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儿童原发性癫痫药物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方法 对62例(初治组)初诊时长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的原发性癫痫儿童行临床及VEEG随访2年 。对43例(经治组)症状已完全控制3年的原发性癫痫患者行撤药前VEEG检查,并行2年的临床及VEEG随访。结果 初治组77.4 %的患者临床疗效与VEEG变化相一致,19.4%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VEEG,3.2 %的患者VEEG好于临床疗效。经治组8例(18.6%)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2例(4.7%)在停药的1年后复发。其中5例减药前VEEG有痫样放电波,随访中全部(100%)复发。结论 抗癫痫药物控制临床发作有效,VEEG往往亦有改善,VEEG的变化与临床疗效间可不完全一致。减停药前以及随访复查中VEEG有痫样放电波者,复发的风险高。停药后的第一年内是临床复发的高风险期。 建议在抗癫痫治疗中、减停药前均应作VEEG复查,并于停药后继续作临床及VEEG随访1~2年为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比灵合用免疫球蛋白作辅助性疗法治疗老年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老年性癫痫病人,随机分3组,每组23例,单纯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在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比灵为西比灵组,在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肜西比灵和免疫球蛋白治疗为联合组;3组均进行临床和脑电图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1)西比灵组和联合组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西比灵强化丙戊酸钠抗癫痫疗效最佳,其次为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3)联合组脑电图改善优于西比灵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西比灵合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老年性癫痫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伟  王秀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73-174
目的综合分析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我院于2002年3月-2008年6月经头CT或MRI扫描证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40例,继发癫痫45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脑电图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缺血部位密切相关,皮层损害发作癫痫的几率远高于皮层下损害,但与缺血病灶大小无关;其发作时间以晚发癫痫多见;脑电图改变以尖慢复合波、棘慢复合波多见。结论缺血性卒中后早发癫痫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多可自行缓解,一般无需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癫痫除治疗原发病,一般均需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6—12个月逐渐停药,部分病例需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特征与脑电图改变。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45例额叶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45例癫痫患者共监测到107次临床发作,平均2.4次/例,其中睡眠期间发作78次(72.9%),清醒期发作29次(27.1%),临床表现的发作类型主要有:过度自动运动症、全身强直阵挛、口咽自动症、偏转性强直、发声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其中发作次数最多的前3位分别是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额叶癫的脑电图特征为放电部位以额区为主,占到80.00%,发作频率主要是偶发/阵发,占88.89%,节律主要以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占62.22%。结论额叶癫痫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发声发作、偏转性强直和全身强直阵挛较常见,多在夜间发作,脑电图以额区偶发/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波为主。  相似文献   

5.
邓大丽  喻廉  余锋  刘会林  徐莉 《安徽医学》2011,(9):1240-1242
目的总结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65例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的预后和脑电图变化。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2-12岁60例,占总数的92%,13-14岁5例,占总数的8%。65例发病与睡眠相关。剥夺睡眠后视频脑电(V EEG)描记发现: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有一侧或双侧中央颞区棘(尖)波。65例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有三种结局:有39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正常,智力正常;有17例临床症状消失,VEEG异常,智力稍微下降;9例临床症状存在,VEEG异常,智力明显下降,3例自行停药诱导发作。结论 BECT患儿正规的抗癫痫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抗癫痫药物治疗撤药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用抗癫痫药物能控制癫痫临床发作 ,但何时停用抗癫痫药物有助于降低癫痫复发率,即根据什么指标指导临床撤药,这是癫痫治疗中的难点。目前抗癫痫药物减量或停药的时间多数仅以临床停止发作为准 ,或同时参考常规脑电图改善情况 ,但复发率仍较高。为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指导抗癫痫药物撤药方面的实用价值 ,笔者对24例临床发作停止3年以上 ,常规脑电图正常而考虑撤药的患者 ,撤药前进行了视频脑电图监测 ,并随访观察6月~1.5年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4例癫痫患者头颅CT或MR检查无颅内器质性病变 ,无产伤 ,无颅内感染病史。…  相似文献   

7.
儿童原发性癫痫药物治疗105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儿童原发性癫痫药物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方法 对62例初诊时长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的原发性癫痫儿童(初治组)行临床及VEEG随访2年 .对43例症状已完全控制3年的原发性癫痫患者(经治组)行撤药前VEEG检查,并行2年的临床及VEEG随访.结果 初治组77.4 %(48/62)的患者临床疗效与VEEG变化相一致,19.4%(12/62)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VEEG,3.2 %(2/62)的患者VEEG好于临床疗效.经治组8例(18.6%)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2例(4.7%)在停药的1年后复发.其中5例减药前VEEG有痫样放电波,随访中全部(100%)复发.结论 抗癫痫药物控制临床发作有效,VEEG往往亦有改善,VEEG的变化与临床疗效间可不完全一致.减停药前以及随访复查中VEEG有痫样放电波者,复发的风险高.停药后的第1年内是临床复发的高风险期. 建议在抗癫痫治疗中、减停药前均应作VEEG复查,并于停药后继续作临床及VEEG随访1~2年为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中央一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BECT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结果72.9%的BECT发病年龄为5—10岁;95.8%的发作与睡眠有关:75%为部分运动性发作,41.7%泛化为全身性发作,25%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频率低,发作时间短。脑电图背景正常,有中央、颞区高波幅的棘波、尖波或棘、尖慢复合波,睡眠期放电明显增加。神经系统体查和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BECT的发作与年龄和睡眠密切相关,发作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发作对抗癫痫药物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BECCT)的临床发作形式,脑电图(EEG)特点,追踪临床脑电图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42例儿童良性外侧裂癫痫进行0.5-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34例EEG恢复正常,其中26例控制发作后已停药。结论 本病4-12岁为多发年龄。EEG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阵发单个间断或连续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为发作特点,及早诊断及治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文家伦  廖建湘  陈彦  陈黎 《海南医学》2011,22(15):78-81
目的探讨Gastaut型特发性儿童枕叶癫痫(COE-G)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COE-G的13例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做EEG检查,随诊分析其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特点总结及脑电图资料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中位数为8.7岁,男6例,女7例,临床特征为较频繁的日间视觉症状,常有头眼偏斜及偏头痛症状。患儿均有日间发作,1例夜间也有发作。初级视幻觉9例(69.2%),失明或视力模糊7例(53.8%),头痛5例(38.5%),继发强直阵挛发作3例(23.1%)。发作间期脑电图显示枕区为主的后头部高幅棘波、棘慢波放电,单侧或双侧枕区出现,左右可不同步,常为闭眼诱发,睁眼抑制;伴同侧后颞区棘波活动4例(30.1%),弥漫性棘波放电1例(7.7%)。发作期脑电图为一侧枕区或后颞区起源的低幅棘波节律持续发放,波幅渐增高并向同侧前头部或对侧后头部扩散。大部分单药治疗有效,部分需要联合用药。11例(84.6%)惊厥缓解,其中一半在青春期晚期终止药物。2例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1例有轻度认知障碍。结论 COE-G起病较晚,具较确切特征表现,日间视觉症状突出,大多发作频繁,脑电图以枕区棘波放电为特点,抗癫痫药物控制效果较好,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BECT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表现为部分性发作,1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一侧或双侧和(或)中央颞区尖波或棘波,口服传统抗癫痫药疗效满意。结论:BECT临床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的基本类型为部分性发作,是一种特殊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总结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动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门诊及住院的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动态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保守治疗20例,行开颅手术17例。外伤性癫痫临床发作类型主要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本组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18.9%);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56.8%),其中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5例;单纯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24.3%)。动态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脑损伤部位、相邻部位和(或)对冲性部位局限性慢波、尖慢波、棘波或棘慢综合波等,本组表现散在的尖波、棘慢波、棘波等24例(64.9%),13例(35.1%)在脑损伤部位及对冲部位可见痫样放电。结论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和动态脑电图表现复杂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孔峰  赵皎  史玫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84-1085
目的提高对癫痫临床发作时非棘、尖波样波群以外的有别于背景波的痫样波演变过程的认识,减少癫痫临床发作时假阴性脑电图的报告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治疗中及治疗后脑电图复查有临床发作事件而未发现痫样波发放的27例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2例,发作间歇期有痫样波或发作与脑电图异常不同步者3例。发作性痫样波22例,其中θ波6例,δ波5例,快波4例,低电压2例,多棘-慢波5例。结论熟练掌握非棘、尖波样波群以外的有别于背景波的痫样波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减慢回放实时速度可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植物神经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脑电图检查,确诊后行药物治疗,并随访。结果,发作后12h内脑电图癫痫波检出率最高(71.11%),98例经1-4次脑电图检查,均记录到癫痫波而确诊,发作控制1年后停止用药,癫痫复发率45.45%,发作控制2年后停止药得发率仅12.00%,结论:及时,多次脑电图检查,可明显提高该病诊断阳性率,以发作控制2年后停药为宜。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辅助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生素辅助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童癫痫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抗癫痫药(37例)和治疗组同时口服抗癫痫药+维生素E(39例),监测两组治疗前后静脉血中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的平均水平,同时比较脑电图(EG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同样治疗时间内血浆T-Aoc水乎恢复较快,MDA浓度较低;疗程后复查EGG,所有病例背景活动均有所改善,对照组12例患儿,治疗组19例高波频慢波和发作波减少,显示癫痫病征好转缓和;且疗效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结论对癫痫患儿使用维生素E作为辅助治疗,在血液指标与脑电图检测方面优于未加者。维生素E与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能起到协同效应,增强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药物治疗效果分为观察组10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DNR-EP)和对照组100例(药物有效性癫痫DR-EP).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初次发病年龄、高热惊厥史、既往脑损伤史、围产期高危因素、阳性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初次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部分性发作、多种发作类型、影像学异常、智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治疗后脑电图癫痫波异常等因素.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初次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部分性发作、多种发作类型、影像学异常、智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治疗后脑电图癫痫波异常方面比较:55例(55.0%)比85例(85.0%),73例(73.0%)比55例(55.0%),78例(78.0%)比51例(51.0%),72例(72.0%)比49例(49.0%),78例(78.0%)比58例(58.0%),75例(75.0%)比55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部分性发作、多种发作类型、影像学异常改变、智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治疗后脑电图癫痫波异常为难治性癫痫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妥泰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妥泰(TPM)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难治性癫痫患采用添加TPM治疗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结果:7例(11.7%)发作完全控制,其中包括1例对拉莫三嗪无效的West综合征,2例(41.7%)发作减少50%以上,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治疗随访1年,6例(10%)因副作用停药,结论:TPM是一种有效广谱抗癫痫药,能与常用抗癫痫药联合治疗,而且能使一些对其它抗癫痫药无效的癫痫患发作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痫性发作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龙泉  徐竞  袁媛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180-1181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可能病理机制、药物治疗及其预后转归。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癫痫发作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急性脑梗死后2周内癫痫发作,其中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5例,局灶性运动性发作9例,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经抗癫痫药物治疗2—6月后停药,随访2年,14例无再发作,但仍有2例长期服卡马西平。结论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在积极治疗脑梗死同时,应迅速控制癫痫发作,以减轻脑损伤。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为一线首选药物。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162例小儿癫痫大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的306例成人患者进行了比较。小儿组脑电图的异常率和癫痫波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成人组;局灶性异常居多;棘(尖)波者最常见;癫痫末次发作至脑电图描记时间,以4~7天内癫痫波检出率高;抗癫痫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癫痫波的出现率。说明小儿与成人脑发育程度的不同,发作间歇期脑电图的异常率、癫痫波的出现率以及癫痫放电所影响的程度、传播的途径和扩散的范围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痫龄癫痫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对136例高痫龄癫痫患者进行了10~21年的随访研究.结果均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且发作频率低,服抗癫痫药物有效,虽有复发,但无一例有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以局限性中-高波幅θ、δ混合活动,伴有尖波发放为特征.8.82%出现精神症状,以情感障碍为突出,智能不受影响.结论高痫龄癫痫在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心理治疗,对高痫龄癫痫注重整体治疗,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