组的(269.5±62.9)min及微创腔镜组的(272.3±5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清扫淋巴结(23.7±5.1)枚多于左胸组的(15.9±4.7)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8.1±41.2)ml、术后3天总胸腔引流量(562.1±69.7)ml、住院时间(11.9±3.7)天低于左胸组(233.3±95.1)ml、(712.5±69.8)ml、(13.7±6.1)天,右胸组的(245.7±78.5)ml、(832.9±132.6)ml、(16.5±6.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高于左胸组的22.2%及微创腔镜组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食管癌切除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应根据手术前综合性评估,选择利于肿瘤及淋巴结完整切除,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开胸切除术。手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显著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并对比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4%,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_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纳洛酮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对受检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CT增强扫描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A组、B组、C组、D组,比较各组的诊断结果、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感。结果 (1)各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和弥漫性病变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CTDIvol、CTDIvol、E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对比,C组、D组CTDIvol、CTDIvol、ED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对比,C组、D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SNR和CN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CT增强扫描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对检查结果、图像质量不造成严重的干扰,可尽量降低CT增强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从而减少电离辐射对受检者甲状腺、肾脏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中行静脉置管术患者资料,共136例。依据使用置管术类型,将其分为PICC组(68例)与CVC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单导管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CC组单根导管治疗成功率高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腔耐高压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显高于双腔CVC置管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