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应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同时服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进行治疗后的镇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ICU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镇痛镇静中吗啡联合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重症加强治疗病房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马多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采用吗啡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镇静,采用VAS以及Ramsay对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VAS评分(2.14±0.79)分,Ramsay评分(0.73±0.2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3.99±1.32)分,Ramsay评分(2.41±0.97)分,此外,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患者先于对照组出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患者,采用吗啡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镇静的7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以及停药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都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ICU机械通气镇静,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于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接受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43例,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治疗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至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RA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1 h(T_1)、用药后2 h(T_2)、用药后3 h(T_3)MAP、H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刻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血压、谵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镇静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时效性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哮喘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的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苏醒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镇静后动脉压和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安全有效,且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咪达唑仑+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止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止痛。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镇静满意度上,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芬太尼用量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停药苏醒时间上,观察组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的联合泵入止痛,可在减少芬太尼用量的同时确保镇静止痛效果,并使患者苏醒时间得以缩短,可在临床镇静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局部麻醉中的具体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97例需局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血压、心率及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各时间点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镇静效果Ramsay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出现不适感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局部麻醉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麻醉镇静效果,且对患者疗效影响小,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治疗的160例术后转入的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先微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持续10分钟后,再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8mg/(kg·h)、右美托咪定0.2μg/(kg·h)、48 ml 0.7%生理盐水维持;对照组患者给予0.06 mg/kg咪达唑仑负荷剂量,然后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8~0.10 mg/(kg·h)及等量生理盐水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效果及镇静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静后30分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均明显降低(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_2)及收缩压(SBP)无明显变化(P>0.05)。镇静后30分钟观察组患者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束镇静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36.2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的镇静过程中循环系统影响小,可使患者的呼吸稳定,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ICU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比较两组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镇静达到滴定目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到Ramsay评分及BPS评分目标值的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撤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谵妄、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满意,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在非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非全麻患者6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观察组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观察两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起效、镇静完善、自然清醒时间分别为(4.08±1.02)min、(8.48±1.32)min、(32.38±8.3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分别为(6.72±1.48)min、(12.62±1.88)min、(81.52±8.18)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非全身麻醉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需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86例, 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 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应激和炎症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镇静后30 min, 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镇静前升高,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镇静后30 min, 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均下降, 且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静后24 h, 两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镇静前升高, 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3%, 5/43)与对照组(23.26%, 10/43)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2014年本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与B组(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镇静效果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患者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用药后各时间点及拔管后心率、脉博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B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作用更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儿科PICU病房的镇静护理要点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儿科PICU病房患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镇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镇静组患者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镇静组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镇静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PICU病房的镇静护理非常重要,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镇静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和安全性提出探讨。方法:将本科室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咪达唑仑,对照组则予地西泮,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剂量下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不良反应。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应用咪达唑仑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地西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痛。比较两组给药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浆皮质醇水平、Ramasay镇痛评分和改良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给药后的HR、呼吸频率和血浆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用药后的Ramasay镇痛和改良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于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显著,属于理想的椎管内镇痛镇静辅助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惊厥患儿279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39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推注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惊厥,疗效显著,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好,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全麻腹部手术后保留气管插管转入ICU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啶治疗。结果实验组的镇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芬太尼静推次数更少,停药后恢复和拔管更快,谵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ICU治疗中兼具镇静镇痛的效果,患者停药后恢复快,谵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王俊  丛书  何胜 《世界复合医学》2022,(2):106-108,11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镇静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8月—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60例ICU重症脓毒血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给予对照组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给予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将两组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地西泮静脉推注与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惊厥患儿73例, 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地西泮组(40例)和咪达唑仑组(33例)。地西泮组采用地西泮静脉推注治疗, 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组总有效率(93.94%, 31/33)高于地西泮组(67.50%, 27/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药物起效时间、住院时间、止抽后至清醒时间短于地西泮组(P<0.05)。治疗后, 咪达唑仑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地西泮组(P<0.05)。治疗后, 咪达唑仑组IgM、IgG水平低于地西泮组(P<0.05)。咪达唑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 1/33)低于地西泮组(22.50%, 9/40), P<0.05。结论与地西泮静脉推注比较, 咪达唑仑肌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更好, 能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住院时间,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镇静无效、镇静过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良好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插管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可选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静效果良好,可应用于临床作为镇静药物的首选,具有明显临床综合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