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枯萝卜为民间草药 ,笔者继承家传验方 ,用其为主药治疗外感咳嗽 48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87例中男性 2 5 6例 ,女性 2 31例 ;年龄 8~ 82岁 ,平均 42岁 ;病程 3~ 1 4天 ,平均 7天。其中风寒型者 2 0 4例 ,风热型者 1 72例 ,风燥型者 1 1 1例。治疗方法风寒型用  相似文献   

2.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1年至2003年对肩周炎采用推拿手法治疗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性42例,占42%;女性58例,占58%。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3岁,40~45岁23例,46~50岁33例,55~60岁34例,61岁以上10例。有外伤史者24例,占24%;受风寒者52例,占52%;原因不明者24例,占24%。部位左肩35  相似文献   

3.
紫雪丹敷脐治疗小儿高热2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紫雪丹敷脐治疗小儿高热症20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月龄~1岁的50例,2岁~7岁的120例,8岁~13岁的30例;体温均在38.5℃以上;发热1天内就诊170例,2天内15例,3天内10例,4~7天内5例,外感风热型100例,风寒型50例,外感夹食滞型50例,有里热症者30例。治疗方法用紫雪丹半瓶填于患儿脐中,以胶布或伤湿止痛膏紧贴固定,只填药一次。结果体温在1天内降至正常,观察2天不再上升者180例;体温在1天内降至37.5℃以下,2天后正常者18例;体温持续1天不降者2例。病例李某,男,2岁半。1987年3月24日诊。1天前流浊涕,喷嚏,头痛,咳嗽,发烧,体温39.5℃。而红唇绀,口渴饮水,舌红苔薄微黄。指纹青紫达气关。此为风热外感。以紫雪丹半瓶填于脐,4小时后热退身凉,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玉屏附子二陈汤化裁治疗风寒咳嗽症200例,临床疗效较满意,兹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0例中男70例,女130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81岁,其中20岁以内者7例,20~30岁者6例,50岁以上者87例,上感咳嗽56例,急性支气管炎38例,慢性支气管炎106例,畏恶风寒者128例。病情均以中度和重度为主。治疗方法均予玉屏附子二陈汤(由黄芪、白术、防风、附子、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组成),剂量随症加减,小儿酌减。加减法:寒象明显者选加紫苏叶、生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以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小儿咳嗽长期不愈达半年以上者40例,疗效较满意,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3~10岁,平均6.3岁。全部病例均以咳嗽为主诉来诊。均每天咳嗽,咳嗽时间半年~1年者23例,1年~1.5年者10例,1.5年以上者7例(此7例均为女性)。时间最长之1例为女性,8岁,咳嗽病程约2.5年。咳嗽程度或轻或重,其甚者日夜均咳,影响睡眠,咳剧者伴呕吐。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15例报告肺纹理增多增粗,25例无异常发现。全部病例均无发热。2 治疗方法2.1 风寒型 症见咳嗽,时或流涕,有咳痰者,痰稍清稀,或呕吐白色痰…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 60例 ,均为反复咳嗽并于外院经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其中男性 3 2例 ,女性 2 8例 ;病程 14~ 2 8天 ;年龄 1~ 4岁 2 9例 ,5~ 7岁 18例 ,8~ 12岁 13例 ;风寒咳嗽10例 ,风热咳嗽 9例 ,燥热咳嗽 12例 ,凉燥咳嗽 9例 ,痰湿犯肺咳嗽 7例 ,肺阴虚咳嗽 13例。2 治疗方法治疗以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为主方 ,同时根据临床分证随证加减。风寒证者 ,加紫菀、白前、荆芥、杏仁、细辛 ;风热证者 ,加金银花、连翘、桑叶、薄荷、前胡、桑白皮 ;燥热证者 ,加桑叶、浙贝母、北沙参、栀子 ;凉燥证者 ,加荆芥、防风、紫菀、炙百部 ;痰…  相似文献   

7.
外感咳嗽似属于西医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之范畴 ,亦是基层门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 ,笔者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运用中医辨证分型之法治疗该症 ,收效颇丰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辨证分型 临床上一般分为风热咳嗽、暑热咳嗽、燥热咳嗽、风寒咳嗽 4型 ;相应以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桑杏汤、杏苏散等加减化裁治疗。1 2 一般资料  12 0例患者 ,男 81例 ,女 39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 3d ,最长 2 1d。其中风热咳嗽者 32例 ,暑热咳嗽者 35例 ,燥热咳嗽者 2 9例 ,风寒咳嗽者 2 4例。1 3 治疗效果  12 0例患者除 4…  相似文献   

8.
咳嗽病症多发生在东北地区 ,在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我院儿科自 1 998~ 2 0 0 0年确诊为咳嗽的患儿 1 2 8例。采用以麻杏止咳汤为主 ,根据病症变化进行对症治疗 ,效果特别显著 ,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在 1 2 8例中男 76例、女 52例、一岁以下1 8例、三岁以下 6 2例、4— 1 5岁 4 8例 ,年龄最大者 1 5岁 ,最小者 4个半月。 1 2 8例均是外感咳嗽 ,其中属于风寒者 86例、属于风热者 1 2例、属脾虚痰湿者 30例。2 诊断标准咳嗽证症型标准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进行辨证 ,并参考西医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 ,肺炎等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自1988年~1989年用百部、杏仁、桔梗为主,治疗小儿各种类型咳嗽58例,收到满意疗效。1 一般资料:58例中,男32例,女26例;1岁以下8例,1~2岁12例,2~5岁22例,5~13岁16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4.6岁。诊断属风热咳嗽32例、风寒咳嗽5例,痰湿咳嗽12例,燥热咳嗽6例,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以来,我们根据肩关节粘连症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症这一特点,采用“一次手法”治疗肩关节粘连症3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44岁,以50~60岁为多。病程最长1年,最短2个月。发病原因不明者19例,外伤史2例,风寒史11例。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上举不超过100度者11例,100~125度之间者21例,后挽、拇指均达不到棘突。均接受过针炙、理疗、中西药物等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11.
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50岁者23例,51~60岁者12例,60岁以上者5例;病程1~11个月者22例,1年~2年者10例,2年以上者8例;病因为感受风寒者25例,劳损  相似文献   

12.
自1972年以来,采用按摩、外敷陈氏牵正膏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和气血虚亏及肝气郁结而引起的面神经麻痹800例,均收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0例,男性410例,女性390例;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6岁;发病年龄20~50岁的较为多见;病史短者3~6小时,长者10余年.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自1978年~1988年运用扬刺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54例,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40~50岁者最多;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者4年,6个月~2年44例;伴有腰椎骨质增生者8例,下肢浅静脉怒张者12例;伴有头痛、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等神经症状者48例,有明显感受风寒、雨淋病史者28例。  相似文献   

14.
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14~60岁,其中20~50岁者40例。病因有感冒33例,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3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病程长者2月,短者2天,平均7.8天。药物组成和治疗方法复方速效止咳汤由生侧柏叶10克、百部12克、桔梗9克、款冬花12克、紫苑21克、炙罂粟壳6克组成。每日一剂,水煎服。风寒咳嗽者加防风、苏叶;风热咳嗽者加银花、连翘、薄荷;燥热咳嗽者加桑叶、杏仁,贝母、栀子、沙参;肺热咳嗽者加桑皮、地骨皮,或加黄  相似文献   

15.
外感咳嗽缘于肺受六淫之邪侵袭,宣降失司,气逆不降。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中医辨证属风寒、痰湿者多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咯痰。运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而中成药也多为凉润镇咳之品,用之恐收敛肺气,使邪气郁闭,痰湿不除,咳嗽缠绵难愈。笔者自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对102例风寒痰湿型咳嗽患者使用六安煎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感冒后常见有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喉不舒等症状 ,一般外邪祛除后诸症相继消失。但临床常遇外感后咳嗽迁延 ,甚至历时长久者。在推究咳嗽迁延原因后 ,笔者以自拟香羌饮治疗感冒后咳嗽迁延 1 2 0例 ,临床效果优良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均确诊咳嗽起于感冒 ,感冒期间曾食鱼腥、生冷或油腻食物 ,至咳嗽迁延至今。除咳嗽外已无恶风寒、发热等表证症状。其中 ,男 71例 ,女 49例 ;年龄 1 8~ 76岁 ;病程 1 5天~ 1 4个月 ,其中 1 5天~ 1个月者 62例 ,1个月~ 3个月者 3 4例 ,3个月~ …  相似文献   

17.
笔者多年来运用自拟双藤饮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80例,获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本组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其中偏风寒者46例,偏风湿者25例,偏风热者9例;服药5~10剂治愈者28例,10~20  相似文献   

18.
加味麻黄汤治疗夏季风寒型感冒10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6~1999年运用加味麻黄汤治疗夏季风寒型感冒10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感冒的诊断标准,属风寒束表证,并有在空调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休息的起病诱因。其中男性71例,女性35例;年龄18岁~40岁59例,40岁~60岁41例,60岁以上7例;病程1天者69例,2天者28例,3天者9例。临床表现:发热101例(T 37℃~38℃25例,38℃~39℃49例,39℃以上27例),鼻塞流涕98例,头痛87例,全身酸痛79例,无汗83例,咳嗽76例,咽痛21例。 2 治疗方法 给予加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2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静  李运伦 《中医研究》2000,13(6):29-29
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为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是以只有咳嗽而无喘鸣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哮喘。其主要特点是 :①不伴有喘鸣和呼吸困难的慢性咳嗽 ;②气道高反应性 ;③镇咳药无效 ,支气管扩张药或激素有效。笔者自 1997年 1月~至今采用中药治疗 2 2例CVA患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2例CVA病人中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4~ 10岁者 6人 ,10~ 2 0岁 3人 ,2 0~ 30岁 2人 ,30~ 4 0岁1人 ,4 0~ 50岁 3人 ,50岁以上者 7人 ;有明显个人过敏史者 14人 ;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半年。1 2 诊断标准[1]1 2 1 必要…  相似文献   

20.
咳嗽为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 ,有急性发作者 ,亦见有慢性而拖延日久不愈者。根据中医内病外治 ,循经取穴的理论和方法 ,自 1 999年 3月至2 0 0 1年 1 0月 ,笔者采用“肺康咳喘贴”外敷穴位治疗急慢性咳嗽 90例 ,并设对照组 3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择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 ,共 1 2 0例。年龄 1岁~ 85岁 ,咳嗽病程 1天~ 3个月。中医辨证分为风寒、风热两型。本组中排除年龄小于 1岁 ,大于 85岁的患者 ,以及诊断为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等 ,或伴有严重疾病 ,如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