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重度窒息、生后24 h内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选择性头部降温的方法,维持直肠温度在(35±0.2)℃,头部温度维持在(34±0.3)℃,维持头部降温72 h;对照组不进行降温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治疗组除心率在72 h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下降外(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护理上除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保持直肠温度在(35.±0.2)℃外,还应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e—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7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抗掠厥、防治脑水肿、维持正常脑代谢、静脉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期间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直肠温度等,动态检测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出凝血时间等,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EEG、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h、48h、72h心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呼吸、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在新生儿HIBD治疗中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亚低温的研究深入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亦促进了亚低温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我院儿科于 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9月运用亚低温治疗HIE38例 ,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鉴于轻度脑病一般治疗既可痊愈 ,重度脑病竭力救治亦非死即残 ,权衡利弊 ,我们选择自 1 999年 4月~ 2 0 0 1年 9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中度HIE ,全部病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新生儿学术会制定的诊断及分度标准。 38例中 ,男 2 6例 ,女 1 2例 ,入院日龄 <1d 1 7例 ,<3d 1 4例 ,>3d 7例 ,足月儿 35例 ,过期产 3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 ic encephalopathy,H 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 IB D)的发生率,各地报道相差甚大,最高可达57%;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方法 ]将 7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 ,保持鼻咽温度为(3 4.0± 0 .2 )℃ ,维持 48h ,于治疗前、中、后监测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 [结果 ]治疗组患儿心率在亚低温治疗 2 4h、48h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院NICU收治的82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33例),两组均采用降颅压、抗惊厥、维持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加用头部亚低温疗法。观察两组患儿抽搐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抽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治疗期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8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部温度34 ℃、肛温(35.0±0.2)℃,持续72 h;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常规治疗同治疗组.分别监测两组患儿不同时间心率、呼吸、血压等.结果:治疗组12~72 h患儿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安全、可行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和细致护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将2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13例和常温组1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亚低温组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呼吸、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及血压、血气、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对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进行神经状态评估及出生后28 d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并于出生后6、12个月做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检查.结果:亚低温组和常温组的病死率分别是15.3%(2/13)和18.1%(3/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治疗期间未出现硬肿、肺出血、心律不齐、DIC及难以纠正的低血压等副作用;亚低温组治疗12~72 h心率减漫,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亚低温组停止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亚低温组呼吸、血压、血糖、血电解质与常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后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显示,亚低温组为(36±4)分,常温组为(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6、12个月Bayley婴儿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亚低温组分别为(92±3)分、(94±1)分,常温组分别为(89±2)分、(92±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可行的、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脑的缺氧损害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近年来,由于产科监护技术的进展,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成为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何有效治疗HIE,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Miller和Westi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低温治疗窒息的概念,即窒息时通过迅速降温可使机体在缺氧情况下重建氧的供需平衡,以提高存活率、减少神经后遗症。由于Silverman等1958年报道低温可增加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后来研究证明寒冷损伤确有不良影响,于是对亚低温的研究趋于停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亚低温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接受亚低温干预的3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联合袋鼠式护理的3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时.比较两组护理前、出院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运动发...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159-2160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HIE患儿50例,随机分为头部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和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组(研究组)各25例;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包括惊厥控制时间(即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及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并在治疗28d后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进行测定评分。结果对照组意识、肌张力及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29.3±1.8)h、(7.2±2.3)d和(6.8±1.6)d,研究组分别为(25.7±1.5)h、(4.7±1.9)d和(4.5±1.9)d,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8d后,对照组中NBNA评分为(32.5±2.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8.9±2.5,P0.05);研究组NBNA评分为(35.3±2.7),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9.7±2.0)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HIE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期死亡和并发神经系统后遗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2月~1998年2月共收治HIE患儿5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8例HIE中,男40例,女18例;发病年龄最小生后30分钟,最大3天;均为足月儿.患儿均有窒息史,其中重度12例,中度22例,轻度1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标准[1]。疗程5~27天,平均9.5天;死亡4例,未愈自动出院11例,治愈43例。2护理2.1合理给氧,防止脑组织继续缺氧大脑是对缺氧最敏…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指用人工方法,使人体脑部温度下降2~6℃达到治疗目的。亚低温治疗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HIBD后3h内实施降低脑温2~6℃并持续3~72h。脑损伤程度减少25%~80%,显示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亚低温治疗目前视为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19.
李广红李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3-4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不同持续时间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h组、72h组、96h组,对照组维持肛温36.7℃-37.5℃,其他组在出生后6h内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时间分别持续48h、72h及96h。28d后采用NBNA评分对四组患儿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72h组和96h组患儿NBNA评分较48h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组和96h组患儿NBNA评分、48h组和对照组患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48h组和72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8h组和72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持续72h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优于48h,但延长低温至96h时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