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174例2型DM患者按有无颈动脉内膜-中膜(CA-IMT)增厚分为增厚组(92例),单纯DM组(82例),另设正常对照组(60例)。对3组均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增厚组HOMA-IR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单纯DM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2型DM伴亚临床AS与IR呈正相关,提示IR是2型DM及A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T1DM)在临床中以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源性胰岛素的强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 胰岛素抵抗(IR)在T1DM中也引起人们的重视。IR是预测T1DM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但在临床实践中难以评估。利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作为间接评估T1DM是否存在IR的工具, 并可以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因此, 早期识别T1DM中是否合并IR将有助于风险分层, 除了优化降糖之外, 可以早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改善IR并预防慢性并发症从而改善该人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岛素抵抗(IR)一级亲属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后,观察其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及IR改善情况.方法 将T2DM家系非DM但具有明显IR的一级亲属46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定期观察各项指标,随访2年.结果 干预组经生活方式干预后BMI降低,2hPG、TG水平降低(P<0.05),高胰岛素水平改善(P<0.01),IR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 干预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IR,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2DM患者确诊前大都经历了长期的IR进展过程.目前研究发现,参与IR发生的众多机制如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游离脂肪酸等均与自噬(autophagy)的发生有关,但自噬活性在IR及高胰岛素血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甚明确.  相似文献   

5.
肥胖症、糖耐量低减(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但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肥胖症、IGT和T2DM患者的血清前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T2DM )及 2型糖尿病病人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 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 (IR)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 ,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T2DM病人糖耐量正常的T2DM病人一级亲属及 38例T2DM ,他们的体重指数 (BMI)均 <2 5kg/m2 ,计算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胰岛素、血糖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及胰岛早期分泌指数 (△I30 /△G30 )。结果 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组的HOMA IR均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但低于T2DM组 ;而HOMA β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但高于T2DM组 (P <0 0 1 ) ;△I30 /△G30 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非肥胖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 ;IR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症。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机理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IR),而恢复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保护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IR是治疗T2DM的最新理念。本文旨在探讨瑞格列奈(诺和龙)与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在降糖治疗同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 2型 DM合并高血压患者 39例 ,无高血压的 DM患者 30例 ,无 DM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1例 ,测定三组受试者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糖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 IS)。结果  DM合并高血压组 HOMA- IR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 DM组 (P <0 .0 1) ,DM组明显高于无 DM的高血压组 (P <0 .0 1) ;DM合并高血压组血清甘油三酯 (TG)、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老年 2型 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在 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显著 ,血清 TG水平升高与老年 2型 DM合并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与妊娠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胰岛素抵抗 (IR)是出现于妊娠晚期的代谢变化 ,妊娠期IR对妊娠妇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都有明显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对葡萄糖摄取和氧化减少、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减少。妊娠期IR及潜在的胰岛 β细胞功能不足是妊娠糖尿病 (GDM)的发病机制。GDM与 2型糖尿病 (T2DM)、代谢综合征有着相同的发病基础 ,GDM妇女的高血压、T2DM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的两个主要环节,但两者对糖耐量的影响,可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而不同,关于IR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各自在2型DM发病机制中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争执不休。本研究探讨了2型DM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NGT)者与无DM家族史的NGT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以了解它们在2型DM发病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岛素抵抗(IR)是指外周靶组织对内/外源性胰岛素(Ins)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是2型糖尿病(T2DM)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下面对一些常用的IR检测方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2.
<正>血尿酸(SUA)是嘌呤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大量研究表明,SUA与痛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DM)相关〔14〕,高尿酸(UA)血症不仅可引起痛风和UA性肾病,同时也是胰岛素抵抗(IR)的特征〔5〕。2型DM(T2DM)病程早期往往表现为IR,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代偿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晚期β细胞衰竭,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本研究通过比较初诊T2DM患者SUA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型糖尿病(T2DM)是β细胞功能进行性受损的疾病。在T2DM自然病程的早期部分病人因高血糖毒性已有β细胞功能降低。T2DM高危人群在从糖耐量正常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Ins作用和Ins分泌已出现异常。T2DM是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衰竭相互作用的结果。IR患者的Ins分泌代偿性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 2型糖尿病 (DM )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胰岛素敏感性及 β细胞功能。方法 收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 2型DM家系 2 1个。在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排除DM的前提下 ,选择先证者的一级亲为观察组 (89人 ) ,选先证者或其血缘亲属的配偶 (78人 ) (除外有DM家族史者 )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HOMA β和HOMA IR。 结果 在正常OGTT情况下 ,DM家系一级亲组血浆空腹胰岛素和OGTT 2h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观察组的HOMA IR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OMA β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维吾尔族DM家系非DM一级亲在正常糖耐量情况下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但 β细胞功能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肥胖的2型DM(T2DM)发病率逐年提高,肥胖的T2DM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长期以来,T2DM IR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是人们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对5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3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脂联秉(AP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分析APN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T2DM患者血清APN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血清APN与体质量指数、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负相关(P<0.05,<0.01).提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低脂联素血症与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综述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胰岛素抵抗(IR)是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早期识别IR对于预测及预防T2DM的发病、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TyG指数可作为IR的替代指标,且其与T2DM及其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2DM)的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其病死率与并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有关,肥胖及久坐的生活方式更易发生T2DM和心血管病(CVD).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约4000万,其中90%为T2DM,其患病率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患病率峰值为60~70岁人群,约65%的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其中心肌梗死(MI)、周围动脉病变及中风的相对危险增加2~4倍.美国NIH报道T2DM病人80%死于心脏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CHD).2001年我国糖尿病学会对近10年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城市的10家医院糖尿病住院并发症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病人并发CVD的比例高达93%,这表明心血管事件是我国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T2DM)病人胰岛素抵抗 (IR)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改变。方法 对 51例口服降糖药物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和 41例正常人分别进行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 (WHR)、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 (IS)血脂检测 ,同时测定IR的程度、血浆vWF和ET 1的水平 ,IR采用HOMA IR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2DM病人存在明显体脂分布异常、血压改变、代谢紊乱 ,HOMA IR值和血浆vWF及ET 1水平的增高 ,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ET 1、WHR及餐后血糖与IR呈正相关 ,各因子与vWF无相关 ,IS、HbA1c与ET 1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人在早期尚未出现微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之前即已存在血浆vWF、ET 1水平的改变 ,提示此时已经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 ,这种内皮功能障碍与IR明显相关 ,同时又可以影响T2DM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中国人与日本人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异同。 方法 应用由日本国立京都病院国家糖尿病研究中心设计的登录系统文件,对确诊的T2DM进行登录,计中国人 1578 例(中国人组),日本人 1813 例(日本人组)。用 HOMA IR评价IR,评价单纯性糖尿病者、糖尿病伴高血压者、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者及糖尿病伴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者 IR的异同,并将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在中国人组与日本人组随着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伴有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的叠加,空腹胰岛素(FIns)值增加,HOMA IR值增大。中国人各组的FIns、HOMA IR值与日本人相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指数(BMI)中国人组明显高于日本人组(t=2 61,P<0.01),患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百分比中国人组比日本人组高(t=3.57、4.64, P<0.01)。以IR为因变量,以年龄、吸烟、饮酒、BMI、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为自变量,进行广义线形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组IR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有关(OR=1.384、1.253,P=0 0011、0.0049),日本人组IR与BMI、高血压有关(OR= 1.062、1.340, P< 0.0001、P= 0.0182)。 结论 在初诊的 T2DM 患者, IR 与BMI、高血压、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