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十分强调用药物预防疾病。他在《千金要方》伤寒章中,首列辟温方20余服,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他说:“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日知方,则病无所侵矣。”不仅指出外感温热疾病可以传染,而且能够用药物来防御。现将孙氏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个动作,可以明目祛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相似文献   

3.
4.
《家庭医学》2007,(6):24
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唐太宗的病不见起色,后来又服一剂,仍不见效.  相似文献   

5.
6.
孙思邈(公元581—682)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原藉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首创对妇女、儿童疾患的对症疗法,特别对脏病与腑病提倡分类辩证法;更对各种药物和丸、散、膏、丹十分精通,被后人尊为“药王”。他在养生方面博采众长结合自我的体会开创了动静结合、药食互补、性自为善的养生方法,使自己身体力行达一百零一岁之高寿,倍受人民和历史名家推崇。 养性 他认为“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相似文献   

7.
生命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开始了流逝,如何让生命得以延续,让生命的流逝变得缓慢?养生一词于是开始进入人类的思想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等,养为保养、调养、补养,生即为生命、生长养生并不是说不会死,而是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心理,让生命更长寿一  相似文献   

8.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很有兴趣,希望能从孙思邈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用的东西。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养性)》等文章中。本文尝试从这两篇文章中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的内核挖掘出来,供当代对健康长寿有兴趣的人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笋 《家庭医学》2007,(6):24-24
口疮是口腔溃疡的俗称,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多发的口腔黏膜疾患。口腔溃疡好发于舌的边缘、唇、颊、牙龈或上腭黏膜处。口疮每次出现时先在口腔里出现有疼痛感的小红点,1~2天后形成黄豆大小的灰白色溃烂斑,底浅,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同时在表面有黄白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溃疡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但都孤立存在。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  相似文献   

10.
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亥寐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转气自全身。若要无堵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供和纯。寿天休论命,修行在各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中医药历史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的著作《千金要方》被称为方书之祖,也是我国最早的医药百科全书。他所著的《大医精诚》把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医者奉为准则。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出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过人,7岁开始读书,是个过目成诵的天才,受到老师的器重。但因为  相似文献   

12.
《家庭医学》2007,(12):24-24
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唐太宗的病不见起色.后来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当时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  相似文献   

13.
张荫 《大众健康》2006,(9):67-67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1300多年前总结医药学时曾强调指出:“缅寻圣人之意,本为老人设方。”这一观点,是总结人类年龄疾病谱获得的一次富有科学意义的认识。他在解释自己的这一论断时说:“至于年迈,气力稍微,非药不救,譬之新宅与故舍.断可知也。”他用新宅喻中青年.以故舍需要随时维护与修缮形容年迈老弱之人更需保健与老年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汪哲 《医药与保健》2004,12(4):47-47
唐代著名大医学家孙思邈一生为民解除疾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针灸学中的“阿是穴”,就是他在临床中首先发现的。  相似文献   

15.
孙思邈又称孙真人,是我国唐朝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也是养生学的集大成者,生卒年月日不详(公元581年?——682年?),他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至今难以定论。《新唐书》说他活了120岁,但后世许多学者认为不大准确,经过推算,估计他的实际年寿高达150岁左右,足见他深谙养生之道。 孙思邈在《房中补益》中首先肯定了两性生活是男女婚媾的天然生理需要,因为宇宙间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包括动物、植物在内),都需要繁衍后代,延续种族。而要繁衍后代,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两性  相似文献   

16.
17.
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是唐代著名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乡。孙思邈少年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著有不朽传世之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尊为“药王”。孙思邈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养生有道,年逾百岁之上,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中的老寿星。在孙家塬的药王山上。后世立有一百多块石碑,  相似文献   

18.
唐代,我国出现了一位世界医学史上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孙思邈是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生于北周大统三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零二岁(有考证活至一百四十一岁)。由于其在医药学领域创造了不凡的成就,被唐太宗李世民赞日"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  相似文献   

19.
《健康必读》2008,(2):55
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