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贲门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早期贲门癌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97.1%;无癌死亡病例。结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贲门癌的较好方法。手术治疗是提高早期贲门癌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贲门癌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1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95.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6%。结论 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应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姚栋暐 《河北医药》2011,33(20):3133-3133
胃底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科1999至2007年共实施经腹部胃底贲门癌根治手术6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的比较分析,探讨经腹根治术对贲门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screen系列高级组合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对术前肺功能正常的164例经腹根治手术贲门癌患者进行了术前、后肺功能的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由(95.08±9.04)变为(76.84±14.13),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91.42±11.45)变为(74.04±13.12),最大通气量(MVV)(91.16±12.47)变为(71.78±13.01),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81.88±14.75)变为(64.86±11.51),以上指标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贲门癌经腹根治术后FVC、FEV1、MVV、DLCO均较术前有显著性降低,术后密切观察并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分析2012年7月至201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结果胸腹联合手术组手术切缘阳性率低于腹部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均高于其他两组,胸腹部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部手术治疗贲门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贲门癌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贲门癌手术病例,经胸35例,经腹25例,分析二种径路手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围手术期死亡率,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结果二种径路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源  陈广明 《江苏医药》1997,23(3):173-174
报告手术治疗贲门癌556例。手术径路选择左胸后外侧切口、上腹正中切口、左胸腹联合切口。左胸切口适用于大多数贲门癌。上腹切口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方面有其优越性,尤其适用于高龄及心肺功能较差者。认为贲门癌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即根据病变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手术径路,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保证手术安全与彻底。  相似文献   

10.
刘亚民 《江苏医药》1999,25(1):80-80,F003
贲门癌由于其解剖位置的关系,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的比列很高。作者对我院1988年~1997年325例责门癌手术患者中切缘阳性66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210例,女115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病期:互期’73例,五期74例,皿期178例。手术根治性切除198例,占601%,姑息性切除127例,占39.1%。手术范围:近端胃切除271例,全胃切除54例。二、切缘阳性率与手术径路(见表1,表2)。单纯进胸23.1%(27/117),单纯进腹30.0%(29/98),胸腹联合10.9%(lyll0),总的阳性率20.3%(66/325)。讨论资门癌通常手…  相似文献   

11.
薄层扫描法快速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氯硝西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丹莲安神胶囊中是否添加安眠类化学药品进行色谱法和光谱对照法鉴别。结果:该胶囊中检出氯硝西泮。结论:本法可快速检测中成药中添加氯硝西泮。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药专利保护特殊规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李野 《中国药房》2006,17(10):728-730
目的:促进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方法: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中药专利保护落后的主要原因。结果与结论:我国现行《专利法》与中药技术特征的不适应性是中药专利保护的障碍,针对中药特色建立特殊规则有利于中药专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药结合内镜介入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内镜)和对照组(内镜治疗)各38例。结果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在体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多个指标上优于内镜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结合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制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一2009年6月收集到的中药制剂致136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引起ADR的中药制剂涉及38个品种。136例ADR中,41—70岁构成比最高,占71.32%;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占68.38%);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中药制剂发生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在使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不良反应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探讨,提高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 对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对其合理应用的展望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中成药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多系统,导致其发生原因也多方面.结论 药物具有两重性,中成药也不例外.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加强其监控,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观察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28例(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6Z-Lfx-Am(Cm)-PAS-E(Pto)/18Z-Lfx-PAS-E(Pto)化疗方案+参蛤散,单纯西药组采用6Z-Lfx-Am(Cm)-PAS-E(Pto)/18Z-Lfx-PAS-E(Pto)化疗方案。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痰菌阴转率和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组,分别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9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蛤散辅助西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改善症状,痰菌转阴,使病灶空洞早期闭合,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2005-2007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和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3年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8.45%、7.33%及6.79%,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8.
王祥领 《中国药房》2012,(23):2204-2206
目的:探讨中药材和中成药采购过程中应掌握的原则。方法: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产地、工艺、市场、质量标准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的各采购环节。结果:采购的中药材和中成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不均一性,影响了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结论:在中药材采购中,不应一味追求更加优质,而应保证质量相对稳定,一旦有所变动,应及时将变动情况和相关指标告知临床;在中成药采购中,不应一味追求低价,而应保证更加优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西药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促进中西药合理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文献报道,进行整理汇总。结果与结论:只有在了解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及药理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最佳的配伍,才能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真正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价值,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规范打粉中药的标准、生产、使用和监管。方法:根据目前使用状况,对打粉中药的标准、生产、使用、监管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与结论:打粉中药存在的问题,需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