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十年来人们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囊肿性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进行大规模分析,发现了超过100余种参与囊性肾病的突变基因[1]。因此,目前将肾囊肿性疾病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前者最为人们熟悉的代表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um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两种,其中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肾脏病。在美国,ADPKD发生率约为1/400~1/1 000,约占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的2.5%~([1]),其特点为具有家族聚集性,男、女皆可发病,而且受累的机会是相等的,是导致  相似文献   

3.
<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大约50%的ADPKD患者在60岁之前出现肾功能衰竭。常规的囊肿内引流术或囊肿去顶减压术已被证明效果不佳。曾有研究报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减慢ADPKD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下降。近年来通过4种不同分子机理的新疗法进入了ADPKD的临床试验: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标靶)抑制物、生长抑素类似物以及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终末期肾病(ESKD)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出患有此种疾病。2018年4月FDA批准了托伐普坦用于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此后,关于多囊肾病的治疗方案不断更新,投入临床试验的治疗药物也越来越多。本文就ADPKD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给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疾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500~1/1000.ADPKD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出现在30~50岁,包括高血压、血尿、腰肋区疼痛、腹部包块、肾功能损害等.除肾囊肿进展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的肾外表现:如肝、精囊、胰腺等囊肿,颅内动脉瘤、主动脉根扩张和动脉瘤、二尖瓣脱垂、腹壁疝等.  相似文献   

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即成人型多囊肾病(APKD),是常见的一种遗传性肾病,可损害人体多个系统,发病率约1/500~1/1000,占终末期肾病的第3位,无理想的诊治方法。从80年代中期以来,在动物模型、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ADPK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辐射对其基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SCGE)研究10例ADPKD(A组)、1个ADPKD家系中3例无症状者(B组)、20例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及在0.5 Gy照射后的DNA损伤情况.采用彗星分析软件(CASP)进行图像分析,以尾DNA含量(TDNA%)评价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结果 A组照射前、后TDNA% (8.85%±0.14%,14.84%±0.77%)及照射后TDNA%的增加值(6.00%±0.77%)均显著高于C组(7.50%±0.37%,12.46%±0.26%,4.96%±0.44%),B、C两组及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1例TDNA%照射前后均显著高于C组.结论 ADPK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基因不稳定性,在环境因素刺激下,有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启动多脏器囊肿形成.SCGE为进一步阐明ADPKD发病机制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发病率为1/400~1/1000。ADPKD主要致病基因有两个,分别称为PKD1和PKD2。该病代代发病,子代发病机率为50%。患者多在成年后出现双侧肾脏囊肿,随年龄增长,逐渐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至60岁时,约半数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占ESRD病因的第四位。ADPKD还可合并肝囊肿、心脏瓣膜异常、颅内动脉瘤等肾外病变。迄今,ADPKD尚无  相似文献   

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ADPKD的病理特征是肾脏多发囊肿的进行性生成和增长。增大的囊肿破坏肾实质,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目前临床上仍缺乏阻止ADPKD疾病进展的有效药物,对症治疗是ADPKD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降压、止痛、透析等。近年来,一些有望治疗ADPKD的潜在药物不断出现。本文主要综述ADPKD的临床和临床前治疗药物试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之一.我科收治1例藏族患者,报告如下. 女,藏族,40岁.因高血压、消瘦3年,水肿2年,发热1个月,于2010年4月22日拟诊肾功能不全收入院.患者于3年前在我院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达160/120 mm Hg,同时逐渐消瘦,体质量由70 kg降至目前40 kg.  相似文献   

11.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挑战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据报道其占终末期肾衰竭病因的5%~10%.近年来ADPKD成为肾脏病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无论发病机制还是诊断治疗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给早日征服这类疾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以双侧肾脏多发进行性囊肿生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较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疾病。虽然近年来ADPKD成为肾脏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举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没有定论。纵观目前对ADPKD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方向:①ADPKD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其主要学说包括:"二次打击"学说;螺旋区-螺旋区相互作用学说;终止信号假说;齐-杂合子学说。②ADPKD囊泡内囊液的异常分泌:纤毛致病学说及其他原因导致囊泡内囊液异常增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虽然目前普遍认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肾结石症患病率较高,但对这两者间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尚不甚明了。为此,作者研究了1976年至1986年Mayo Clihie所收治的751例ADPKD中有肾结石症的151个病例。 151例中,有排石或手术取石史者为74例。其中30例的结石分析表明,尿酸盐、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氨镁结石分别占56.6%:46.6%、20%和  相似文献   

1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囊肿性疾病,患病率为1/1 000~1/2 500,约50%患者在60岁时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ADPKD存在异质性,诸多因素如性别、合并高血压、基因突变、肾脏总体积和肾小球滤...  相似文献   

15.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的多囊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囊素的细胞定位,了解正常肾脏与肾组织多囊素的表达及分布差别。方法应用多囊素合成肽单抗抗pepPBP1和抗pepPBP3以及融合蛋白抗体抗fpAH4,对3例正常肾组织和8例多囊肾组织的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结果正常肾组织的多囊素组织化学定位主要分布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髓质部更明显,近端小管弱染或阴性,肾小球上皮细胞也可着染。8例多囊肾组织的染色细胞在28%~60%,大多数为50%,囊肿上皮染色比正常肾组织强,囊肿上皮染色强弱不同,少数囊肿上皮染色阴性。结论正常肾组织和多囊肾组织均可表达多囊素,多囊素染色以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为主,细胞染色有差异性;多囊肾的囊上皮染色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多囊肾病(PK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按遗传方式町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两种.  相似文献   

17.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人,基因诊断技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的防治研究带来了生机,尤以致病基因的检测定位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包括症状前和产前诊断)最引人瞩目。 基因连锁分析是最早运用于该领域的分析诊断方法。连锁分析(linkageanalysis)是研究与某一性状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家系中的遗传分离方式,包括连锁平衡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法。后者常发生在某一标记基因与致病突变基因连锁紧密的…  相似文献   

18.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1],但是其遗传学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争议较大,存在多种学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二次打击”( two-hit)学说,它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仅部分肾单位发生囊肿以及ADPKD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性.然而,有证据表明齐——杂合子状态(trans-heterozygous)、单倍剂量不足(haplo-insufficiency)等所致Pkd基因的低表达(low-expression)、Pkd基因的过度表达(over-ex-pression)和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s)突变等均可导致囊肿的形成.本文现就ADPKD的遗传学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确切病因不明,约半数有家族遗传病史。ADPKD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多系统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男性ADPKD患者可出现严重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活力精子、无精子症、附睾囊肿、精囊腺囊肿及射精管囊肿等而导致不育,但目前相关报道不多,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精子结构异常、多囊蛋白结构缺陷、PKD基因突变及AZF基因微缺失有可能是导致男性ADPKD患者精液质量异常发生率增高的原因。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增加男性ADPKD患者配偶的受孕概率,但应充分评估子代的健康问题。本文将从发病情况、病理生理学机制、诊疗现状这几个方面对男性ADPKD不育患者的生殖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PKD2突变的方法,分析中国汉族人PKD2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中国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48例,用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进行突变分析,对异常条带的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和方式。结果从48例中成功检测到4种突变,包括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2种错义突变。第1种为外显子5的1249C→T,417位编码氨基酸发生无义突变。第2种为外显子13的第2401位碱基A缺失,造成编码氨基酸移码突变。第3种突变为外显子1的5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190Ala→Thr;第4种为外显子5的11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390Gly→Ser。结论PCR-SSCP技术可用于PKD2的直接基因诊断,并从本组患者中检测到4种突变,丰富了PKD2基因突变谱,为今后开展ADPKD的直接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提供了一种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